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复习策略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pere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整理,是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复习的意义应不完全指向应对考试,而应着眼于巩固、深化所学。特别是素养教育,不应在复习阶段完全放弃,而应充分利用复习的综合性特征,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素养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策略
   复习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在教学告一段落时,教师应科学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复习。首先,由于没有小升初考试,小学的复习中,教师不应以应对考试为复习的理念,而应着眼于带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为其后面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此外,在课程改革素养教育背景下,在复习环节放弃或忽视素养培养是不可取的。
   下面结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的期末复习,就复习策略提几点建议。
   一、借助思维导图使知识系统化
   教材的单元并没有按知识类型进行排列。如,在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之后,是“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再后面是“用计算器计算”,到第七单元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数与代数、综合与实践、图形与几何是混着排的。这种排序方式,对教师没有什么影响,而对小学生,就会造成知识的散碎。他们不能独立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从而系统把握。这样,在解题或应用数学知识的时候,就容易因知识关联度低而出现思维卡壳现象。而教材虽然在最后设置了一个“整理与复习”章节,但这更类似于一张期末考试卷。虽然把教材所有的知识点都涉及了,但仍然不能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
   针对这个问题,在带领学生复习时,教师首先不要急于进入细节,而应先帮助学生对整册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使之对所学有整体把握。比较好的方式就是利用思维导图。教师带领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出知识结构图:先分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三个大类,然后再往相应大类中去归并知识点。如,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等归于“数与代数”,将“轴对称图形”归于“图形与几何”,将“用计算器计算”归于“综合与实践”——这样,学生在复习时对照这个系统图,一目了然,就能真正把知识学系统,把书学“薄”。
   二、把握学情突出复习重点难点
   首先,复习的时间有限,根本就没有精力把教材从头到尾重新讲授一遍。如果教师不分轻重地带领学生进行“均衡”式复习,就会使复习的过程很“潦草”。有些学生对已经掌握得很好的知识点再复习,造成了时间浪费,而有些难点、问题点知识则因为复习得不深、不细,不能解决问题,复习也做成了无用功,还浪费时间。而且,花时间复习一些简单知识点,也会使学生产生无趣感、厌倦感,对学习情感也没有益处。因而,在带领学生复习的时候,教师就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了,应在组织复习之前就对学情进行分析,看看哪些是学生没有学到位的重点和难点,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得很好的易学点。然后,将主要精力放在突破难点、巩固重点、解决易错点上。至于其他知识可以一带而过。这样复习,轻重、层次分明,效率高,质量好。
   比如“用计算器计算”“认识多位数”对小学生来说,一学就会,根本不是问题。这两个知识点,基本上不用花太多时间,甚至不用复习。而“确定位置”这个知识点,有一个易错点,就是确定坐标位置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有的学生還有些含混。这个需要重点提示和强化一下即可。而这一册中,学生学得最难、也最容易反复出错的是“运算律”部分。对这几个运算律,教师就可以花大量时间带领学生反复巩固。
   三、避免应试思想注重素养培养
   在小学教学中,没有应试压力,教师可以不必太纠结于应对考试——比如采用大量“刷题”的策略组织复习。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特别是素养教育,教师都知道素养教育是一个核心任务,在教学时也会积极有效地落实。但一到了复习阶段,大多教师就会把素养教育放在一边,这当然是不应该的。而且,复习阶段对学生进行素养培养,还有其特定的价值,是在常规教学中不能落实的。比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等,在复习时,更便于组织实施。
   比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中有个问题,“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多少?”可训练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多元思维来解决问题。到了复习阶段,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进行改编,“橡皮每包12枚,小宁和小春共有18包,小春比小宁多24枚,两人各有多少枚?”把多位数乘法也纳入问题中,增加难度。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素养培养方法在单元教学中显然是不容易组织的。
   综上所述,在初、高中,在目前升学机制下将复习指向应试是无可厚非的。而在小学,因没有考试压力,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应将重心指向发展。在小学数学的阶段复习中,教师应把握三个策略或原则。第一是将知识系统化,第二是把握轻重、层次,第三是依然重视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文英.创造性设计小学数学复习课研究[J].才智,2017(15):125.
   [2]王学智.浅析小学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9(7):50.
其他文献
【新题回放】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从2007年开始,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知》中提出的口号是:“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为落实《通知》要求,某中学初三(1)班准备召开“走进‘阳光’,迎接奥运”主题班会,请做好以下工作。  1.根据下面要求,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  
摘 要:美术作为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体验式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简要阐述了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教学事业的改革以及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原因,主要从主客体的交融、学生实践、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相关策略展开全面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体验式教学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进行知识积累以及学习认知的关
摘 要:基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目标和特点,微写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师需要在准确把握微写作含义及特点的基础上,明确微写作训练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做到科学利用教材开展微写作训练、积极创新微写作训练的形式、通过阅读积累微写作训练素材、科学评价学生的微写作成果,以充分保障小学生的微写作训练成果。   关键词:微写作;写作训练;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在小學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数学概念、原理等较为抽象,直接地向学生讲述这些数学内容,其教学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如何让小学生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形式或者方法,通过创设科学合理、适度有效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其能够专注地投入其中,吸引其注意力,让其快乐地学习,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获取新知识,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摘 要: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往往是成绩低下和学习能力差的代名词,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进度,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和关心,全面查找学困生成因,并积极探索和研究转化学困生的有效对策和方法,进而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为全体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当前,农村小学各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随着年龄增长,学困生的
摘 要:详略得当地讨论了提高初中班主任班级群文阅读的管理效率的具体策略,殷切期盼能够给班主任提供关于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   初中生处于欣欣向荣的青春期,比小学生多了聪明灵动,同时多了调皮和聒噪。在初中生这一极具可塑性的阶段,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影響,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共同阅读,要牢固地抓住这一落脚点。新时期下,国内外信息科技迅猛发展,
一只山羊不小心掉进一口废弃的井里。当大家用尽了各种方法也没能把山羊救出来之后,为了防止再有山羊掉进这口枯井,就准备将山羊和井一起埋掉。  第一锹土扔了下去,山羊便明白了人们的意图,拼命大叫,可并没有改变人们埋掉它和井的决心。随着第二锹、第三锹土扔到井里,山羊不再叫了。接着人们发现,山羊在拼命地把散落到身上的土迅速抖掉,踩到脚下。人们继续住下扔土,山羊顽强地、默默地把撒在身上的土抖掉。随着土的增加,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习惯以及相应的价值观等均会在此阶段初步形成,并会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般要求,合理选择具体的数学实践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思考;实践方法   受限于认知能力水平,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将生活知识与数学内容结合起来,在无法很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理论的
“具体问题一般化”是Z老师今天开设讲座的题目.  Z老师说:在研究一个具体问题时,有时可转化为研究该问题的一般形式,通过解决一般形式使具体问题获得解决.我们把这种解题的策略称为具体问题一般化.
如何引导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享受自由表达的乐趣呢?我们探索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有效适宜的策略、方法,以引导幼儿习得语言并恰当运用语言,激发和培养幼儿想说的愿望、爱说的喜好、敢说的胆量、会说的能力,让幼儿在感受语言的美好之后,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运用,乐于向大家展示、分享、交流。在欣赏、感受、运用语言中锻炼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享受表达的乐趣。   设计意图:   每个人的梦是千奇百怪的,《梦姐姐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