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lip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强调了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结合平顶山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的工作经验,提出了重点保证追溯检测的实效性、推动追溯检测工作规范化、引入监督考查问责机制、持续优化平台建设这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优化建设策略,旨在进一步强化我国的食品安全。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0  引言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着我国的食品安全,与国民生理健康水平的维护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要着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查与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并完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其也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的有效途径,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在我国,国民70%的食品消费均为鲜活的农产品,若是这些农产品在交易中没有完善的生产日期报告、质量检测报告、生产主体信息报告等,则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难以迅速发现责任主体并实施追责。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没有形成完善的追溯体系,则难以保证其饮食安全。总体而言,追溯体系的缺失会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加工、存储、运输、消费等多个环节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1]。基于这样的情况,建设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必然选择,也是推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维护国民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2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优化建设策略探究
  2.1  重点保证追溯检测的实效性
  (1)选择合适检测手段
  应当确保追溯检测工作的与时俱进,并针对不同的检测样本、检测对象使用差异性的检测方法。例如,在农产品去皮、去核、去籽后,其检测结果往往会与没有去皮、去核、去籽时的检测结果呈现出较大差别。基于此,应当对农产品可食用部分展开着重检测,在切碎、捣碎、搅拌均匀的前提下实施检测,并落实严格监控,共同实行多种质量检测标准,最大程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检测的质量。
  (2)关注检测结果的精准程度
  诚然,针对不同的农产品,在实施追溯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应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但是在当前的工作实践中,若没有特殊要求,大多数农产品的追溯检测可以选用《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NY/T 761-2008)中设定的检测方法,以此能够较好保证的检测结果的精准程度。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的追溯检测中,普遍会应用有机溶剂溶解农药化学物质。因此,出于对检测结果精准性的考量,必须要在有机溶剂的采购环节中,依照规定程度落实空白检测,并在确定有机溶剂未遭受污染的情况下展开农产品的溯源检测。
  2.2  推动追溯检测工作规范化
  出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检测代表性与公平性的考量,需要严格保证整个追溯检测过程的规范化程度。在追溯检测前,应当向被抽检单位出示抽检文件、工作证明等资料,并在与被抽检单位沟通后展开实际的追溯检测工作;在检测中,要着重关注相关数据记录的真实性、及时性以及全面性,在检测单中明确标识被检对象的名称、品种、抽检日期等;在追溯检测完成后,检查检测单中信息填写的正确性、规范性以及完整性,在正确区域签字盖章,并交付至被抽检单位展开确认签字。相应检测联单应当保持一式三份,由相关责任人分别签字保存,以此确保整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检测过程的有责可查[2]。
  另外,必须要对抽取的样本实施密封包装,在检测与运输人员签字确认后落实样本运输,防止相应待检测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或遗失,强化追溯检测工作的规范程度。
  2.3  引入监督考查问责机制
  在基层干部年度目标岗位考核中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化监管工作,促使其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检测工作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实施有效的整改。依托通报、约谈等形式,敦促工作落实不到位问题的迅速整改,一旦发生严重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展开问责,在必要情况下需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2.4  持续优化平台建设
  结合先进技术,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平台,并持续展开平台建设的优化。实践中,要求相关部门单位及时上传追溯检测信息,并在相应农产品外包装上粘贴二维码,形成“二维码身份证”,只要扫描该二维码就能够获得相应农产品的基本信息以及追溯检测结果,包括产品名称、品种、生成厂商、厂商的资质、质检报告、批次等,避免追溯检测信息作假。
  3  总结
  综上所述,建设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必然选择,也是推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维护国民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重点保证追溯检测的实效性、推动追溯检测工作规范化、引入监督考查问责机制、持续优化平台建设,实现了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优化建设,推动了农产品安全管理的工作升级。
  参考文献
  [1] 李怡君,刘妍真,叶沈艳,等.浅谈闵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J].上海农业科技,2020(5):46-47+71.
  [2] 李文军,陆勤松,王国泰.越城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对策[J].农技服务,2020,37(6):119-121.
其他文献
在分析已有调度策略的基础上,针对异构分布式计算系统提出了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全局动态分布调度策略,即,利用处理系数比较好地反映了计算系统的异构性,同时调度在各个处理机上分
给出离散控制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G(Z)的极点不全位于Z平面单位圆内的一个非常简洁的判据,利用这个判据,可以很方便地判断出一类离散控制系统不稳定,所得结论简洁,计算简单,易于实际控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羡慕教师这个职业,憧憬着有一天成为一名孩子们喜欢的教师。1986年中考前夕,我在没有和父母商量的情况下,毅然填报了“师范”类志愿,并以全县中考总分第八名的优异成绩被江苏省沭阳师范学校录取。1989年师范毕业,我带着迫切与兴奋的心情,怀揣着激情与梦想来到了地处偏远的灌南县北陈集镇中心小学。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们向往的地方。  1993年
对光纤电压互感器暂态信号处理的原理和设计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光电系统信号延时测试方法,分析了延时产生的原因,展示了动验结果,光纤电压互感器频带宽,能满足继电保护响应2KHz信号的
实验研究了圆形微小通道内液-液两相流的流动和换热特性。选用去离子水为分散相,高黏度二甲基硅油为连续相。通过处理高速摄像所拍摄的可视化图像,总结了液-液两相流流型和液
引入簧杆扭转刚度与平动刚度之比,建立了双面立式硬支承动平稳机的平面分离的力学模型,分析了采用传统的静力学处理方法所产生的误差及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善平面分离
期刊
将适用于两体混合颗粒流的能量均分定理推广到非均匀的复杂混合颗粒流系统.根据混合颗粒流具有的分形特征,推导出颗粒流中颗粒的分形速度分布函数,并建立混合颗粒流有效热传
提出了离散参数曲线并用插值NURBS曲面的形式表示转子齿面的方法 ,在用NURBS表示齿面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在转子啮合过程中利用其相对速度在法线方向的投影值求啮合线的数值解
研究了应用模糊测度理论融合诊断信息的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积分学习的模糊测度构造算法,并以其为核心实现了一种自学习的诊断决策信息融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