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人工幼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来源 :四川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laus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人工林单株和林分生物量的测定,研究了人工林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对不同树种生产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Ⅰ、岷江柏Ⅱ、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榆树(Ulmus pumila)和辐射松(Pinus radiata)的单株生物量分别为240.3707 g、82.2402 g、37.7339 g、34.2295 g、26.6739 g,林分总生物量分别为769.186 kg.hm-2、272.215 kg.hm-2、72.297 kg.hm-2、68.87 kg.hm-2和56.016 kg.hm-2。(2)岷江柏Ⅰ、岷江柏Ⅱ、榆树、刺槐和辐射松的根桩、粗根、中根和小根(>2 mm)的根系生物量总和占单株根系生物量的百分比分别为82.87%、58.99%、76.8%、83.0%和35.79%,不同树种细根生物量(<2 mm)占根系生物量的百分比大小顺序为辐射松(64.2%)>岷江柏Ⅱ(41.0%)>榆树(23.2%)>岷江柏Ⅰ(17.1%)>刺槐(17.0%)。(3)林木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关系密切,回归分析表明林分根系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符合线性关系。(4)不同林分乔木层年平均净生产力大小顺序为岷江柏Ⅰ>岷江柏Ⅱ>刺槐>榆树>辐射松,岷江柏Ⅰ生产力最高,林分年平均净生产力达128.20 kg/hm-2.a-1,辐射松生产力水平最低,林分年平均净生产力只有14.00 kg.hm-2.a-1,仅为岷江柏Ⅰ的10.9%。
其他文献
伴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逐渐融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人工智能知识所占比重增加是必然趋势。运用STEAM教育指导教学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对人工智能教学有一定的辅
社会资本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资金,但在其投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难点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制订相关政策,对激发社会资本进一步投资现代农业,促进现代农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具有
目的观察基于IMB的健康教育配合体外反搏治疗对PCI老年患者心脏康复效果,主要是评价对PCI老年患者生活质量、6分钟步行试验、BNP、心功能分级、焦虑情绪、服药依从性、一般自
本文采用不同浓度(0.1%、0.2%和0.3%质量浓度)壳聚糖(CS)溶液对马尾松、栾树、金合欢、刺槐、玉米、小麦进行浸种及幼苗处理,探讨壳聚糖对几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分析了光伏电池特性和数学模型,针对传统变步长电导增量法起动阶段响应速度慢和跟踪准确度差的弊端,提出了一种起动阶段应用固定电压法的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
2019年在河西绿洲冷凉灌区民乐县益民灌溉试验站进行了菘蓝膜下滴灌调亏大田试验,研究了各生育期不同水分调亏处理对菘蓝生长动态、光合特性、耗水特征、土壤温度变化、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根据菘蓝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特性,分别设轻度(65%75%的田间持水量)、中度(55%65%的田间持水量)和重度(45%55%的田间持水量)水分调亏,在苗期充分供水条件下,以全生育期充分供水(75%85%的田间持
动态探究性试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类试题往往以动点问题为载体,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在这类试题的教学中,完全依赖于教师抽象的描述和学生的想象往往难以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对航天器的性能和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的刚性航天器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需求,当代的航天器带有天线、太阳能电池板等大型挠性附件。挠性附
新课程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突出了以学生为本,这就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将不再是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而是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