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生成智慧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s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智慧统率体育知识、技能已经成为21世纪一项伟大的体育教育宣言。这个宣言的核心理念就是召唤人们去做“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作为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拥有体育知识、技能的根基,更牵系学生智慧能否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生成。
  既然通过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新见解、新知识与新方法并最终潜移默化地生成智慧,那么在体育课堂教育实践中我们体育教师应如何做呢?
  一、生成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知道创新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体育教师真正具有创新的思维或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思维或创新能力首先是对自己的否定,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教学规则、上课程序与体育知识、技能传授的方式,即要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积极创造新思维。
  创新意识的养成。体育教师能不能创新,首先是想不想倒新和敢不敢创新的问题。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包括质疑精神、批判精神、独立性和主动性等。创新意识不是单纯的创造技巧或方法,更多体现的是体育教师的个性倾向。它不是行政命令要求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滋养生成的。如,学校能为体育教师创造参与不同类别的学习策略教学课题研究的机会,提供体育课堂策略教学优质课、示范课的场境。开展体育课堂策略教学学术论坛的活动,请体育教育心理学专家做学术报告等,都有利于形成体育教师开阔视野、探索新方法及获取新信息的意识。但仅靠这些外在因素还不够。体育教师还必须积极主动地去汲取这份滋养,并使其内化为一种精神需要,即我要创新。
  “双赢”意愿的培养。“双赢”在这里,一方面是指体育教师要赢在体育知识、技能传授上,另一方面又要赢在学习策略上,即体育教师会给学生“鱼”吃,也会给学生“渔”的技能。普遍来讲,体育教师要将两者娴熟地结合起来,需要一个磨炼的过程。我们在长寿中学三年教研组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五名实验教师开始时都有“双赢”的愿望.可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都是顾此失彼,即顾了教体育知识、技能,忘了教策略;或顾了教策略,忘了教体育知识、技能。经过反复研究其中的问题后发现,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将体育知识点与策略教学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关键做法是要制定出各个层次上的教学计划表,如,全年体育学习策略教学计划表、全学期体育学习策略教学计划表、单元或每节课体育学习策略教学计划表.并要在每章表上详细地标明体育知识点与策略教学条件的结合点具体在哪里。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体育教师有一种献身体育教育科研的激情,更需要体育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如牺牲节假日、双休日或假期等)。就前者来说.各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并支持体育教师的科研实验.允许体育教师去探索、去发现,甚至不成功?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保持激情。就后者而论,体育教师要将时间投入到分析与研究体育知识点与策略教学条件的结合点上。因为这个过程是体育教师加工体育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也是把握策略教学方式、方法与创造性思维品质正确结合的过程。更是挖掘个人聪明才智,生成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增长执行能力
  如果说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实施体育策略教学的源泉,那么,体育教师的执行能力就是将甘泉洒在教学实处的工匠。这个工匠要具有执行和落实策略的能力。
  增长体育教师执行策略的能力,第一、要求体育教师真正搞懂所用学习策略的内涵和外延,使之概念化。如,复述策略中的命名,是指见到体育图片就说出体育图片上的技术的名称。策略传授还要符合年级特点及学生心理特点。如,识记策略适合初一年级,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适合初二和初三年级,但并不是不涉及别的策略。策略知识概念化要求体育教师要在头脑中有理、有序、有则地储存策略.即懂得何时、何处、何地激活与提取何种策略。
  第二、体育教师要把比较抽象的策略,赋予丰富的内容,使之具体化。如,在使用重复策略时要注意:①重复时间的安排(时间安排上,教师要注意及时复习,越是意义性不强的难记的学习内容.越应及时复习,一定要抢在“大塌方”遗忘之前加固。“堤坝”);②重复次数的安排(如果刚能练习还不太熟练就停止学习,记忆效果不会太好,应该再记忆50%一100%的次数);③重复方法的选择(采用整记与分记相结合及多种感官协同记忆)。也就是说,每一种策略必须具体到如此地步才可以进行操作,反之,仅知道某种策略的内涵和外延.不赋予丰富的内容,要想使各种策略都运用自如.且收到较好的效果是困难的。
  第三、体育教师要把各种相关的策略结合在一起用。使之综合化。各种策略尽管都有其独立性。但为了完成具体体育课堂教学任务,它们可以同舟共济。如,要巩固某方面的体育知识、技能,用识记策略中的复述策略和重复策略是可以的,但如果把精加工策略中的联想策略(形象联想、谐音联想),组织策略中的归纳策略(分类归纳、歌谣归纳、图标归纳)以及元认知对记忆的监控策略综合起来,其效果将好似锦上添花。这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将所有策略烂熟于心.将陈述性知识变为程序性知识,使之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第四、体育教师运用学习策略组织教学时,要讲清在什么条件下运用某种策略,使之条件化。条件化是指学生不仅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而且知道所学体育知识、技能在什么情况下有用,把体育知识、技能的“运用方法”和”运用条件”结合起来,储存在大脑之中,形成一个‘如果……那么……”的认知结构。如,初学某体育项目,把握技术大意.那么就可以运用标识、摘录和勾划等策略;巩固技术技能.概括动作要领,总结该项目技能的特点。邵么就可以用提要策略。实验证明,条件性知识是学生获得学习策略的“浅水平加工”向“深水平加工”的桥梁。
  增强体育教师落实策略的能力,第一,要求体育教师具备操练策略的能力。所谓操练策略就是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供学习和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或阶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按程序进行学习:在整体建构策略教学序列中,以策略计划作指导要分四个阶段:准备、呈现、运用和迁移。准备阶段分为预习体育知识、技能和尝试运用策略:呈现阶段包括激活学生头脑中相关体育知识、技能,即呈现先行组织者;运用阶段包括运用策略学习,对体育知识、技能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迁移阶段分为巩固体育知识、技能,提供材料迁移运用。第二.能够具体指导。在学习策略教学中,按年级所学内容的不同,进行具体指导。如,在学习新的体育知识、技能时.指导学生使用重复、自由联想等策略;学习各项目技术要领或有关体育知识理论时使用标识、摘录、勾划、提要、小标题和笔记等策略:学习总结各项目的技术结构和有关项目分类时使用主题纲要法和符号纲要法等。
  综上所述,无论是体育教师的学习策略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都是一个创新与探究的过程,创新是一种沉潜的运筹,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它与思维品质与思维方式紧密相连。创新时,体育教师必须将知识、技能点连接成群、组织成网、构建成系统,学生必须将体育知识、技能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纳入到已有的体育知识、技能体系中。
其他文献
摘要: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大多数人而言都应该是适用的。要想教好物理使学生学好物理就必须让他们对物理这门课感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 激发 兴趣  一、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1.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
背景:偏头痛(migraine)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该疾病在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均有较高的患病率,尤其是女性的患病率较高,我国女性患病率为11.2%~25.0%,位居全球致残
摘要:一些学生迷恋不良书籍;这些不良书籍对学生的成长形成了极大的危害。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积极思考应对策略,采用引、挤、堵的方法引领学生走出阅读的误区,确保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 误区 措施  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埋头读着厚厚的课外书;老师走到身边还不知道。是什么书这样诱惑我们的中学生呢?上课之余,我们通过观察、访谈和当堂收缴,看到这些书大多是像《坏蛋是怎样炼成的》,《水晶之恋
摘要: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更好的教会学生专业技能以成为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研究的课题。本文将根据这几年学校在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如何促进计算机专业的教学。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专业 教学思考  中职学校的教育既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学生发展的需要。在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其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而影响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知识结
新课程实施到今天,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更加科学的实施教学,如何使教学更加有效,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为此学校提出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根椐这一理念,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我们确立了“初中生物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这一课题。经过两年的探索,我在实施导学案的不同阶段应注意哪些问题方面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一、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设计与传统教案不同,传统的教案形式是立足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经验理论化,政治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政治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高中政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关键词:政治课 回归生活 教学探索  政治课是一门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作为政治教师,应努力拉近教材中的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而且,现在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是以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