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境含义的嬗变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ong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境”这个术语是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也是功能学派的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于1923年提出来的,他在给奥格登(Ogden)和理查兹(Richards)所著的《意义的意义》这本书所写的补录中,提出了“语境”这个概念,他把语境分为两类: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文化语境”指说话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情景;“情境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景。“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思(John Ruprt Firth)接受了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语境”术语,并创立了完整的语境理论。他认为语境由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方面构成,语言因素即指上下文,而非语言因素(即情境上下文)包括参与者的有关特征,如人物、个性等,也指言语交际中的有关事物和言语行为的效果。20世纪30年代,陈望道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中提出“题旨”与“情境”相适应的理论,他提出的“情境”显然就是弗思提出的“情境上下文”。在《修辞学发凡》中,陈望道还提出了“六何说”,即“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这“六何说”更加具体地提出了构成语境的基本要素。韩礼德(M.A.K.Haliday)是继弗斯以后伦敦功能学派的又一个在语境研究上作出贡献的人物。从弗思的情境语境得到启示,韩礼德于1964年提出“语域”(registers)这个术语,实际上就是“语境”。他把“语域”分为三个方面:话语的范围(field),即言语活动涉及的范围,如政治、文艺、科技、日常生活等。话语的方式(mode),即言语活动的媒介,如口头方式、书面方式。话语的风格(tenor),指交际者的地位、身份、关系等。后来韩礼德又提出了“场景”“方式”“交际者”作为语言环境的三个组成部分。他认为,语言环境的这三个组成部分的每一部分的改变,都可以产生新的语域。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于1968年进一步发展了语境学说。他把语境归纳为八个部分:“话语的形式和内容、背景、参与者、目的、音调、媒介、风格和相互作用的规范”。海姆斯指出:人们进行社会交际时,要有在一定时间、地点、场合说出相应恰当话语的能力,即“交际能力”。这种交际能力是由于人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们说话既要符合语言规则,又要适应言语环境。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Lyons)对语境研究也做出过贡献。他于1977年在论述话语的合适性时归纳出构成语境的六个方面的知识:1.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自己在整个语言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2.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和空间。3.每个参与者必须能明辨语言活动情景的正式程度。4.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对特定情景来说,什么是合适的交际媒介。5.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怎样使自己的话语适合语言活动的话题以及话题对选定方言或选定语言(在双语或多语社会中)的重要性。6.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怎样使自己的话语适合情景所归属的语域。
  综上所述,语境这个概念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范畴非常广泛,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上下文语境(口语的前言后语、书面语的上下文)、情境语境(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交际参与者的身份、职业、思想、教养、心态)、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价值观)。这些方面基本上指交际时的客观因素。它们对语言交际产生各个方面的制约作用。
  认知语用学理论诞生后,随着语境研究的深入,传统的语境概念已经发展为认知语境,与传统语境研究不同,语境研究由过去注重交际场合的具体因素分析转为注重交际者的认知心理分析。
  认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事物注意、感知、记忆、产生表象、形成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获取知识的信息处理过程。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成为当前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于是诞生了认知语用学,其理论基础是法国认知心理学家斯波伯(Sperber)和英国伦敦大学语用学家威尔逊(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交际成功,就在于关联,关联由两个因素决定:语境效果和心智努力。语境效果越大,关联越强,处理话语所需的心智努力越小;反之,语境效果越小,关联越弱,处理话语所需的心智努力越大,话语的理解就会受阻。人类认知活动的目的就是在认知努力中力图以最小的心智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达到最大关联。这条关联原则符合人类的认知心理和交际需要,能够对交际起指导作用。
  斯波伯和威尔逊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给认知语境下了一个定义,她们认为:“它是人们所明白的一系列能感知并推断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一个人的总认知语境是由他的认知能力和其所处的物理环境所决定的。”
  对认知语境,可以做如下的理解。斯波伯、威尔逊和和我国学者何自然均认为:人们的认知环境是由逻辑信息、百科信息与词语信息组成。我国学者熊学亮则认为:认知语境涉及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但这种认知环境不再是客观的物质环境和话语的上下文,而是一个人所有的概念、知识、经验、理性、情感全部内化后的开放性整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集。人的一生在不断地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包括逻辑知识、百科知识、词语知识,在交际中被激活的不会是一个人所有的知识或经验,所有的经验与知识内化被贮存在头脑中,作为选择认知语境的存在基础,当某一个话题出现后,主体才会调动与之相关的部分,重新选择和建构,去处理当前的话题,认知语境是一个动态系统。听话人要在话语理解中为每一个话语建构新的语境。每一个话轮,都蕴含了不同的语境假设,通过语境假设推理而取得的语境效果,又有可能作为新的语境假设进而开始新一话轮的推理。
  交际成功的关键在于人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联性的认识,当新信息与头脑中的认知语境发生联系,加强新信息的语境含义,新信息产生了语境效应,也即在认知语境中具有了关联性,使人能以这两种信息为前提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如果新信息与已有信息发生矛盾,不能产生语境效应,二者便无关联,听话者在推理中会根据情况调整语境,排除无关的和关联度小的信息,补充与新信息关联度大的信息,直到新信息在语境中产生尽可能大的效应,才得出结论。已有信息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会话过程中不断地得到补充,被认识的信息就成了已有信息。
  话语如能被双方理解,可以说双方共有一个认知语境。换句话说,双方可以感知的交际场合的各种物理因素,双方存在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双方所拥有的知识,或对对方历史的了解等等这些因素对对方都具有显现性。共有的认知环境提供了交际的基础,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关联。另一方面,在交际中也会出现话语不被理解的情况。这是由于认知语境是内化的,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头脑中,它有着很强的主观性,每一个人的认知环境有差别,如人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感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均有不同,所以每一个人形成了自己的认知能力的一个深层结构。认知语境因人而异,有其丰富性的一面,但要真正实现听说双方的交往和理解,就必须在这对交际共同体中求同存异,谋求二者共同的认知语境。
  传统语境研究与从认知角度进行的语境研究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何在呢?让我们分析一下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人们对语境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语言学家对语境的定义、特征、范围、类型和功能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希望能够全面认识语境,阐明其含义。人们利用语言学理论以及语言学以外的和话语有关的社会背景等因素来描述语境,这样的研究使得语境的概念越来越广,包罗万象,难以穷尽,与语言学家的初衷相反,语境的研究不是越来越清楚,反而越来越模糊了。那么,传统的语境研究有没有价值呢?是否意味着放弃或全盘否定呢?不能这样认为,传统的语境研究对语境的类型、范围、特征和功能的各种详尽描述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语言学家另辟蹊径,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并结合心理语言学、生理语言学开始重新审视语境这一问题,引入语境动态机制和话语生成机制,提出了认知语境和关联理论,以这样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并结合传统的语境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这样才能对语境产生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早期的语言学家通常把语境看作是一个静止不变的参数,认为语境是预先给定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静态的既定集合体和被适应对象,人们主要从其定义、功能和构成要素对它加以认识,这种语境观我们称为传统语境。传统语境的研究更多强调它对话语的制约作用,忽视人的心智对话语的理解,忽视人的主观认识,忽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只对语境作静态的、客观地分类描述不能使我们对语境的认识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很多语言学家对语境研究的视角发生了变化,把客观世界中种种话语的因素定格在人的认知这个前提之下,客观的语境因素只有通过认知的过滤才能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产生作用。这种研究视角的转变,使人们对语境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者们更多地从心理学、生理学与语言学结合的角度去认识语境的生成和变化,这样才能日益地认识到人脑内部这个黑箱装置的功能,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下去。
  从认知的角度来讲,语境不是一个客观存在,也不是在交际的一个前提条件,它是建立在双方共有的认知环境中进行动态的一个推理过程中产生的认识。如果要使交际成功,双方必须要有一个共知的认知语境,这是一个前提。当说话人用言词或其他手段把他的意图表达出来,听话人必须调动他头脑中的与话语有关联的知识,组成一个新的他特有的认知语境,去理解话语的真实含义。关联理论解释了人如何在会话理解中根据事物的关联性组织语境,把新信息和已有信息联系起来,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因此,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对语言交际中的人的心理认知过程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刘润清、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徐学平《语境研究的认知观》,《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5期
  熊学亮《认知语用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通讯地址:215123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钻床钻削工件(φ34~(±0.5)×25毫米)的端面时,使用弹簧卡具,因工件外径允差较大,很不方便。后来我们制造了内凸轮自紧夹具,结构简单,手柄转动角在15°~25°之间,可牢固夹紧
前言矫直工序几乎是金属加工制品必经的一道工序,而矫直工序的作用对成品质量平直度和平面度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反复弯曲矫直的基本原理的研究,迄今才进行到一定程度,而
文章在系统梳理科学前沿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依据科学前沿探测方法的原理不同,评述了基于引文的、基于社团结构的、基于文本内容的混合方法,其中主题分析法是科学前沿探测研究
本文考证《回回药方》中“奄物烧剌”一语的意义。“奄物烧剌”并非波斯语词.通过《回回药方》书中内部证据的考察,可知“奄物”意为浊物,“烧刺”为“烧刺”之误,意为“发烧
2015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颁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指明了方向,元素养成为新一代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重点。元素养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
从消费类通信产品到多媒体产品,各种数字信号处理应用都要求具备高性能与高集成度的片上系统(SoC),这无疑向开发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众多挑战源自异构架构(包含多种处理
3月底,日内瓦大剧院在观众稀少的剧场里上演不受欢迎的珍品之作,真是勇气可嘉。这部作品就是捷克作家斯伐托普鲁克·捷赫 The end of March, the Grand Theater of Geneva i
企业工作总结是企业领导回顾工作、肯定成绩,查找问题、总结经验,用以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综合性文书,是系统总结、分析和研究本单位一段时期内全局工作的重要材料。它既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