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硅微加工工艺的微热板传热分析

来源 :半导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t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常压和真空两种环境.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背面体硅加工型、正面体硅加工型和表面加工型三种微热板(MHP)的传热主渠道和加热功率.制作了背面体硅加工型和表面加工型MHP,并对两者在常压及13.3Pa气压下的加热功率进行了测试.实验值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一致.表明虽然真空中表面加工型MHP热功耗小于背面体硅加工型MHP,但薄层空气导热使表面加工型MHP在大气中的功耗大幅增加,并大于背面体硅加工型MHP的热功耗.
其他文献
将TA10钛合金进行不同次数的镦拔,并进行700℃、保温1 h的退火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与万能拉伸试验机分析镦拔次数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退火处理前,随着镦拔
研究了在Si(100)衬底上淀积低k薄膜的分层结构中表面波沿Si[i00]和[110]晶向传播的速度一频率色散特性,给出了表面波色散特性的理论推导,得到了低k薄膜的杨氏模量、密度、厚度和
对AlxGa1-xAs/GaAs半导体单异质结系统,引入有限高势垒与考虑导带弯曲的真实势,同时计入电子对异质结势垒的隧穿,利用变分法和记忆函数方法讨论在界面光学声子和体纵光学声子的散
<正> 面神经麻痹是针灸科的常见病,我们在临床上共收治177例患者,经针刺加 TDP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77例中,男112例,女65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72
应用原子级模型中的随机CA算法,针对硅材料和具体的工艺特点,构造了相应的函数,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应用软件——SSAE.该软件可独立运行,能够模拟出硅在KOH中不同腐蚀条件下腐蚀的
通过中医护理查房,进一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应用于临床,进行辨证施护,达到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提高了中医护士的业务水平和中医护理质量。
随着器件尺寸的缩小,器件特性空间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仍采用手工参数调整的方法,不仅需要有较好的器件物理知识,而且也不一定能得到合适的结果。为节约设计时间,对半导体器件建
利用低温分子束外延技术分别在InGaAs和GaAs缓冲层上进行了CrAs薄膜的生长.截面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表明,两种过渡层上生长的CrAs薄膜都保持着闪锌矿结构.利用超导量子
研究了一种新的钝化CdZnTe(CZT)器件表面的工艺,即先采用KOH—KCl溶液对CZT表面进行处理,再用NH4F/H2O2溶液对其进行表面氧化的二步法钝化工艺,并借助俄歇电子能谱(AES)、微电流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