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长郫县豆瓣酱中的8种生物胺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6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不同发酵时长(1~96个月)郫县豆瓣酱中色胺、β-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8种生物胺的含量。结果显示,HPLC分析中,8种生物胺的检出限在0.17~0.35 mg/L之间,定量限在0.55~0.92 mg/L之间,各生物胺标品在1~6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可被准确定量;各生物胺回收率在73.10%~104.13%之间,说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灵敏度。腐胺、尸胺、酪胺和组胺是郫县豆瓣酱中的主要生物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
其他文献
以非晶态蜡质玉米淀粉与辛烯基琥珀酸酐反应制备了系列不同取代度(DS)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用红外、核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淀粉酯制备效率及其内部结构、取代度及分子量与乳化
以丝胶肽中的F5-SPs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为考察指标,考察了反应温度、pH、紫外光照时间和人工消化液对丝胶肽F5-SPs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5-SPs在较高温度下(〉37℃)稳
以乳鸽胸脯肉为原料,利用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以水解度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酶解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以抗坏血酸为对照
通过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获得的玉米浆粉在粘质沙雷氏菌SD136作用下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影响,组合复配玉米浆粉,结果表明:最佳玉米浆粉复配比为玉米原浆粉和酶解玉米浆粉3:1,2-酮
采用自然腐烂法和伤口接种法研究生防菌株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简称B-1),在不同发酵时间、处理方式和处理液对草莓果实采后贮藏的影响,并进行该生防菌的大鼠急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协同复合酶解技术研究其糖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糖化时间、糖化温度、糖化酶添加量、糖化p H、料液比)基础上,选取糖化时间
目的:为快速准确定量检测泡菜发酵过程优势细菌的动态变化。方法:本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以植物乳杆菌、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和大肠
为了优化微波辅助酶解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工艺,以冷榨花生蛋白粉为原料,以酶解得到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
为提高山杏仁蛋白的凝胶特性,采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G)作为交联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TG酶添加量、pH、交联温度、交联时间对蛋白凝胶硬度、弹性、内聚力的影响,并以凝胶强度为指
为了能高效快速的分离纯化桦褐孔菌子实体多糖,使用DEAE-52纤维素静态法,分别研究了静态吸附过程中多糖的样品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吸附振荡转速等因素对多糖吸附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