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二重主题说辨疑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xiaoqing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着争议。其中主要一种观点认为:《长恨歌》一方面批判唐玄宗荒淫误国,一方面又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深表同情,两者互为矛盾,此即所谓“二重主题”说。如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长恨歌》的“题解”中说:“……其中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生离死别的悲哀,寓有同情之意。诗以传说作为素材;而作者的目的,则不但‘感其事’,同时也意图通过这一事件,批判统治集团荒淫而招致祸乱,垂作历史教训。这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因而使得诗的主题思想复杂化。”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刘大杰先生编著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也均持这一观点。这一争议,迄今尚无定论。笔者以为《长恨歌》的主题思想不存在这一矛盾,不仅《长恨
其他文献
高速钢—球铁复合轧辊由三层不同材料组成,外层材料为高碳高钒高速钢,芯部材料为合金球墨铸铁,中间层为过渡层。介绍了各层的化学成分,离心浇注机金属型转速、涂料厚度、外层
目的研究参芪五味子片治疗气血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对照组采用黄芪精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
信息时代,面对从多渠道获得的大量信息,我们需具备批判思维能力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和筛选。在英语教学中,批判阅读是培养批判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着眼于
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但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民工管理机制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等各方面的因素,在他们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认同
十四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第一次一洗百年耻辱,也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抗日战争以其持续时间长、牵制日本兵力大,打
<正>罕见病是指发病率极低的疾病,目前中国内地对其尚无明确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00%的疾病。世界各国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
翻译是在两种不同文化、语言意义之间进行的转换,译者无不处在"陌生化"与"本土化"的策略取向与冲突中。在极力创导文学翻译"陌生化"的当下,作为"信息型"旅游文本的翻译,应采
<正>我不是"老北京",父籍山东母籍苏州,但我是北京人,在北京生活了60多年。我不是"老北京",对于北京的许多土话俚语尤其是"儿化音"听得懂讲不好,但我是北京人,穿越在大小胡同
目的观察参芪五味子片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分别观察参芪五味子片对戊巴比妥钠睡眠作用的影响、对中枢兴奋药戊四唑和士的宁LD50的影响、对东茛菪碱引起学习记忆获
<正>2014,是我的本命年。毕业后经过10多年紧张的律师生活,步入中年则希望多一些时间和精力留给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些一直想做而没做的事。7年前,我加入了北京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