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课了,我掏出手机高高举起,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上课了,请关掉手机!”之后,我给他们一分钟的关机时间。久而久之,不但学生养成了上课关机的好习惯,我自己也有了关机的习惯。一上课,不用我督促,学生也会很自然地掏出手机关掉。
当然,也会有个别学生忘了关机,或者故意不关机,或者屡教不关机,怎么办呢?有一次上课时,我正讲到兴头上,“嘀嘀,嘀嘀”,一阵铃音响起,是鹏的手机来短信了。声响虽然很小,但在安静的教室里却显得那样刺耳。学生们学意顿失,开始嬉戏,我也没了再向下讲的兴致。我灵机一动,索性不讲了,风趣地对学生说:“铃声挺好听的嘛,咱们给他鼓一下掌吧!”我带头鼓起了掌,顿时教室里掌声四起。伴随着热烈的掌声,鹏脸红到了脖子根儿,头也勾得很低。我想,他以后一定会记住上课关机吧!
为了尽量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我与学生有了一个不成文的约定。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定一个规矩:上课了,谁的手机响起,咱们就用掌声邀请他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好吗?”有学生还提议说,会唱歌的就高歌一首,会跳舞的就秀上一段,哪怕讲一个笑话也行。虽然是才艺展示,但他们心里清楚得很,这是被罚出的才艺,不光彩!此招一出,果然镇住了不少“手机族”,毕竟谁也不愿意上台“丢人现眼”。
有的学生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幽默感也差,没啥才艺可展示,怎么办?简单得很,站在讲台上,向全体学生三鞠躬,说“对不起”,以求同学们的原谅。有时我也变个花样儿,比如让他在台上表演一个哭的神态、笑的样子等。
接下来,还是有几个冒失鬼“顶风犯事”,撞在了“枪口”上,我也毫不客气,罚了他们表演节目。这一招儿还真灵,很快便刹住了“开机风”。久而久之,学生上课关机成习惯了,上课不玩手机也习惯了,习惯了便不再心痒难耐,不再刻意想着去玩手机了。我常常对学生们说:“上课了,请关掉手机,还课堂一个清静吧!”这句话学生们也已耳熟能详,能脱口而出了。
上课时铃音突然响起,刺耳不合时宜,破坏了原有的教学情境。对此我们不能“心太软”,睁只眼闭只眼,含含糊糊,该出手时还是得出手,必须来个“猛刹车”才行。单纯说教是不行的,一耳进一耳出,那无关痛痒。而适当的“羞臊”不伤皮肉,却能在诙谐风趣中直击心灵,可谓入木三分。学生毕竟是爱面子的,令人羞臊的事儿谁都不愿意亲自体验。
上课不关机,不涉及学生品行,仅仅是一个习惯养成问题。上课关机养成习惯了,一上课便会条件反射似的把手机关掉;同样,习惯了不关机,上课前他脑海里也就不会产生关机的意识,“课堂铃响”也就见怪不怪了。
(作者单位:河南省襄城县十里铺镇初级中学)
当然,也会有个别学生忘了关机,或者故意不关机,或者屡教不关机,怎么办呢?有一次上课时,我正讲到兴头上,“嘀嘀,嘀嘀”,一阵铃音响起,是鹏的手机来短信了。声响虽然很小,但在安静的教室里却显得那样刺耳。学生们学意顿失,开始嬉戏,我也没了再向下讲的兴致。我灵机一动,索性不讲了,风趣地对学生说:“铃声挺好听的嘛,咱们给他鼓一下掌吧!”我带头鼓起了掌,顿时教室里掌声四起。伴随着热烈的掌声,鹏脸红到了脖子根儿,头也勾得很低。我想,他以后一定会记住上课关机吧!
为了尽量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我与学生有了一个不成文的约定。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定一个规矩:上课了,谁的手机响起,咱们就用掌声邀请他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好吗?”有学生还提议说,会唱歌的就高歌一首,会跳舞的就秀上一段,哪怕讲一个笑话也行。虽然是才艺展示,但他们心里清楚得很,这是被罚出的才艺,不光彩!此招一出,果然镇住了不少“手机族”,毕竟谁也不愿意上台“丢人现眼”。
有的学生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幽默感也差,没啥才艺可展示,怎么办?简单得很,站在讲台上,向全体学生三鞠躬,说“对不起”,以求同学们的原谅。有时我也变个花样儿,比如让他在台上表演一个哭的神态、笑的样子等。
接下来,还是有几个冒失鬼“顶风犯事”,撞在了“枪口”上,我也毫不客气,罚了他们表演节目。这一招儿还真灵,很快便刹住了“开机风”。久而久之,学生上课关机成习惯了,上课不玩手机也习惯了,习惯了便不再心痒难耐,不再刻意想着去玩手机了。我常常对学生们说:“上课了,请关掉手机,还课堂一个清静吧!”这句话学生们也已耳熟能详,能脱口而出了。
上课时铃音突然响起,刺耳不合时宜,破坏了原有的教学情境。对此我们不能“心太软”,睁只眼闭只眼,含含糊糊,该出手时还是得出手,必须来个“猛刹车”才行。单纯说教是不行的,一耳进一耳出,那无关痛痒。而适当的“羞臊”不伤皮肉,却能在诙谐风趣中直击心灵,可谓入木三分。学生毕竟是爱面子的,令人羞臊的事儿谁都不愿意亲自体验。
上课不关机,不涉及学生品行,仅仅是一个习惯养成问题。上课关机养成习惯了,一上课便会条件反射似的把手机关掉;同样,习惯了不关机,上课前他脑海里也就不会产生关机的意识,“课堂铃响”也就见怪不怪了。
(作者单位:河南省襄城县十里铺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