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知道在初中二年级,学生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初学阶段的学习成绩,也给老师的整体教学带来了困难。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下列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
学生升到初中二年级后,增加了物理课,学习负担比初中一年级时重了,教材的内容也广泛,复杂得多,要求相应的有了提高。
二、学生的心理变化迅速
到了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在性格上,儿童和成人的成分都有,极不稳定。他们不再唯老师之命是从,对老师的教育时违时从,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都不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比较难于集中到学习上来。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特别是对新教材既缺乏教学方法,又缺乏教学经验,大部分教师把初中一年级使用的听说领先的方法丢弃不用,而采取一味领读,叫学生背诵、默写、翻译等,学生整天疲于奔命,毫无兴趣可言。
根据以上原因的分析,在初中二年级阶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防止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
一、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自信心,而树立这种自信心的基础是无“忧”无“难”,其具体做法是:
1.端正教学指导思想。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每个学生都有提高,把起点、进度、训练量定在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身上,一切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而且特别注意给原来不及格的学生多跳一跳的机会,也能摘到几个果子。
2.创造语言情景。一是继续借助实物、图片、简笔画等,让学生在语言和实物之间建立直接关系,学得轻松;二是以手势、表情、动作配合教学;三是发挥教师语言的直观作用,把学生带入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四是组织对话表演,让学生在情景中使用语言;五是坚持少讲汉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以上几项可总的概括为初中二年级的英语教学始终要做到“假戏真演”,让学生“乐在其中”。
3.语言知识系统化。初中二年级一定要加强对语言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便于学生记忆。最常用的是图表法,把学过的知识用线条或者图表表示出来,让学生记忆深刻。
4.指点学习方法。如中等水平以下的学生总觉得单词难记,那么就要及时地教给他们“听懂—读准—辨形—归类”的记忆方法,经常不断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有了苦干的决心,加巧干的方法,就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努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学生开始接触英语,一般感到新奇有趣,其爱好程度往往超过其他学科。进入初中二年级后,如何因势利导,保持这种兴趣,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防止分化要解决好的第二个问题,在教学中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察觉,学生的行动还是受自己情感的支配,因此,不间断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兴趣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爱好,是激发初中二年级学生求知欲的主要途径,应当从得益感和创新感上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2.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要多鼓励,不要动辄批评,批评也要考虑场合,特别是要与事实相符。课堂提问要因人制宜,循循善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来端正学生的动机。让学生成立外语课活动小组,发挥每个人外语方面的优势,对外语从不感到无味。
三、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保持言语技能的延续和发展
学生在初中一年级获得的十分薄弱的言语技能,能否在初中二年级得到延续和发展,是防止两极分化要解决的又一个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应抓住以下几点:
1.侧重听说训练。初中一、二年级同属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听说仍然是训练的侧重点。对词汇、句型和课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和初中一年级一样,通过听说的方式进行,只是在内容上要有所增加,面要有所加宽。
2.继续开展会话活动。继续坚持在课内进行,每次三五分钟,费时不多却有较大收获。
3.听写训练。听写内容要源于教材,也要活于教材,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英语和写英语的能力。原原本本地照搬教材只能把学生引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
4.及时地进行课文问答和课文复述。在各项训练中必须抓住“及时”二字。比如,在学生预习之后,听一遍课文录音就要求学生作口头问答练习。听两遍之后就要求尖子学生能够复述课文。听三遍之后就要求大部分学生能用简单的几句英语把课文内容记下来。这样训练可大大加快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而掉队的现象也不会很明显,减少了学生在外语学习上的两极分化。
综上所述,研究和改进英语教学方法,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有了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缩小两极分化。建议每一位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试验,总结经验教训,来推动教学工作的改进。
作者单位:南京市南化第二中学
一、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
学生升到初中二年级后,增加了物理课,学习负担比初中一年级时重了,教材的内容也广泛,复杂得多,要求相应的有了提高。
二、学生的心理变化迅速
到了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在性格上,儿童和成人的成分都有,极不稳定。他们不再唯老师之命是从,对老师的教育时违时从,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都不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比较难于集中到学习上来。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特别是对新教材既缺乏教学方法,又缺乏教学经验,大部分教师把初中一年级使用的听说领先的方法丢弃不用,而采取一味领读,叫学生背诵、默写、翻译等,学生整天疲于奔命,毫无兴趣可言。
根据以上原因的分析,在初中二年级阶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防止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
一、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自信心,而树立这种自信心的基础是无“忧”无“难”,其具体做法是:
1.端正教学指导思想。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每个学生都有提高,把起点、进度、训练量定在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身上,一切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而且特别注意给原来不及格的学生多跳一跳的机会,也能摘到几个果子。
2.创造语言情景。一是继续借助实物、图片、简笔画等,让学生在语言和实物之间建立直接关系,学得轻松;二是以手势、表情、动作配合教学;三是发挥教师语言的直观作用,把学生带入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四是组织对话表演,让学生在情景中使用语言;五是坚持少讲汉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以上几项可总的概括为初中二年级的英语教学始终要做到“假戏真演”,让学生“乐在其中”。
3.语言知识系统化。初中二年级一定要加强对语言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便于学生记忆。最常用的是图表法,把学过的知识用线条或者图表表示出来,让学生记忆深刻。
4.指点学习方法。如中等水平以下的学生总觉得单词难记,那么就要及时地教给他们“听懂—读准—辨形—归类”的记忆方法,经常不断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有了苦干的决心,加巧干的方法,就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努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学生开始接触英语,一般感到新奇有趣,其爱好程度往往超过其他学科。进入初中二年级后,如何因势利导,保持这种兴趣,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防止分化要解决好的第二个问题,在教学中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察觉,学生的行动还是受自己情感的支配,因此,不间断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兴趣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爱好,是激发初中二年级学生求知欲的主要途径,应当从得益感和创新感上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2.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要多鼓励,不要动辄批评,批评也要考虑场合,特别是要与事实相符。课堂提问要因人制宜,循循善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来端正学生的动机。让学生成立外语课活动小组,发挥每个人外语方面的优势,对外语从不感到无味。
三、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保持言语技能的延续和发展
学生在初中一年级获得的十分薄弱的言语技能,能否在初中二年级得到延续和发展,是防止两极分化要解决的又一个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应抓住以下几点:
1.侧重听说训练。初中一、二年级同属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听说仍然是训练的侧重点。对词汇、句型和课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和初中一年级一样,通过听说的方式进行,只是在内容上要有所增加,面要有所加宽。
2.继续开展会话活动。继续坚持在课内进行,每次三五分钟,费时不多却有较大收获。
3.听写训练。听写内容要源于教材,也要活于教材,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英语和写英语的能力。原原本本地照搬教材只能把学生引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
4.及时地进行课文问答和课文复述。在各项训练中必须抓住“及时”二字。比如,在学生预习之后,听一遍课文录音就要求学生作口头问答练习。听两遍之后就要求尖子学生能够复述课文。听三遍之后就要求大部分学生能用简单的几句英语把课文内容记下来。这样训练可大大加快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而掉队的现象也不会很明显,减少了学生在外语学习上的两极分化。
综上所述,研究和改进英语教学方法,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有了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缩小两极分化。建议每一位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试验,总结经验教训,来推动教学工作的改进。
作者单位:南京市南化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