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物理本色,不妨小“题”大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n_ctb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习题练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物理课堂教学本色,习题教学是当前高中物理课堂实际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的本质,老师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物理习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基于此,作者着重探究彰显物理本色,提出小题大做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物理 物理本色 习题教学
  在高中物理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较紧密的习题解答方法掌握情况较差,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教材中物理知识的灵活把握度不好。因此,在学生解答与实际生活联系较紧密的习题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难以下笔,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小题大做,以彰显物理本色。
  一、多解答习题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物理知识,老师应该尽量在学生平时习题练习过程中讲解多元化的解答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物理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1]。
  如一道物理练习题为:一个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C的质量为3m,且处于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中。同时,另一个也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M的质量为5m,且放于静止物理的C上。将两个静止状态的C和M的两个物体之间滑动的摩擦系数使用μ表示,那么如果有一个小弹丸从右边沿着水平方向击中静止的M物体,当出现反向弹的现象时,那么A则会以与地面相同的速度滑动到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C上。提问:如果当处于静止状态的M发生运动时则表示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C也处于静止的状态,这样当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C上滑行时的距离为多少?
  老师在讲解这道练习题的过程中,可以遵循小题大做的原则,将动力学、运动学、速度图像和功能关系等物理知识点全部融合到这道题的讲解过程中,以此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又如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
  A.前3s的位移是6m B.3s末的速度是3.6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D.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5.4m/s
  通过多次练习、多解答习题,能够有效丰富高中学生的物理知识,有效提升高中生的物理水平。
  二、采用多问题习题教学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坚持小题大做的原则,尽量采用多问题习题教学策略,将所有知识点尽量融入习题练习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物理基础知识。同时,针对一个问题采取多种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解答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更全面的物理知识。
  例如:以竖直向上的方式抛出小球,如果3s内该小球尚未发生位移情况,而间隔为2s后,该小球在5s之后降落到地面上,指导学生思考下列几个问题:其一是该小球在抛出过程中的初始速度为?其二是该小球在抛出之后的4s出现的实际方向是?其三是抛出小球的位置与地面的整个距离是?
  例如:某一长直的赛道上有一辆小车甲,前方200m处有另一小车乙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小车甲从静止出发以22/ms的加速度追赶;求:
  (1)小车甲出发多长时间追上小车乙?
  (2)当小车甲刚追上小车乙时,甲车立即刹车,使车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为了让学生深入掌握物理知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上述几个问题,从而促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这个物理教学知识点。同时,透过这个小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出传统解题的误区,从而大幅度提升高中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和解题水平。
  三、采用多变化习题教学
  在学生解答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习题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难以下笔。因此,在小题大做的过程中,为了彰显物理本色,老师应该严格遵循练习题能够合理变化的原则,然后采取合理延伸高中物理习题的方式,以便学生更深入地挖掘相关例题隐含的物理知识点,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同时,在采用多变化习题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坚持以教材内容为基本,综合分析该习题的物理情境和物理运动状态,从而让学生从基本的习题练习中掌握多种解答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运用能力。
  例如:火车通过桥梁、隧道的时候要提前减速。一列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火车在驶近一座石拱桥时做匀减速运动,减速行驶了2min,加速度大小是0.1m/s2,火车减速后的速度是多大?若以这样的加速度减速行驶,则经过5min后火车的位移是多少?
  根据上述例题,还可以改变为:一辆自行车以100m/m前行在上坡时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减速行驶了3分钟,加速度为0.1m/s2,自行车减速后的速度是多大?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不同习题进行解答,有利于让学生掌握物理解题方法,提升学生的物理解题水平。
  四、结语
  习题教学是当前高中物理课堂实际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彰显出物理课堂教学的本色,老师可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坚持小题大做的原则,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严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有思考价值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邦仪.还物理以本色——试论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9).
  [2]李宏利.通过问题设计,还原物理教学本色[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11):33-33.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景教学能培养学生对历史价值观的分析能力,有效地将枯燥的历史知识与趣味教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起学生对历史辩证观的理解能力。为了渲染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创设表演情景,再现历史上发生的情景;为了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可以利用语言情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关键词: 初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在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在高中课程中,物理算是难度很大的一门课程,一些同学无法灵活思维应用,学好这门课程。而且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学习能力也不一样。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对物理的理解力及学习进度都不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老师需要制订分层教学方案,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学习物
一、课标要求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二、课标解读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二课时。从课标要求看,本节课学生必须掌握以下两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对各功能区进行区位分析;②能够运用实例,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图,以指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各功能区空间布局,并进行合理化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笔者所在学校从2012年开始实施“基于网的教育”实验项目,研究在深刻改变教育关系和学习方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更自主更自由地学习。  一、研究背景  “基于网的教育”的认识起点有两个:一是未来社会一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怎么为孩子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二是如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教育服务,该怎么重新设计现在的教育。就世界范围而言,“基于网的教育”已经形成不可遏阻的潮流。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大举改革,
摘 要: 地理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相适应是教师应有的专业素养,教与学要相互配合,教师以目录为导向指导学生学习地理有其科学性与时效性,分步骤地指导学生学习目录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  关键词: 初中地理 目录教学 教学应用  利用教材目录对学生展开学习方法指导,是一种“参透式”的教学形式。地理教师如能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教材目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材目录构建知
摘 要: 物理课程中,尚未有对前沿知识的明确界定,但许多习题中常涉及一些新的前沿物理知识与教材中基础知识的关联考察,使教学中存在诸多困境。本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高中物理教材为蓝本,就物理学科教材中呈现的交叉性知识、前沿性知识等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剖析,依据物理知识的概念、呈现的物理现象、涉及的新锐技术进行分类整合研究,为教材与前沿科学的结合内容梳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前沿知识 交叉科学 物理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效化、创新化已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理念。初中物理是一门以现实现象为参考,通过相关实验,逐步掌握理性知识的学科。本文以初中物理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物理实验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教学策略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基于探究性实验和生活现象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能力和教师优质、高效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