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古今幽情一杯茶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fx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作品。所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一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共写了14本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是我最喜欢的武学小说名家。金庸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在数十年风云岁月里,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论时局,成为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金庸一生的传奇,可谓多姿多彩。
  金庸生于1924年,至今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修订著作,游学英伦,精神矍铄。可见,老先生在养生摄养方面,是很有一套的。事实上,金庸对保健养生很有研究,在他多部小说中,都写到养生知识。如《神雕侠侣》第39回写到的玉女功。此功养生修炼有“十二少、十二多”之正反要诀:“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乃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肠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宁。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
  金庸认为,养生就是要讲中庸之道,保持一分顺应自然的心态。其中,“品茗绿茶”则是他养生之道中最必不可少的。金庸先生是浙江海宁人,继承了浙江人喝茶的传统,他对绿茶有一定的研究,在他看来,“饮茶与养生是相通的,茶可以使人怡神健脑,这一功能恰是养生所需要的。”他曾提笔书写道:“水温雅,茶温雅,古今幽情一杯茶。”将饮茶的哲理概而括之。
  金庸先生认为,最好的绿茶茶叶是鲜嫩的,清明之前便要采下。为了避免喝进含铅质太多的绿茶,金庸先生还建议选择杭州龙井茶,因为名贵的绿茶叶是来自嫩芽,种茶者必不舍得喷上农药破坏。他强调,喝茶有益身心,但每杯茶的茶叶不宜放得太多。 1992年12月,他给浙江茶博会题词:“碧玉翠绿沁心芬芳,日夕饮斯遐寿永康”,高度评价了饮茶与健康的关系。
  金庸先生温文尔雅,却写出了如此之多的刀光剑影、侠客豪杰的武侠小说,在长期的创作生涯中,他习惯深夜写作、阅读,直至清晨,他总是以茶为伴,文思泉涌。看来,龙井茶不仅给了金庸先生一个健康的身体,对现代武侠小说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
  
  点评
  
  茶叶中含有400多种成分,主要有多酚类、蛋白质和酶类、维生素类、糖类、芳香类物质和无机元素等几大类。其中,茶多酚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比维生素E强14倍,是公认的抗衰老物质。经常饮茶对健康大有裨益。但绿茶性凉,胃寒者不宜饮之。茶有提神醒脑作用,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但睡前饮茶会影响睡眠。所以,饮茶应因人而异,并要把握好时机,以趋利避害。
其他文献
千百年来,经络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诊断和治疗。然而在现代人眼中,经络养生已经成为一种古老、神秘,又艰深难懂的学问。如何认识经络,怎样利用经络理论为健康服务?其实答案并不复杂。    发功之前“气沉丹田”,就能释放出最大的潜能,毙敌于无形;原本功力平平的无名小辈,一旦打通了“任督二脉”,武功就能日近千里;还有“易筋经”、“六脉神剑”、“隔空点穴”——武侠小说中的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调查显示,真正达到健康标准的人群只占5%,约20%的人是需要诊治的病人,其余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那么,究竟怎样才算健康?世卫给出了10条标准: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务的巨细。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睡眠良好的标准是半小时内能自然入眠,成人维持7~8小时睡眠。  4.应变能力强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它产生的前列腺液,也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有营养精子、促使卵子受精的作用。前列腺是男子“多事”的地方,前列腺增生更是老年男性不可忽视的常见病,除了损害身体健康外,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治疗也不易立竿见影。因此,青壮年时期的预防和患病后的日常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  前列腺增生患病后,病程常呈进行性,以急性加重,随后缓解及持续性发展为特点。可引起尿频、尿急、排尿困难
舌舔上腭,看似一个极其简单的动作,却可算是中医养生的方法之一。究其原因,与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聚集唾液有关。  在中医里,有种功法叫“吞津练精养生法”。早在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就对此法进行过概括。明代龚居中对“吞津练精养生法”也有新的见解,他指出,“津即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津,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中医认为,津液主要有滋润、濡养的作用。吞食自己分泌的津液,有滋补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所谓“望”, 指的就是观气色,包括人的全身情况和局部情况,其中,“舌”是一个重要的部位。中医认为,“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即便是特别依赖现代检测技术的西医,也非常看重观察患者舌的异常,以辅助诊断。有经验的医生看舌头,一望便知道病情的轻重,体内的虚实寒热。而普通人也可以学会一些简单的舌诊方法为自己和亲属诊病。  胖大舌舌体胖大而嫩,色淡,舌苔薄白,舌边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对心、对肝,甚至对身体的某一个部位都有质疑,不知道它们是否属于自己,不知道谁是我的心,谁又是我的肝。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说来说去还跟中医最古老的 “以脏补脏” 说法有关。  中医认为,动物脏器为“血肉有情之品”,较草本药物更易被人体吸收,在调养、补益方面效果明显。另外,动物脏器与人体相应内脏在形态、组织成分构成和生理功能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当人体某一内脏发生病变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