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自动驾驶平稳性的交叉口通行能力研究

来源 :公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考虑自动驾驶平稳性的城市十字交叉口通行能力问题,建立了自动驾驶汽车模型,采用VISSIM软件对十字交叉口在混合交通流下的交通状况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了不同自动驾驶汽车比例和驾驶偏好对十字交叉口的行程时间、平均车速和延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自动、手动驾驶汽车车速分别为30 km/h和50 km/h的场景下,增大自动驾驶汽车比例,平均车速下降且波动大,汽车行程时间与平均延误增加,延误由十字交叉口向外扩散;提高自动驾驶汽车车速至50 km/h并改变信号配时,汽车行程时间最高缩短24%,平均车速提高且保持稳定,十字交叉口延误扩散情况得到改善;对比不同驾驶偏好的研究发现,限制最大加/减速度时,减小停车间距与车头时距能够提升十字交叉口通行能力.
其他文献
桥梁钢索在服役一段时间后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锈蚀,导致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降低.通过对高强钢丝的锈蚀程度和其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当钢丝直径较小时,表面微小的刻痕或凹坑虽然不会造成其抗拉强度的大幅降低,但会严重削弱其疲劳性能,即锈蚀的出现易导致高强钢丝的疲劳断裂,而非拉伸断裂,尤其是当蚀坑出现时,钢丝的残余疲劳寿命迅速下降.通过结合相关实桥的换索案例及断裂钢丝的电镜扫描图,对高强钢丝断裂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拉索残余寿命评估的相关流程和建议.
挤扩支盘桩主要通过桩基中部多个挤扩支盘机构来大幅提升桩基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抗拔、抗剪性能.对这种新型桩基的研究目前较少,特别是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研究更少.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挤扩支盘桩基-承台结构展开局部及整体精细建模,根据已有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对挤扩支盘桩的动力响应展开分析,获得了其在多种工况下的变形特征以及内力包络图,并与非扩盘桩结构展开了对比.本研究成果可辅助工程设计人员进一步了解挤扩支盘桩结构在动力作用下的响应特性,从而优化其配筋设计,提升结构的动力安全性能.
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跨海段桥梁结构设计采用了上下部均为装备化施工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目前仅在港珠澳大桥项目上实施过,但考虑到本项目的地理位置,其建设条件与港珠澳大桥所处环境有所不同,其结构设计方面也有所不同.本项目上部结构设计时考虑了结构的耐久性、抗风性能等,最终采用封闭式整体钢箱梁设计方案;下部结构结合本地区地质情况、地震设防等级需求进行设计.
为了对超高墩斜拉桥混凝土桥塔爆炸动力响应及损伤评估进行研究,以平塘大桥超高混凝土桥塔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LS—dyna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超高混凝土桥塔在爆炸冲击作用下的局部损伤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3种等级汽车炸弹在近塔处爆炸时的结构响应,发现桥塔响应集中在爆点局部,整体响应很小;提出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程度评估的P—I曲线方法来评估钢筋混凝土构件爆炸冲击损伤状态;结合桥塔爆炸集中响应和钢筋混凝土构件爆炸冲击损伤状态评估,综合成本等控制因素,为同类型桥梁研究提供参考.
钢混组合板梁桥以其自重轻、材料利用率高、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刚度大等优点在桥梁建设中应用日益广泛,其横向分布计算也变得愈加重要.为了精确计算钢混组合板梁桥的横向分布系数,以无锡过江通道北引桥钢混组合板梁桥为研究对象,在对比偏心压力法、铰接板法、刚接梁法、美国规范AASHTO LRFD法等理论基础上,计算该类桥梁的横向分布系数,给出不同计算理论的计算误差及成因.分析研究了桥面板厚度、主梁间距、主梁高度、内横梁数量等参数对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影响规律.同时通过对有限元计算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验证
我国桥梁建造正在由上部主梁装配式设计建造逐步进入包含下部桥墩的全装配式时代,预制装配式桥梁因较现浇桥梁有诸多优势已成为桥梁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以湖北省监利~江陵高速公路东延段项目即江北东高速公路的装配式桥墩为背景,主要开展以下研究:(1)计算对比现浇桥墩和离心预制管墩的轴心受压正截面抗压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偏心受压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基于拟静力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两者的抗震性能;(2)对现浇桥墩和离心预制管墩原材料用量进行对比分析;(3)对管墩与桩基承台之间采用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和承插式连接的施工工艺、施
隆循高速公路苏龙珠黄河特大桥是一座跨度为220 m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利用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该桥展开静力计算、成桥动力特性分析、结构稳定性分析、抗震计算及施工模拟分析,提出该桥在各阶段、各工况下的受力特点,为桥梁的结构设计奠定基础.
大跨度非对称外倾拱桥造型新颖独特,且结构受力复杂,施工难度较大,选择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法并确保施工精度和施工安全是该类型桥梁能否顺利建成的关键.以广州南沙蕉门河车行桥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套高效经济实用的施工方案,并基于系统化施工监测技术,完成了该桥在施工过程中拱肋、钢箱梁等关键构件的应力及变形的监测,且对系杆和吊杆张力进行了实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通过对拱桥各个部位的线形和内力分布实时监测,然后反馈到施工安装过程中,可以及时修正和调整施工,使结构满足设计要求.这种线形控制和内力控制相结合的施工控制技术,可以
应急运输是应急处置行动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改进的K-means聚类模型来进行应急运输风险评估,采用WBS—RBS法对应急运输全过程进行分析,耦合工作包分解树和风险源分解树得到19个可能风险事件,将LEC法中的事故发生可能性、暴露于风险环境频繁程度、可能产生的后果作为3个评估指标,构建K-means聚类模型,对应急运输的可能风险事件进行聚类分析并评估其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在19个可能风险事件中,运输力量不足和交通网络拥堵2项是应急运输中的Ⅳ类风险(较大风险),应急预案
目前连续梁拱组合结构桥已在我国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结构中广泛应用,全国各地不断地出现跨河道、跨道路连续梁钢管拱桥,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采用施工工艺简单、支架体系安全、总体费用相对较小、施工便捷的钢管拱施工方案,是当前钢管拱连续梁桥施工建设研究的重点.结合郑万铁路200 m主跨连续梁钢管拱原位拼装施工研究,重点分析彭溪河大桥(96+200+96)m的PC混凝土刚构-拱组合体系在支架安装、拱肋拼装过程中对主体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