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卫星重力数据对2001-2007年由卫星测高数据计算的热比容海平面变化进行了改正,通过结合Argo数据计算了各层平均热膨胀系数,继而获取了全球、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水热含量变化.结果显示,黑潮和墨西哥湾流分别使西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水温增加,从而导致该海域海水热含量变化较大.利用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分析分别对全球海域、大西洋海域和印度洋海域的海水热含量变化周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海域都存在长周期和1年的变化周期,与其他学者得到结论一致.利用相关性分析了海水热含量变化与NINO3.4海域的海温变化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全球海域、大西洋海域和印度洋海域的海水热含量变化在滞后5个月后,与NINO3.4海面温度相关性最大.相比全球和印度洋海域,在大西洋海域的海水热含量变化与NINO3.4海面温度存在的相关性较小,而全球海域的海水热含量变化与NINO3.4海面温度的相关性最大,说明NINO3.4海面温度变化后将引起全球海洋中热量的重新分配,对全球海洋热含量变化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