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5126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科学课程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有机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知识,而且教材章节安排得错落有致,既尊重了学生探索自然的心理特点,又遵循了知识在积累过程中难度的递增。因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初中科学也被赋予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科学思维的任务,要求教师必须要创新科学课程教学模式,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如此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科学;新课改;生活化;微课;思维导图;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004-01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大多数初中科学课堂过分重视学生对于知识和结论的记忆,将学习过程简化转变为机械化的训练,挫伤了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究的热情,影响了科学思维的发散,未能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探索能力的目标。因而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各类教学理念,比如生活化教学、信息化教学、实验探究教学以及思维导图教学等也与科学课堂有效融合,最终优化、创新了科学课程的实践。
  一、巧用信息化教学,激发初中生的探知兴趣
  由于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和枯燥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声形兼备、图文并茂,因此极为符合初中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同时,生动形象的图画式的讲解能营造出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使得课堂气氛也变得轻松活跃,如此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微课视频代替枯燥僵硬的“照本宣科”式的理论解读,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寻求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初中生科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教授与“天气”相关的课程时,即使大多数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天气种类,并掌握了部分天气特征,如下雨、晴天等(如“晴天”的天气符号就是 ,可以用“太阳普照大地”的图片来展示这一现象;“漫天飞舞的雪花”图片则是 ),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将天气与其相对应的符号完全记住。基于此,科学教师就可以将各种天气制作成微课视频,以直观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
  再如在“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并对学生进行语言讲解,让学生直接在白板上了解酒精灯的正确操作过程,从而促进初中生实验操作水准的有效提升。
  二、立足生活实践,实现教与学间的思维互动
  纵观初中科学教材,无论知识具备可视性特点还是不可视特点,都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切实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这一基本规律。教学中的思想引导可以提示学生发散思维,把运用到生活的知识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是教学中教育学生具备发现能力的关键。如《物质的组成与特性》教学中的“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等内容,教师就可以运用学生再次认真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对这一物理现象产生认识。最简单的自主探究方法就是让学生“认真”地吃一次雪糕,认真地喝杯热水。在学生有目的“吃”的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冰淇淋上的白花状“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变成冰;冰淇淋刚拿在手里时,“白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的时候凝结成小水滴的液化;当装满热水的玻璃遇上冷水,外壁上的“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寒冷时凝结成小水滴的液化反应。
  这些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习以为常的现象中,以科学的角度进行的物理现象的认知,加强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熟悉事物中蕴含更多科学道理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沟通意识和实践思维具有独特的价值。
  三、活用思维导图,构建科学思维体系
  初中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广泛内容,由此显得冗杂,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去直观地表达和思考,将分散的科学知识变得系统有条理。
  例如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多样化的文字和符号表达。一些学生把导图绘制成树的形态,本课的主题是树干,每一根树枝代表一个次要的概念,把主题放在中心,加上颜色、图案或增加粗体字体来突出主题,不仅系统化地处理了主概念和次概念之间的关系,还清晰地呈现了学生对观察方法的应用及所观察到能量转换过程的认识,由此强化新概念的记忆程度,制作出专属于自己的科学课程思維导图。
  四、拓展科学课堂,强化初中生学科素养
  初中科学的特性之一就是通过实地探究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拓展课程来深化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传统的科学课堂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因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探究中了解科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如此才能够更好地认识科学本质,提高核心素养。如在教学《生物的多样性》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校园为课堂,把校园里五彩纷呈的绿化当做学生最好的学具,真正让学生学生带着科学的学习任务,身临其境地审视校园绿化中的花草树木,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积极迎合新课改理念,创新科学课堂的教学实践能促使初中生感知科学课程的本质,从而使教师确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最终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自然科学,促进初中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以期能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徐昱.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教学案例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
  [2]丁爱娟.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学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0(11):65-66.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高中美术教学的作用逐渐被重新重视。高中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充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当前社会发展中,对于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本文以高中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如何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创新能力  中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教师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也不能满足当今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在当今初中教育体系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坚持做到借助信息技術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情境;运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内化数学知识;联系生活来提升数学教学成效这几大关键方面,有效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对该论题进行深入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融合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014-01  在
摘 要老师上语文课,要根据自己任教班级学生的情况,采用灵活实用的激励性语言和方法,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欲望,让每个学生都热爱学习,主动学习。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激励性语言;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B014,A,F1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77-01  一线上,笔者站了二十多年的岗。从教多年的经验,让笔者有很大的感
摘 要新课程教学理念之下的数学教育工作,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这也是素质教学的本质要求。在养成小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立足于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将数学的本质和价值反映出来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快速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基本理念和教学总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针对当前教育行业着重关注的问题之一,也就是班级精细化管理方面,如何行之有效的将此种管理模式有效的落到实处,发挥新型模式在促进教学事业发展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等相关方面的最大优势等问题,引人深思。而本文就将此列入探讨范围之内,基于自身思考,提出几项实施措施:首先,从学校管理到教师队伍之中的每一人都应将精细化管理的概念时刻铭记于心;其次,关注师生良好互动关系的构建;再者,对学生群体一视同仁,构建互帮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更新进步,中国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在教育政策方面、教育资源倾向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得到了高速发展。在学前教育专业上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就是美术教育,美术课程更加符合幼儿的性格和年龄,能够帮助幼儿表达自己内心,接触周围环境。本文就是根据现实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设置和幼儿园教学现状,来探讨分析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设置如何与幼儿园教学接轨,让美术课程更加适应满足幼儿园教学的需求。  关键
摘 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性的教学科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的表达能力需要从朗读入手。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师就需要指導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更好地亲近课文,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能力;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陶艺活动能够提高幼儿实践能力,教师在开展陶艺教学过程,要重视加强教学实践,以不断提高幼儿良好学习品质,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积极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有效阐述,能够为幼儿日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关键词陶艺活动;幼儿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029-01  在陶艺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是必要的,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幼儿
摘 要幼儿阶段是指儿童1-3岁的年龄阶段,在此时期,幼儿的心理及生理发育尚不成熟,但模仿及学习能力较强,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人格培养有很大帮助。情景游戏不仅有助于幼儿对想象力的应用,还能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为幼儿之后的教育历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情景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038-01  幼儿教育是培养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