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来了

来源 :大众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的石器初步推测,中国猿人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开始自觉用火。对火的控制、使用,带给了人类温暖,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火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但伴随着火出现的是它身后挥之不去的火灾阴影,火对人类而言不啻为一把双刃剑,人类抗御火灾的经历和人类利用火的年代同样久远——而这两者共同组成了人与火的历史。
其他文献
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盛行的是“原始人”的观点:老板视工人为机器的零件和会说话的工具,任意奴役。直到19世纪末,人称“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工程师泰勒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泰勒明确地提出,工人有经济上的需要,即生存的生理需要。以此为基础,他将工人假设为一个有生存生理需要的机器,通过深入研究工人的操作方法和每个动作所花费的时间,探求工人操作动作的合理性,追求生产的高效率,据
印度电影《嗝嗝老师》用轻松幽默又充满温情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位被歧视的年轻女教师引领一群被歧视的“差学生”,一起努力证明自己、救赎自己的故事。  奈娜是一位患有妥瑞氏综合征的姑娘,她在紧张时,喉咙里会因抽动发出类似打嗝的声音。拥有双学士学位的她,理想是做一名老师,而身体缺陷使得她在求职中屡遭拒绝。一次次失败失望之后,连父亲都建议她不要再做老师,并且为她找了一份银行的工作。但是奈娜执着梦想,从未想
家风家教应以德为先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家庭德育,是培养孩子如何做人的教育。家庭在德育中具有独特价值,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感染性强,利于模仿;  ★融入生活,潜移默化;  ★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多样;  ★个别指导,深入细致  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家庭文化和家庭环境,向下一代进行道德规范、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过程,这就是家庭德育。我们需要培养的下一代就是能够独立思
二手烟不是吸别人抽剩下的烟,而是在别人吸烟时,从别人口中呼出的烟和手中燃烧的卷烟释放出的烟雾的总称。二手烟中包含4000多种物质,其中致癌物质多达70多种。吸二手烟也称二手烟暴露、被动吸烟。专家指出,每日和吸烟者在一起呆上15分钟以上,时间达到一年以上,吸二手烟者的危害便等同于吸烟者。  二手烟究竟有哪些危害呢?据2011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每年全世界有500多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但吸烟的危害并
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的危害如同毒品,会对青少年的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中国科学院的这项发现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一位英国心理学家声称该研究成果具有“突破性”意义,但也有人质疑,网瘾到底算不算疾病。  研究对患有网瘾的少年进行的大脑磁共振扫描发现,其脑白质中的神经纤维不如常人健康。脑白质是大脑和脊髓的组成部分,是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进行沟通的桥梁。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的雷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付海军。这对增强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辽宁号”的前身,是前苏联未完工的航母“瓦良格”号。  1985年12月6日,前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黑海畔的尼古拉耶夫市苏联第444造船厂(又名黑海造船厂或尼古拉耶夫造船厂)里,一艘大型军舰开始了它漫长的建造过程。这艘军舰的代号是1143.6工程,舰名“里加”(拉脱维亚首都)号载机巡洋舰(
2月14日是个特殊的日子(西方传统的情人节),或许有很多初涉爱河的男女就是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第一次体味到了初吻的悸动。事实上,唇齿间的亲密接触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或许远远超出想象。  尽管在3500年前的印度吠陀梵语卷书中,就有了人们亲吻行为的描述,但时至今日,除了知道接吻能表达彼此的爱意,起到性唤起的作用之外,这个简单的动作对我们究竟发挥了怎样的影响,依旧是一个谜题。但一个感觉良好,回味悠长的吻有一
“网瘾”不是病,戒除网瘾需要社会治理、学校教育、家庭关怀;贯穿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爱;毕竟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一个17岁的高二男孩,父母为了迫在眉睫的高考,用经济封锁的办法不让他多上网玩游戏,结果孩子和父母打架打得天昏地暗,还以永远不学习胁迫父母离婚。最终父母妥协,暂时离婚以缓和孩子的情绪。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一个失败的家庭教育的例子。”上网成瘾虽然已经成为当今孩子成长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但
长辈们总劝导年轻人在择偶时要“门当户对”,意指男女双方要在教育、社会地位、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相似。社会学家的研究也证明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价值观比较接近或者相似的男女,婚姻更和谐稳定。总而言之,世俗的看法认为,社会属性越相似的男女越易结良缘。不过,生物学家的研究却表明,男女在某些基因上的差异越大,越容易相互吸引并结为夫妻。  “基因伙伴”帮你配对  经过5年的艰苦研究,克罗地亚遗传学家塔玛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