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功能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782406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科学教育论和教学论告诉我们,教育教学过程应当完成包括传授知识技能,发展脑体能力,培养正确的思想政治信念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等三项任务。而教学本身即具有“授知”和“育德”这两大功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弄清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的关系,树立
  寓德育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自觉意识
  
  信息技术教学属于自然科学、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具有自然学科教学所共有的育德功能。首先自然科学知识技能本身没有阶级性,不带政治色彩,但人们学习、研究和应用自然科学知识技能的目的和过程都要受人的思想支配。要受社会制度、历史条件的制约,科学技术虽无国界,无阶级,但学习、研究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人是有祖国有阶级的,必然有一个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另外,从计算机科学及学科特点看,一方面计算机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标志,而人的物质文明需要有精神文明来维护才能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计算机的产生应用和发展都是人类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胜利。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所当然的应当将其中的科学思想及方法传授给学生。由此可见,深入挖掘计算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归纳和提炼其中有德育观念,寓德育于信息技术教学之中,不仅应当,而且可行。其中,关键是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德育内容,充分运用德育观点施教的自觉意识。
  
  二、挖掘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内涵,对学
  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和国情教育
  
  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一课是绪论,是向学生介绍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史,特点及其应用和工作原理。由此。使学生了解到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中期人类科学技术最卓越的成就之一,是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里程,同时知道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美国人在1946年发明的并且主要是用于军事目的。由于这一高科技成果掌握在反动阶级手里,变成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工具,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中,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使用了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高科技武器系统,使伊拉克遭受灾难性的打击。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持久战,面对国际强权政治和侵略势力的威胁,想使中华民族真正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必需奋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攀登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内的高科技的颠峰。教学中在承认我国在计算机发展上起步晚,还较落后这一现实的同时,更应向学生指出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计算机事业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例如,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的每秒运行亿次以上的“银河1号”计算机和20世纪9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的“银河2号”计算机都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成果。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以王永民为代表的“五笔字型”汉字编码研究和应用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取得了国内国际两项金奖和美、英、中三项发明专利。这一成就的取得,用王永民的话来说,是“爱国,务实,创新”的结果。“神州五号”、“神州六号”、“神州七号”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教学中还可以列举许许多多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呕心沥血,刻苦攻关的先进人物的生动事迹,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以此充分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和国情教育。
  
  三、通过实习课教学,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
  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上机实习课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由于它的直观性、实践性以及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契机,适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在上机实习中,学生将直接接触到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方面的诸多知识。在实践中可以使他们认识到,同是计算机却有多种类型,在功能和操作方法上不尽相同,计算机的软件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即使同一种软件还存在不同版本。由此,教育学生只有认真学习,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知识技能。在上机调试程序时会发现,仅仅一个符号或标点的错误就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教师在帮助学生不断修正错误,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中,就可以向他们揭示“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这样,学生就会在计算机这个严格而公正的“教师”面前深刻地体会到,要想获得每一个成功,必须克服掉一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随心所欲,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不良的思想和作风。由此必然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严谨、认真、冷静、理智,谦恭诚实,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和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坚持不懈探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奋斗精神。此外,上机实习课不仅是个体活动,同时又是群体活动。为保证实习课的顺利进行,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机房管理制度和纪律规范,要求学生认真执行上级操作规程。这样,教师不仅要对上机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还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加以正确引导。例如,及时对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予以纠正,对违反实习纪律和机房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发扬独创精神和协作精神,努力为学生创设发展个性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良好情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群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注意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热爱集体,自尊自爱的行为习惯,树立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技能,以便将来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的远大理想。实践证明,上述做法对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行之有效的。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在科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能够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发挥其独到的德育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功能发挥的好坏。不仅与教育者有关,而且与教育者本身施教的环境有关。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教育者的教师,道德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搞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德育的目的、内容及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修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增强寓德育于学科教学的自觉性,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社会义觉悟的高素质建设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在美国,一位母亲在圣诞节前夕带着5岁的儿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节的赞歌,橱窗里装饰着枞树彩灯,乔装的可爱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的玩具应有尽有。“一个5岁的男
采用培养皿 ,1承接茶蚜自然分泌蜜露 ;2收集蜜露浓缩后点于培养皿中心。逐头释放瓢虫于分别盛有这 2类蜜露的培养皿中心进行生物测定 ,两个试验均证明 :1蜜露强烈地吸引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 ,随着蜜露浓度呈梯度地增大 ,搜寻时间极显著地延长 ( P<0 .0 1 ) ;2蜜露可激发瓢虫的搜索行为由广域搜索型转换为地域集中搜索型。前 0~ 5s局限在较小范围内不断地转向 ,即搜索速度小 ,转动角度大。
人的一生,谁都会有后悔的事,但后悔自责而不能自拔,则会影响身心健康。特别是对老年人,有百害而无一利。
明朝礼部尚书杨翥生活极其简朴,交通代步,不坐轿,骑毛驴。他十分爱惜自己的毛驴,毛驴一见杨翥就高兴地叫唤。杨家的邻居老年得子,但是这孩子一听驴叫就哭得不睡觉。杨翥得知这个情
曹德旺,福耀玻璃董事长,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企业掌门人,他也是捐款超过60亿元的中国首善。见过曹德旺的人都会对他印象深刻,个子不高,穿戴整洁,目光炯炯有神,带着浓浓的福建口音
针对传统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的局限性,使用微波调制激光的技术体制,构建了一套基于FPGA的软件接收机,用于微波调制激光测速系统中的信号跟踪,通过测量微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移来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才会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也才会快乐、轻松地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
文章是针对印制电路板生产过程中线路、阻焊的显影工序所产生的废显影液进行再生利用实践及研究,其工艺过程是废显影液在超滤工艺过滤后通过参数调整、清洗等一系列的工艺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
前苏联教育家波尔特洛夫说:“校长的个性、博学、专业水平、分寸感、精力、组织才能等事实上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教师和学生的集体活动。”的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校长呢?    一、蹲下身子倾听教师意见    有这么个故事:有一对年老的夫妇,先生担心他的太太正慢慢地丧失听力,就想了一个点子,到屋子后面大声叫他太太的名字,可是没有回答,他就到近一点的房间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