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体育中考足球项目设置的发展研究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广东省各地市体育中考政策的研究,探讨体育中考制度改革发展进程中足球在体育中考项目设置上的演变,寻找其中的发展规律,以期为科学设置体育中考足球项目带来启示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广东省足球考核项目在体育中考改革发展中,从无到有,从单一技术动作到组合技术动作,从纯技术考核到体能加技能的综合考核,在部分地市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整体发展仍存在许多局限性。建议:足球项目的设置在考虑公平、公正、合理的前提下,要与体育课程改革相结合,符合现代足球的训练理念;通过校园足球为抓手,充分利用中考体育的指挥棒,推动普及足球运动,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体育中考;足球项目;考核;初中校园足球;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1.04.023
   当前全国各省市地区每年的体育中考工作有序开展,体育中考制度日臻完善,广东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积极响应国家体育中考制度的改革,高度关注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果断施行了一系列的体育中考改革措施。足球项目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在国民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国家层面也极其重视,并且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但当前中国足球竞技成绩依旧差强人意,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严重滞后是其发展缺乏成效的主因之一,通过推广青少年校园足球来增加有效足球人口基数,显然是目前中国足球发展的必经之路。将足球项目作为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突破口,利用足球运动的特有魅力激发青少年学生的运动兴趣,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提升其身体素质,同样是体育中考制度改革的初衷。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以及实施体育中考改革两者的目标指向是高度一致的,如何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必然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 体育中考足球项目考核的出现
  早在1979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在上海市的崇明中学开始试行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简称“体育中考”),试图通过考试机制促进学生重视体育活动,进而实现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目标。事实上,我国体育中考制度的全面推广和实施要晚很多,直至1997年11月16 日,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印发,我国体育中考才真正拉开序幕。根据刘海元的研究结果,我国体育中考制度的发展改革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最初的试验阶段(1979—1996 年)、改革发展阶段(1997—2005 年)、全面深化阶段(2006年以后)[1]。体育中考制度经过相对漫长的三个发展改革阶段,从其取得的成效看来,增加了学生、家长、体育教师以及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体育中考制度实施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在考试内容设置方面,全國范围相当一部分省市在中考体育上以跑(50m)、跳(立定跳远)、投(原地推铅球)作为考试项目,并且多年不变[2]。广东省各地市同样存在测试项目单调、内容单一的问题,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考试指挥棒的作用突显,导致了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的现实状况。由此产生了不可回避的事实,实施体育中考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依然持续下滑,该状况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国务院于2007 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文件中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相关问题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在教育界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文件的印发对学校体育的改进工作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7〕7号)文件的出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的数据显示:直至2010年,部分学龄段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所好转,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数据好转表现得比较突出,但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这两个学段的学生的体质仍表现为下降的趋势[3]。由于体育中考考核内容的单一,在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之下,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在体育中考应试的驱动下常常变成了身体素质训练课,无法在体育课中有效地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学生的体育课同样得不到有效的落实,无法保障学生能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技术技能,学生薄弱的运动技能基础将危机其高中及以后的体育学习[4]。陈光中的调查研究显示,学生与体育教师希望体育中考项目中加入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5]。青少年学生对于球类项目的兴趣浓厚,学生学习掌握球类项目的运动技能,既可发展身体素质,又可兼顾其兴趣爱好。在体育中考的改革发展阶段(1997—2005 年),广东省的体育中考制度实施一度摇摆不定,特别是2003年非典疫情的出现,出于防疫要求广东省并没有实施体育中考,其后国务院(中发〔2007〕7号)文件的出台全面明确了国家的政策要求,由此体育中考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为了解决考试项目范围过窄导致学生自主锻炼积极性不高的共性问题,广东省很多地市相应增加了考核项目,其中就包括“三大球”的项目。足球首次作为体育中考项目出现时,其考核形式就是运球绕杆,足球运球绕杆的考核形式便于量化、技术门槛低,可操作性强的优点使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直至现在很多地市都仍在采用。根据对广东省各地市制定的中考政策文件相关资料的研究总结出,足球项目考核绝大部分都是采用25米绕杆的形式,方法如下:考核计算考生从起点运球绕杆到终点的时间,全程共设10根杆,其中第一根杆距离起点5米,其余每根杆相距2米,最后一根杆与终点距离为2米[6]。此考核方法堪称体育中考足球项目考试的经典形式。表1是体育中考改革发展阶段广东省部分地市的考核项目设置情况。
  2 体育中考足球项目设置的适应性变革
  采用运球绕杆的考试形式进行足球项目考核,在体育中考中持续存在多年。值得注意的是,东莞市的足球考核采用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形式,相对显得更加的多样化,东莞市2019年的新方案(东教考函〔2018〕29号)出台前,东莞市中考体育足球是作为选考项目考核,其考核形式除了25米运球绕杆这一经典形式外,还有足球踢远和足球脚背正面连续颠球这两项,运球绕杆与足球脚背正面连续颠球偏向于考核学生的球感球性,而足球踢远技术也同样是跟足球比赛的实战场景有差距。因此东莞市的这一考核方法我们认为其意义在于丰富了考试项目的类别,谈不上什么实质性的创新,只是在相互借鉴基础上的修改。中国足球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现状,主要根源是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滞后,而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滞后又源于教学与训练理念的落后。2015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6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以《意见》的颁布为时间节点,全国上下积极响应,自此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焕发出勃勃生机。校园足球的全面开展,促使符合现代足球发展规律的先进的足球教学训练理念得以推广,张庆春博士在2008年对比研究国内外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后得出结论“要提高中国足球水平,首先要更新中国足球训练理念,从青少年培养抓起”[7]。在更久远的年代,   卡尔·海因茨·黑德尔戈特(Karl-Heinz Hed-dergott),
  就在其所著的《新足球学》中提出具有深远影响的现代足球教学训练理念“让他们在训练或比赛的同时就学习技术,而不是脱离训练或比赛去另搞一套抽象的、公式化的练习。[8]”遗憾的是这种教学训练理念在我国的中小学足球课堂教学训练中长期得不到有效贯彻,反观体育课堂上的足球教学,教学目的与比赛相脱节,教师只为了教技术动作而教,导致学生对练习目的认知的模糊,对足球对抗意识领悟的缺失。学生重复练习毫无实战意义的球感和技巧,掌握足球比赛技能无从谈起。这种刻板式、模板化的体育课堂也就同时解释了,我们的学生经过数十年中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学习依然掌握不到足球运动技能的原因所在。足球运球绕杆技术,重点考察的是学生的球感(即对足球的专门化知觉),学生在考核的全程只需具备一定的球感,甚至只需低着头盯住球绕过定距的数个障碍(杆)快速顺利地到达终点就行,但在实际比赛中运动员带球连过10个固定防守人的概率趋向于零,根本体现不了足球项目本有的对抗元素,用这样的考核去评判学生足球技能的掌握情况是缺乏说服力的。显然,长久以来体育中考实施的以单纯的足球运球绕杆的考核方式早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为响应国家推广校园足球的政策,全国各地纷纷将足球纳入中考体育范围,广东中山市在2016年体育中考也将中断了几年的足球选项重新纳入了选考范围,并且在考核设置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考试方法如下:从起点线运球,到达最后一个标志杆,然后运球依次绕杆往回运球,最后人球均同时停在指定停球区域内再冲出终点线[9]。中山市新的考核方式中增加了快速运球和绕杆后的停球,相比旧的运球绕杆考核增加了足球项目的基本技术应用考核点,但并没有很多实质性的不同。根据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印发《2021年中山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方案》与《2022-2024年中山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对体育中考足球项目考核方法进行了一些调整。考试方法:从起点线运球绕杆到达最后一个标志杆,再直线往运球返回,最后停球冲线,考核顺序与原来相反。(图1所示)
   东莞是一座富有创新性的城市,在体育中考改革方面同样走在前列。东莞市教育局2019年发布了《东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实施方案(2019年修订)》东教考函〔2018〕29号(图2所示),该方案计划在2021年起实施的选项足球运动能力考核中“考查学生在不同情景中足球动作技能的结构化运用能力。考试内容包括技战术能力(控球能力 传球能力 射门得分能力)、体能素质和心理能力[10]”(图2所示)。按照东莞的实施方案,足球运动能力的考核是每年考前由招生办从以下三项考試内容中随机抽取其中一项考核:1.变向运球(一起动,开表)—接球或停球—快速运球—变向运球接射门(球越过球门线,停表);2.颠球或颠反弹球(球一抛出,开表)—变向运球—快速运球—变向运球接射门(球越过球门线,停表);3.快速运球(一起动,开表)—接球或停球—变向运球—变向运球接射门(球越过球门线,停表)。
   东莞市的方案中采用考前随机抽取一项的方式,其用意在于避免学生考前突击,但是三项考试内容的同质性又让这一做法没有了更多的成效。再看其考试内容(图3所示),有接停球、颠球(球性)、快速运球、变向运球、射门等基本技术应用考核点,考核内容含量相比中山市更丰富。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考核设置中并没有呈现《实施方案》计划考核“传球能力”方面的内容。
   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在2019年8月发布《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实施意见的通知》穗教规字〔2019〕2号,将广州市体育中考改革引入更深的层次。考试流程如下:颠球—绕杆跑—传接球—运球绕障碍—射门—终点(结束)(如图4足球测试路线图)[11]。广州市计划2021年开始分步实施的足球项目考核设置相比之前的25米运球绕杆有了较大的改变,考核内容量大增。从考核内容看有球性(颠球)、体能素质(绕杆跑和终点冲刺)、传接球能力、控球能力(运球绕障碍)、射门得分能力等。该考核方法的设置与NBA篮球技巧赛的形式比较相似,糅合了比较全面的足球基本应用技术,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的体验近似于足球比赛的情景。另外该通知还进一步明确,按照分步计划从2023年开始“三大球项目”作为必考项,足球是其中的选择之一。该考核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提出的问题:“能不能找到几种经过长期锻炼,成绩就能有明显变化和提升的项目,作为技能层面的考试项目呢?[12]”
  3 科学设置体育中考足球项目考核的启示和建议
  3.1 体育中考足球项目的考核应该公平、公正和合理
  体育中考与学业成绩挂钩,关乎学生的升学前程,自然会存在“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当前无法找出更好的方法来替代时,那么就无须将“应试教育”用作判断对错的标准,而应当将其看作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现在更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手段的公平、公正和合理性,如何设计出公平、公正、合理的体育考试内容才是体育考试问题的核心[13]。足球项目的考核设置要确保公平、公正和合理,首先应该降低学生先天体能和天赋所起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学生通过后天的积极锻炼与努力付出获取好成绩,
  提升体质健康水平,这也是国家体育中考政策的本意。正如广州市计划实施的考核设置,目标是要学生按照考试流程反复练习,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足球运动技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综观广州市的设置尽管做不到全面,还有待细化和改进的地方,但方向是正确的。
  3.2 体育中考足球项目的考核应该符合一体化体育课程要求
  针对我国的体育教育长期存在着各学段的体育课程内容缺乏有效衔接,系统性差,学生通过体育课堂很难习得运动技能的状况,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于2018年启动了体育、音乐、美术和德育4个学科的一体化课程建设,希望通过建构一体化的体育课程来达成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需求与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于素梅博士认为,大中小(幼) 一体化体育课程的纵向衔接,要重点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衔接上,是要像接链条一样,将各个学段的体育学习内容衔接起来,是要解决过去课程存在的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等问题,也是试图解决学生难以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的根本性问题[14]。新课标指导思想的小学学技术、中学学技能、大学学比赛,足球项目的学习同样应当是贯穿于大中小(幼)各个阶段体育课堂的,而体育中考足球项目的考核自然应当是考评初中学段学生足球技能的掌握情况,只考核学生运球绕杆能力掌握得如何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3.3 体育中考足球项目的考核应该符合现代足球训练理念
  如今中国足球已在很长时间处于低谷期,青少年足球训练的落后和足球训练理念的落后是中国足球落后于其他国家的根源[15]。当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深入开展助推了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理念的更新,理念主导课堂教学,学生足球技能的习得是一个系统工程,初中学段是青少年学生校园足球发展的关键环节,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体育中考设置足球项目能有效地增加我国的足球人口,进一步扩大校园足球的普及面。通过升学考核路径在校园足球中形成良好的足球氛围,在学校体育中有效增加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体育中考足球项目考核作为一体化体育课程初中学段的阶段性检阅要确保正确的训练理念导向,做到与足球的八大技术相融合,符合现代足球的发展规律,能与实战相接轨,具备同场对抗集体球类项目特征。
  4 结语
  纵观广东省中考体育足球项目设置的演变过程,多年来存在项目单调,内容单一的问题,体育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常被沦为应试体育。随着我国校园足球的大力发展,部分地区将足球纳入中考范围,基本以足球运球绕杆的考核方式开设。其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与变革,足球体育中考从无到有,从单一技术动作到组合技术动作,从纯技术考核到体能加技能的综合考核。广州、东莞、中山在改革中创新,其足球考核项目发展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但仍然无法满足现代足球的发展需求。足球体育中考一直努力向着更公平合理更科学客观的方向发展,逐渐与先进足球理念相融合,教学中有效地贯彻“学、练、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大多数学生学不会一项运动技能”“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终身体育的意识”等难题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刘海元.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实施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08(09):8-14.
  [2]李可可,王忠友,王忠武,杨跃,朱万银.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设置与分类初探[J].体育科学,1998(01):31.
  [3]刘成.我国青少年升学体育考试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5,19(03):59-63.
  [4]刘成 ,胡慧文.当前我国中招体育考试若干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01):118.
  [5]陈光中.广州市中考体育项目设置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分析[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7.
  [6]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Z].2012-11-23.
  [7]张庆春,郭玉安,刘文娟.国外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2):79-81.
  [8](联邦德国)K. H. 黑德尔戈特著;蔡俊五译.新足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8:60-62.
  [9]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印发2016年中山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方案的通知(中教体通〔2016〕17号)[Z].2016-02-02.
  [10]东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东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实施方案(2019年修订)》的通知,(东教考函〔2018〕29号)[Z].2019-09-09.
  [11]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实施意见的通知(穗教规字〔2019〕2号 )[Z].2019-08-06.
  [12]王燁捷,周凯,王登峰: 中考体育加分政策将坚持并扩大力度[N].中国青年报,2014 2014-06-10(08).
  [13]毕进杰.中考体育项目内容设置改革思路探索[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01):34.
  [14]于素梅.一体化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多元内涵与基本特征[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02):22-26 33.
  [15]张庆春.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02):52-55.
  基金项目:2019年广东省校园足球教科研专项课题《体育中考足球项目设置对初中校园足球教学发展的影响研究——以中山市校园足球为例》,项目编号19SXZPT032
  收稿日期:2021-06-23
  作者简介:吴湛(1975-),男,广东茂名人,本科,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研究
  通讯作者:林忠超(1989-),男,硕士,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阅读理解能力是初中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小学中,大多数考试所涉及的阅读理解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过的,可升到了初中考试中所考的文章,一般都是随机选的,学生只能
邵广红是辽宁省北票市大三家中心小学的一名乡村老师,她用智能手机和卡片相机记录下了孩子们的童年。在她的眼里,孩子们的童年,如诗似梦般美好。邵老师说:"人的一生都应该快
目前,我们身处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和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对互联网的优势积极的
农村小学的教育受到政策、资金、资源等客观现实的限制,因此发展质量与速度始终处在相对薄弱的位置上,以农村小学体育学科为例,体育学科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这
以我国研发的高性能计算虚拟数据空间系统为基础,针对大数据处理应用如何统筹利用广域存储和计算资源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面向大数据处理应用的广域存算协同调度系统。该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合同管理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项内容。通过合同的规范化管理,可以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有序推进,实现对企业合法权益的有效保
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来比较不同腔型修复后的上颌第一磨牙的生物力学性能。建立传统牙髓腔、保守牙髓腔和扩展牙髓腔三种不同修复方式修复后的第一磨牙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朗读是课文解读的“催化剂”,朗读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桥梁”,朗读更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不同方式的朗读都应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撞击,
“同课异构”因其有效的类比性、研究性被广泛应用于体育研修活动中。本文以水平四七年级“远撑前滚翻”为例,通过分析不同教师针对该教材进行的“同课异构”,探讨“同课异构
创意是人们不断发展和成长的必然产物,面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产生的创意也会千差万别。创意不是平白无故就会出现,它是人们通过对事物和生活的经验积累所出现的。因此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