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养小学生提问能力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提一个合理的、具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已成为学生是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
  当前学生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提问缺乏自信和勇气;二是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不知从何提问题;三是学生提问目标不明确,问题时常提不到点子上;四是学生带着问号进课堂,带着句号出课堂,体现不出课堂的开放性。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
  
  一、营造氛围,培养提问勇气
  对学生来说,提问是需要勇气的,针对他们原有的种种顾虑,作为教师首先应从课堂内营造宽松氛围,让学生提问无拘束。我的做法首先是跟学生约法三章:同学提问不妥,其他同学对其不准讥笑,教师不准批评、讽刺提问不妥的同学。排除了提问的顾虑后,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畅所欲言。其次,教师要放下架子从讲台上走下来,放弃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重塑作为学生的参谋、学生的朋友形象。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亲可爱的。从而建立起师生之间“无话不谈”的关系。最后要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学生人格、个性,以鼓励、表扬、正面引导为主。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毫不相干,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说:“你的提问给了我们大家一个惊喜,其实提问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敢于站起来,说明你有勇气、有信心”等激励性的话语。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会敢于提问、勇于提问,才会畅所欲言。
  
  二、把握时机,引导发现问题
  1.借助揭示课题,在知识的“产生点”上找问题
  新知识的出现,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引发学生联想,让学生在一堂课的开始提出问题。
  2.利用自学课本,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
  在学习新知识时,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活动时间和空间。可先安排学生自学课本,让其自主发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结合点”上有很多的问题可提。
  3.结合小组讨论,在知识的“疑难点”上找问题
  每个人的思维空间是有限的,只有在相互交流、启发中,学生的思维才会互相撞击,迸发出现智慧的火花。因此,首先,引导学生在“重点”处展开小组讨论,使学生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讲座能自己发现问题,得出规律。其次,引导学生在“疑问”处展开小组讨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让学生在“既听又说”中不断发现问题。
  
  三、处理信息,培养巧问意识
  学生是极富创造力的群体,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提问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的、盲目的、偶发的状态,要真正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还必须引导学生巧问,把问题问到点子上,才能形成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
  1.学生自主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的问题多,经筛选、处理提出自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是巧问的基础。如教学应用题“水果批发公司有水果25000千克,卖出2/5,还剩下多少千克?”时,先出示“水果批发公司有水果25000千克,卖出2/5”,提出:“看到这两个条件你能提什么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很多,如:①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卖?②卖出多少千克?③剩下的比卖出的多几分之几?④卖出2/5赚了多少钱?⑤卖出2/5,剩下的是否能卖出?⑥还剩下多少千克?……这些问题有的已学过;有的无法解;有的没学但动动脑筋能解答,这时让学生讨论筛选出自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经过处理后他们把问题③、⑥确定为最有价值问题,这就为巧问打下了基础。
  2.教师点拨、启发使问题优化,这是巧问的关键
  学生经过筛选、处理的问题不一定全是本节课的关键和重难点,这时教师需要去伪存真,发现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如上面的例子,学生筛选后的问题只有“问题⑥还剩下多少千克?”才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做到持之以恒,反复思考,使认识逐步深入,直到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
  
  四、走出误区,体现课堂开放
  知识是不断扩充、不断完善的,任何知识都是联系的、发展的,只有抱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才能拥有更深层次的知识。因此要让学生感悟时时、处处都有问题存在。引导学生走出“带着问号进课堂,带着句号出课堂”的误区。培养学生“带着问号进课堂,带着省略号”出课堂的学习方式,能把探索知识延伸至课外,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总之,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提问能力,课堂气氛才会变得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被激发,主体性地位才能得以体现,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南小学)
其他文献
一、作好出车前准备工作。检查各工作部件的技术状态和固定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紧定和维修,在规定部位加注润滑剂,进行空车试运转,检查运行情况是否正常。二、遵守安全操作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突出,使环境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迅速蔓延,已成为新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为搞好乡镇企业环境保护
王船山围绕"《诗》道性情"这一命题,以情说《诗》,将《诗经》与其他经书区别开来,从情着眼,肯定《诗经》中的说理诗、叙事诗,突出《诗经》情景描写中的情。船山以情为出发点与
作者简介:王 敏(1976—),江苏扬州人,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这是一节数学课,内容是新课标苏教版第5册《可能性》一课,为了让学生初步認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我设计了摸球活动,我说:“我这里有一个口袋,里面装着一些球。如果从这里面任意摸出一个,会是什么颜色?”  生:“可能是红球,可能是黑球,可能是绿球……”  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取出布袋,按顺序每人摸一个球
明清鼎革之际,公观念发生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发展,王船山以其人性论为基础探讨了理欲之辩与公私的关系,并进一步把人欲分为“公欲”和“私欲”,提出天理与人欲可并行的主张。他还以
许多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开始时成绩不错,过了一段时间后数学成绩却很快落了下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一方面,可能是小学阶段学科少、内容浅,而到了中学,学习科目增加,内容不
王船山诗歌数量极大、内容广博、众体兼备,既体现了时代的心声,又展露了个人的心迹。悼亡诗虽占比例不大,但意义重大,通过他与两位夫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人们真正走入了船山内
5月29日,枣阳市徐寨乡召开农村财务清理公开退赔大会,70名违犯财经纪律的人员被乡党委、乡政府通报批评后,一一上台,当场退赔现金9.2万元,此举深受群众好评。徐寨乡是1987年1
《深察名号》通过从名上升到本体、把本体落实到礼、将人安顿给天的本体建构的逻辑进路.解决“天人之际”问题,达到理论的圆融与实践的成功。它把“名”作为天、人之间的纽带,这
老河口市位于鄂西北汉水中游东岸,有草山草坡2.88万公顷.林间草地1.4万公顷,年产秸秆4.5亿公斤,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发展畜牧业条件较为优越。近年来,我们把发展以山羊生产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