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参加新农保不同决策的对比分析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2013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亿,其中近六成分布在农村。中国必须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努力保障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才能算是解决了我国人口的养老问题。在近几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展缓慢,参保率低,保障程度不高,一些地区甚至曾经出现过退保现象,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因此,对农民未参加新农保的决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找出影响农民参加新农保决策时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解释新农保目前的现状,可以为我国制定促进新农保事业的发展政策与措施,缓解我国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会出现的老年危机。
  一、农民参加新农保决策对比分析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比较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农村养老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一个老人的养老问题既关系到一个家庭和谐安康,也牵涉到社会稳定。对参加与不参加新农保决策进行对比分析,不论是对农民自身还是政府,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政府而言,通过分析对比参加和不参加新农保农民的一些行为特征,有助于了解农民在进行参加新农保决策时的社会和行为特征,从而使政府更好地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进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均等化落到实处,确保实现农民养老保障权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民而言,分析对比参加和不参加新农保农民的一些行为特征,将有助于使农民的参保、不参保行为更趋于理性化、科学化、非盲目化。有利于加快新农保制度的落实和普及,切切实实解决广大农民子孙万代老有所养难题。
  二、农民参加新农保决策主要行为特征的对比分析
  1.分析数据来源。对农民是否参加新农保决策对比分析,笔者主要是采用实地调研数据。主要对辽宁省康平县、湖北南漳县、山东费县、江苏海宁市的部分农村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778份。调查问卷共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情况、参加新农保的情况、对新农保政策的看法、60岁以上参保者待遇落实情况、对新农保的整体评价和对新农保的意见建议七个部分。
  2.农民参加新农保决策的对比。(1)农民是否参加新农保决策的比例。在全部被调查者中,有361人选择参加了新农保,有417人选择未参加新农保。
  (2)农民参加新农保决策的行为特征对比分析。尽管新农保已经实现全国县级全部覆盖,但被调查中,农民参保的比例只有46%,有54%的农民尚未参加新农保,是什么原因、什么因素影响了农民参加新农保的决策,通过调查,其行为特征对其决策影响主要包括:
  ①收入水平对新农保决策的影响。在被调查者中,将参加和未参加新农保农民的人均月收入进行了分类整理,其中,参加新农保的人均月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0元以下为3.6%,200-500元为21.6%,500-1000元为29.4%;1000-2000元为23.7%;2000元以上为21.6%。而未参加新农保的人均月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0元以下为13.3%,200-500元为20%,500-1000元为20%;1000-2000元为25%,2000元以上为21.7%。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参加新农保的影响,从比较的结果来看,新农保对收入很低者有较大影响外,对其他收入层次的人影响不大,参加和不参加新农保的人数都相差不大。新农保政策应对收入低者给予更多帮助和优惠。
  ②年龄对参加新农保决策的影响。在被调查者中,将参加和未参加新农保农民的年龄进行分类整理,其中,参加新农保的年龄比例分别为:16-44岁为46.9%,45-59岁为33.3%,60岁以上为19.8%。而未参加新农保的年龄比例分别为:16-44岁为62.3%,45-59岁为19.7%,60岁以上为18%。由此可以看出,由于42.4%的被调查者年龄在16-44岁之间,距离养老还有相当长的时间,选择不参加新农保的比例明显要比45-59岁或60岁以上的高很多。但从全部被调查者来看, 45-59岁这个区域内的人相对较少,60岁及以上的人数更少,所以不同年龄对农民参加新农保的决策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应加大对45岁及以上的人们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加入新农保。
  ③受教育程度对参加新农保决策的影响程度。受教育程度包括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及大专以上,通过对参加和不参加新农保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对比分析如图1所示,该图呈现一个正态分布,在图的两端,参保的人数都很少,他们的文化程度分别是文盲和大专及以上,我们应进一步了解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们不参保的原因,与此同时,应该给予文化程度低的人们更多帮助,让他们更多的了解新农保。另外初中文化程度选择不参加新农保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文化程度,也高于选择参加新农保的比例。
  ④对新农保了解程度对参加新农保决策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参加和不参加新农保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如图2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参加和不参加新农保都是了解较少的比例更高,特别是除了一点不了解新农保政策的人外,了解越少的反而比了解越多的人更愿意参加新农保,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关注,为顺利推行新农保做好保障。
  ⑤对新农保政策的认识对参加新农保决策的影响。农民对新农保的认识可以用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可持续来考察,新农保政策的可持续一直是各方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农民参加新农保的重要因素。在调查中,被问及参加新农保后最担心的问题时,有68.8%的农民担心政策变化。
  在问卷调查中,对于选择未参加新农保的原因,其中包括“担心政策变化”一个选项,更有88.7%的农民选择了该项。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参加新农保和未参加新农保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参加新农保决策的影响,主要是低收入者有较大影响,新农保政策应对收入低者给予更多帮助和优惠。第二,不同年龄对农民参加新农保的决策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应加大对45岁及以上的人们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加入新农保。第三,受教育程度对参加新农保决策影响主要应关注文盲和初中文化程度者。第四,应认真分析为什么对新农保政策了解越少的反而比了解越多的人更愿意参加新农保,为顺利推行新农保做好保障。第五,作为广大农民来说,他们一是关心可以得到多少实惠,二是非常关心政策的稳定状况,是否可持续发展,毕竟由老农保到新农保,很多农民经历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起伏变化,而且这项制度仍在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新农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革是大趋势,但在制度顶层设计师一定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基金支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决策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84003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决策模型研究(项目编号:13YJA840014)”]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计财处)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人工视觉检测技术的缺陷,建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疵点检测技术方案。在深入讨论检测系统硬件设计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织物疵点检测流程、获取织物特征的拟合方法、疵点特征提取流程、织物疵点分类与织物等级评定等。同时,讨论了织物疵点自动检测系统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为快速、准确、有效的检测织疵,提升检测技术水平和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考察了He等离子体对10﹪Ni/AlO催化剂表面处理的改性作用.研究发现,He等离子体处理后,10﹪Ni/γ-AlO和10﹪Ni/α-AlO催化剂表现出原来更高的活性,而且催化剂反应后的积碳表明,等离
兴隆庄煤矿主副井4台由瑞典引进的HSVE2.8型提升机,其制动闸为BSFG408型盘形闸。经过多年的使用证明,该型闸结构紧凑、制动力大、密封性能好,可靠性高。对其正确使用及维护,为保证
以常压下合成的氯代1-丁基-3-甲基咪唑氯铝酸盐([BMIM]Cl-AlCl3)离子液体作催化剂,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其对苯与正十二烯的烷基化反应性能,研究了温度、苯/烯摩尔比和离子液体量
通过运用立体教学模式,采取需求评价、能力评价后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的方法,设立安全技术课程动态点播系统、生产操作仿真系统、生产实践模拟操作室、应急救援能力拓展训练等灵
介绍了环锭竹节纱在牛仔布方面的应用和牛仔布对环锭竹节纱在原料和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原料选配、半制品质量控制和竹节纱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为提高牛仔
针对目前裂化催化剂孔径小、贯通性不够理想的情况下,研究了在不改变催化剂组成的前提下,通过以聚苯乙烯颗粒为模板剂在催化剂基质中增加适量的、尺寸可控的大孔,以改善催化
提出了半精纺产品的设计思路:开发天然纤维混纺色纱、开发稀有动物纤维混纺纱及新型纤维混纺纱,并从车间构建及工艺技术等多方面阐述了半精纺纱的生产技术要点。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不同Ni和CeO2含量的Ni/CeO2/SiO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CeO2的含量与甲烷裂解制氢反应性能的关系,并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