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纹理分析对儿童急性胰腺炎复发的预测价值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28380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检查纹理分析对儿童急性胰腺炎复发的预测价值。

方法

采用临床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56例初发型急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43例;中位年龄为5.5岁,年龄范围为3.5~13.0岁。根据56例患儿的随访结果,20例患儿急性胰腺炎复发,设为复发组;36例患儿未复发,设为未复发组。56例患儿均于初次入院24 h内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观察指标:(1)两组急性胰腺炎患儿临床病理特征比较。(2)两组急性胰腺炎患儿CT检查纹理参数比较。(3)临床参数与CT检查纹理参数的诊断效能。采用门诊复查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儿疾病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2月,患儿随访时间需≥24个月。采用Shapiro Wilk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的正态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或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参数和CT检查纹理参数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参数对急性胰腺炎复发的预测效能。

结果

(1)两组急性胰腺炎患儿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复发组患儿并发症(有、无),疾病严重程度分型(轻型、中度重型、重型)分别为14、6例,2、5、13例;未复发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29例,19、11、6例;两组患儿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14.021,Z=5.414,P<0.05)。(2)两组急性胰腺炎患儿CT检查纹理参数比较: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儿CT检查动脉期纹理参数能量值分别为0.186(0.174,0.206)和0.413(0.405,0.4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413,P<0.05)。复发组患儿CT检查静脉期纹理参数能量值和熵值分别为0.084(0.078,0.092)和0.961(0.210,1.720),未复发组上述指标分别为0.135(0.124,0.156)和0.372(0.210,0.535);两组患儿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63,7.243,P<0.05)。(3)临床参数与CT检查纹理参数的诊断效能: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疾病严重程度分型、CT检查动脉期纹理参数能量值、CT检查静脉期纹理参数能量值、CT检查静脉期纹理参数熵值均是影响儿童急性胰腺炎复发的相关因素(比值比=0.874、0.765、0.837、0.902、0.813,95%可信区间为0.802~0.985,0.581~0.914,0.753~0.897,0.862~0.948,0.765~0.873,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参数中并发症和疾病严重程度分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和0.832,单项CT检查纹理参数曲线下面积为0.811~0.867,临床参数联合CT检查纹理参数曲线下面积为0.882。

结论

CT检查纹理参数分析可早期无创性预测儿童急性胰腺炎复发,且临床参数联合CT检查纹理参数预测效能更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miR-149-5p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ox-LDL(0,25,50,100μg·mL-1)处理VSMCs 24h,或
一、教材分析rn这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1课时,属于数与代数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