既要防右又要防左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er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政策的良苦用心,市场左了我们向右,市场右了我们向左。
  有话就问:
  最近出台的房地新政“国四条”,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深陷“高烧”的楼市有望清热去火吗?
  炖汤者言:
  房价由供需关系决定。供给方面的情况相对简单,把供给放在“喂不饱”的位置,符合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团需要。“国四条”中有两条针对供给,反映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要求。需求方面的情况就复杂起来,舆论显然把争论的焦点放在需求。
  歐洲主体户型平均面积120平方米,而中国现在也是120平方米,人家收入比我们高得多,人家人均耕地比我们多,所以我们的平均面积显然是大了,房价的第一推手就是房奴自己。这个就是所谓的刚性需求,刚性需求封杀下跌空间,而流动性推动房价上涨。流动性有几个主要来源:一是第二产业没有什么利润,导致产业资金流入房市;二是居民欠缺可靠的投资渠道,只有把大部分余钱投到房市;三是中国的富豪产于资源和基建领域,他们习惯投资资源,比如房市和矿山,当矿山投资面临原罪时,必然把资金冲到房市;四是西方世界始终没有放弃套取人民币升值红利的努力。五是通胀预期加剧了货币向不动产的流动。
  所谓流动性,大白话就是有钱。平抑房价的直拳就是抑制需求,并且主要是有钱人的需求。按照王石的说法,中国的住房空置率是世界最高的。既然人均耕地排在世界126位,那么由少部分人持有大量土地,完全违背土地国有的基本制度。因此抑制需求的对症药方是实名制,从第四套房产开始,征收惩罚性的奢侈税,比如每年20%。平抑房价的勾拳是增加供给,“国四条”表达了增加供给的努力,而这种供给既缓解了社会矛盾,又对冲了收紧信贷导致的退出部分。因此政策导向绝不是一刀切,而是既要防右又要防左。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政策的良苦用心,市场左了我们向右,市场右了我们向左。
  财务鸡汤邮箱:greatsnow@126.com(MSN)
其他文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在站上“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前夕所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效地经受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考验,平稳地完成了挨户采集逐人登记的系统工程,最终获取了详实的统计数据、形成了扎实的数据公报。这为我们进一步地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更长远地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切实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数据支撑。  相比以往历次全国人
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揭晓,人口老龄化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在《比较》第113辑文章中指出,20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到达峰值,形成老龄化的第一个人口转折点。接下来中国人口将出现第二个转折点,以总人口达到峰值并开始负增长为标志。中国的老龄化:两个转折点  人口老龄化按照必然性要先后經历两个重要
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发布,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达到141178万人(不含港澳台)。数据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人口老龄化加剧等趋势将会对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如何应对?人口普查数据还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哪些趋势?就此,新京智库采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劳动年龄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比2010年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  人口增长分为实际增长和内在增长。实际增长用以反映人口发展的历史态势,这是因为人口规律具有惯性效应;内在增长用以衡量人口发展的未来态势,这是因为人口规律具有更替效应。  低生育时代下,中国人口5.38%的正增长率实际上是对过去中国人口正增长惯性的延续。这是因为我国育龄人口基数很大,即使生育水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5月11日公布,不仅引发国内全民热议,国外媒体也进行铺天盖地的报道——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口第一大国,中国人口走势也将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巧合的是,2020年至2022年是世界主要大国扎堆进行人口普查的时期:美国和日本已在去年开展人口普查;受疫情影响,俄罗斯人口普查主要工作时间从去年推迟至今年,德国则是从今年推迟至明年。国情与发展阶段不同,每个国家重点关注的人口问题也
本书是参与乡建的中青年对20年左右时间里“实践出真知”的过程所做的梳理。  我们各地乡建团队确实有遍及全国的大量实践活动,也由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产生了一代人的思想理论的创新。我们团队的研究者们一直在协助大家把这些经验及思考做一个归纳,我也有对20年乡建做个总结的意思。  新时代乡建起步于世纪之交的2000年。这20年是很重要的时间段,大家都知道20年算是一代人。新时代乡建事业通过一代人的努力才
朱绍文教授在85岁高龄时,出版了《经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一书,概括总结了几十年研究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历史的部分成果,对我们所有经济学者来说,这是一份极为可贵、值得认真一读的传世之作。  在此书的封面上,印有朱先生最为推崇的三位经典经济学大师的头像,他们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德国的弗·李斯特和卡尔·马克思。为了与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古典经济学”相区别(那个词特指斯密、李嘉图、穆勒等经济学家的理论),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所在。从整个国家发展来看,京津冀地区是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如今,这里被寄予厚望成为推动北方经济崛起和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第一个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它事关中国经济未来走势,对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是
指导老师 王克俭    研究目的  传统的CRT、LCD、DLP等显示技术都是由美国、欧洲或日本发明,在这个领域我国几乎没有掌握任何核心技术。随着媒体应用的迅速膨胀,诸如广告牌、电视、显示器、投影等视觉载体技术也快速成长。因此设计不同于以上几种技术的新型显示技术具有非常现实的战略意义。我希望通过努力设计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显示核心技术,打破国际领域在此的技术垄断。    基本思路  在寻找新的
2016年,马国川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资助,获得了一个在庆应义塾大学为期四个月的访学机会。在庆应校园里,他“邂逅”了该大学的创始人、出现在万元日币钞票上的历史人物——引领明治时代思想的启蒙者福泽谕吉。  受问题意识的强烈驱动,这位常年专注于现代化问题的资深媒体人开始大量研读书籍、游历“历史现场”,想在这个东亚邻国的近现代行进轨迹中寻找到某种有针对性的答案。  2020年,马国川完成《国家的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