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毅力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耐久性差、缺乏自控能力是每个小学生的特点。其具体表现是做事草率,丢三落四,往往半途而废,甚至易冲动。如果不注意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及时引导,任其下去,将来就会养成办事畏难、粗枝大叶、敷衍搪塞的坏习惯。小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果没有毅力,他就会被困难所战胜使学习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毅力既是当家长的责任,也是当教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任务。现就对小学生毅力培养提几点看法:
  一、 讲道理。
  作为班主任,自己要面对全班同学,通过讲故事和随时提示等形式,让学生懂得无论学习还是做事,都要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精神。什么叫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呢?我给他们讲古时候“铁柞成针”的故事。在语文课上以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为例,让学生先说说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他遇到的困难多不多,他是怎样对待的等等。对此,学生很受启发,认识到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我班三年级学生郭千宇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缺乏耐心。前段时间一度出现了课堂上不专心听讲、学习成绩不稳定,作业做得一塌糊涂。经过一段时间的说服教育,能耐下心来做他需要做好的事情,现在他的学习已转入基本稳定状态。
  二、给任务。
  1.学习任务: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家庭作业等完成情况。
  2.游戏形式既可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也可在课外活动中搞。要采取生动活泼的、多种形式的活动。
  3.自我服务性指的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给自己洗衣服,发现自己的课桌上有了灰尘,自己要亲自擦干净,自己的手帕脏了,自己动手洗干净等等。
  4.为人服务性:指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在校帮助老师做简单的事,帮助同学做值日、给花坛里浇浇水,打扫打扫卫生等等。
  给任务的同时,要提具体要求让学生按要求去做,之后通过简单的检查评比,这一切要形成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责任心和圆满完成任务的意志也就逐步树立起来了。当然任务不能过难,要求不能过高,要力所能及,以孩子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为标准,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反复做。
  给孩子分配任务(学习任务、劳动任务定能够做好,往往需要反复几次才能达到要求。这种反复做某一件事情的过程,正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毅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对孩子不能强制,要注意耐心地热情地启发和引导。
  四、多鼓励。
  对学生的优点和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让孩子充满信心,不断追求新的成功。
  一个没有毅力的人,一生难以有所成就,毅力对每个小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毅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握时代契机,把新课程理念贯穿到音乐教学中去,培养出适应时代潮流,具有音乐素质的学生。  一、首先,音乐教育中,体现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
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目前很流行的词:教师科研。何为教师科研?从字面上理解是教师从事教育科学实验。但他的意义不仅限于此,而在于强调教师科研的必要性和特殊性。教师的工作是充满智慧的工作,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的实践者,所以进行研究不是几个能手、个别骨干的事,而是每一位教育者必须面对的事。面对问题,能帮助我们的只有去作研究。那么,教师研究到底是什么,如何做?  一、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目的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拓
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是21世纪的呼唤。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班主任工作一项重要责任,那么,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呢?  一、以高尚的情操、纯真的爱来感染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要以良好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乐观的情绪感染、影响学生。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适应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要求。贵州教育家汪广仁说:“爱是情感中最积极的一种
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人类灵魂的设计师”。对教师的评价越高,其要求也就愈高。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发展,教师的工作的内涵和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能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教书水平,不能只界定在做“教书匠”的身份上。否则,教师就无法圆满完成新时期赋予的任务和使命。因此,新时期高中教师角色的转型迫在眉睫。高中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在研究者上,才能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在教学实践中,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如何指导初中生写作文,这确实是很多中学老师深感头疼的事情,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以下三点:  一、学会积累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校园诗人汪广仁教授说:“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要在阅读中
叮叮当告诉小奇,去跳蚤市场之前,要先为二手物品合理定价。你能帮小奇为这些物品标出合适的价格吗?  崭新的泼浪鼓买来的时候是8元,现在卖几元合适?  A、5元 B、8元 C、10元  崭新的布偶熊买来的时候是15元,现在卖几元合适?  A、15元 B、18元 C、8元  一盒積木的价格原本是3 0元,现在卖几元合适?  A、3 0元 B、15元 C、4 0元  风铃的价格是2 0元,现在卖几元合适?
自从但丁做了爸爸后,每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他都会带着孩子们去河边,喔喔地打鸣给他们听。  有一天,最小的公鸡波仔突然呜呜地哭了起来。  阿拉担心地问:“波仔宝贝,怎么啦?是哥哥姐姐欺负你了吗?”  九只小鸡叽叽喳喳地说:“我们没欺负他,明明是他自己哭起来的。”  但丁拍拍波仔:“你是男子汉,不能哭的。快甩甩头,把眼泪甩掉。”  可是,波仔还是呜呜地哭个不停。  但丁和阿拉慌了神, 赶紧去找村里的熊
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因此,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尤其应该重视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养成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提倡的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典型案例构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并运用于教学实际,效果明显。  在学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的时候,可以利用人教版高
书面作业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无声平台,是老师了解与掌握学生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翻开学生的作业本,我们会为学生的进步而欣喜,会为学生作业的赏心悦目而陶醉,但也为部分学生的低级错误而感到无语,更为学生作业中的茫然而感到心情沉重。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带给我们的有效资源是:及时地反思、整改我们的教与学,努力减少主客观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干扰,指导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引导学生自觉发现问题,正
植樹节就要到了,老师准备带小朋友们去种树。小斑马跳跳期待极了,真希望植树节快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