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法学全球化观——中国将何去何从?

来源 :中国检察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rab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降,"全球化"逐渐从两个向度上凸显出来。第一个向度表现为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向市场经济转型,第二个向度则表现为当代全球化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了各个学科的"显学"。尽管目前中国法学在关于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还是多维全球化的问题上存在争议,在赞成法律全球化还是反对法律全球化的问题上观点更是针锋相对,但是在这些争论的背后,中国法学在对全球化进行问题化处理时却存在两项共同的理论设定——全球化是一个整体化同质化的进程、全球化是一个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进程;正是因为其共有这两项不自觉的理论设定,所以中国法学在认识全球化现象时实质上秉持着一种封闭的全球化观。而本文试图建构一种开放的全球化观,这种全球化观把全球化看做是一个矛盾且多元、主观且可变的进程,一个可以根据人之认识或利益或传统被建构或被重构的博弈进程,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偶然且可能是一个可逆且不确定的过程,这本质上是一种开放的全球化观。这种全球化观认为全球化是普遍化与特殊化或者单一化与多样化的统一,是整合与碎裂或者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是集中化与分散化的统一,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统一,是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统一。正是在这种开放的全球化观的视角下,中国将何去何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问题。中国法学论者绝不能只满足于对"全球化"做简单的描述工作,也绝不能不加反思和批判就在描述"全球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西方论者新自由主义的全球主义"话语"的支配,而应当充分认识到全球化乃是一种开放可变的结构。这要求中国或中国法学采取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重构或重塑全球化进程及其方向的全球化策略。总之,中国法律哲学的基本使命就是经由"关系性视角"和"共时性视角"的建构去重新定义中国,同时经由"重叠性思维方式"而建构起"主体性的中国",并根据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引领中国法律/法制的建设或指导中国主动参与的"世界结构"重构进程。
其他文献
详细地介绍了宁夏古王一级公路第二合同段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混合料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的施工方法,操作性强,对类似工程施工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杰出代表,在缓解环境污染以及能源供应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最近几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常州市光伏制造行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取得
对歌词翻译来说,其目标是使译文在译语歌手的演唱中达到与原文最接近的演唱效果。为此,译者要对一切需要协调的因素进行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彻头彻尾,全方位,多层次,各方面的
在世界上许多民族中流传的"花魂生人"、"葫芦生人"、"金竹生人"、"神犬生人"、"挪亚方舟"等神话,原本都是中国神话,是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去的。圣经上的"挪
<正> 线性变换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目前仅局限于利用旋转公式化简二元二次方程。实际上,在中学数学中可以进一步应用它得到一类有效的解题方法,下面分述之。
<正>刺五加,五加科五加属多年生灌木。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吉林长白山及辽宁东部。河北承德、雾灵山,陕西北部、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1刺
以行星滚柱丝杠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未考虑与考虑弹性变形时丝杠和滚柱之间的相对滑动速度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对其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未考虑弹性变形时,螺旋升角
法国汉学家沙畹、马伯乐、葛兰言诸氏对中国上古神话极为重视,并且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然而此时,民初的疑古运动在中国刚刚萌芽,中国本土的上古神话研究尚未形成,法国汉学家
梅山文化是一古老祖源文化,具有原生态文化内涵,是灿烂的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植被"之一。在梅山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已进行了十余年的今天,应该讲究研究方法,
话剧《茶馆》自上演以来,就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同和赞许,是一部不老的艺术神话。老舍用他那细腻的笔触,独具特色的语言,将大社会背景下的小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