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人生的篇章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ge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史铁生说:“去除种种表面上的原因看,写作就是要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如果求生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本能,那么人比其它生物已然又多了一种本能了,那就是不单要活还要活得明白。”
  文學创作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它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在中国,文学艺术情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最初的“言志”到后来的“缘情”是一脉相承的。文学创作根植于人生的土壤,它需要从人生中吸取原料,养分,然后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文字没有产生前,人类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语言没有产生前,人类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些从本质上说都是文学的一种形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对一些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人类有思想的本质决定了他要表达,这些东西用文字记载下来就是文学的雏形。
  那么,人生终极究竟在哪里呢?虽然很难用一句话准确的回答,但是,追求精神生活,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心灵的自由,应是人生的高处。崇尚美、追求美,就是引导人生进入这个高尚精神生活的“诺亚方舟”。在艺术领域里,文学创作就是这个“诺亚方舟”,就是这个“亮点”,它以表现美、歌颂美、创造美的方式与人生发生全方位的联系,以最感性的方式,让人能够充分认识自我,认识人生的本质特征。如同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所说的那样,文学为人生提供了一种“看见了现实背后的纵深”。
  有人选择将写作作为自己的人生。写作给了这部分人改变人生的机会,使得这些人能够书写不一样的故事。
  作家陈忠实,创作了《白鹿原》等一系列经典的小说散文作品,在一篇自述他年轻经历的散文《汽笛-布鞋-红腰带》中曾提到:
  “在他正好勒上第二条红腰带开始第三轮十二年的时候,他所钟情的文学在刚刚发出处女作便夭折了,家庭的灾难也接踵而至,很快便觉得进入绝境而看不出任何希望,给他力量的便是他曾经听到的发自生命内部的那一声汽笛的鸣叫……
  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已过‘知天命’之年,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
  而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写作的执着与追求。
  可这些终究不够令人瞠目,不够畅快。似是他们仅仅是在分享自己的人生。我所崇拜的,是另一种境界:有人选择一生写作。没有了写作的灵感,他便也失去了生存的活力。似乎他们已经与写作融为一体:人生即写作,写作即人生。这仿佛是诗人一般的浪漫,的确,我最爱的,也莫过于一位诗人:
  想起我初次读到他的诗句,约莫9年前。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茫茫的草原上,诗人彻夜未眠。他时而小声的啜泣,时而仰天长啸,心中压抑的感情喷涌而出;如此华丽的凄清感染了许多人。我开始为他的文字倾倒。感叹这究竟是怎样一位忧郁的诗人能生出这般惆怅。
  亚洲铜,炽热的黄土地跳动着他心中的脉搏,他深爱着那片土地;青麦地上,他用自己轻柔的声音感谢着养育他的土地,他赞美雨露、赞美阳光、赞美粮食。当然,还有最动人的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的这些愿望是多么朴素,多么温暖:做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和亲人通信。这些平凡日常的生活,也是他精神乌托邦式的自由。他为我建筑起了同样的梦想“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热爱这世间的一切。我开始熟悉他,我崇拜他。他热爱整个世界,他思考全人类,他是诗歌的精灵,是人间的天使。
  一次次看到他的照片,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父亲年轻时的一张照片——他和我的父亲一样的年纪。那时的他们长得真像!都戴着大大的眼镜,都有一样的乱蓬蓬的胡子和头发,虽不善言谈,清澈的眼睛里,漾着那个时代人特有的纯真。来自中国最平常普通的乡村,大概也有着一样的简单的童年时光,有着对于这片土地,这里的山河的与生俱来的崇拜与爱。多么阳光的眸子,腼腆的笑。我总以为我能明白他诗中的深意,可我偏偏想不明白。
  我想不明白!25年前的那个春天,究竟是什么,让他选择早早的离开他关心的、深爱着的人间?他深爱他的母亲,他为她写诗,为她歌唱;他深爱养育他的土地,它供他粮食,他视它为神灵;他深沉的爱着诗歌,他却在写下华丽篇章之后抛弃了诗歌,留下那缺少灵魂的诗歌的世界。他看了最后一眼他一生追求的大海,在最接近大海的地方,有尊严的死去,但他将不能再见到那春暖花开的光景呀!他说的那十个复活的海子究竟还是他精神的幻象!“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他毫无责任感的撒手人寰,他的死与任何人有关!他可曾想过他悲痛欲绝的母亲?他可曾为自己的血液渗入大地感到耻辱?他可曾想过没有他的诗歌的世界的空虚?春天,复活的十个海子能否为我解答?或者他们只是单纯的享受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光景,顾不上我的卑微的问。
  后来,我明白了。是他离去时的世界不再需要诗歌,诗人也到了自己的穷途末路。诗人不会苟活,不会浑浑噩噩地用干瘪的灵魂去挤压出那最后的一点诗歌,这是对他灵魂的摧残,这是亵渎诗。
  海子,离去已经28年了,若是尚在,已是年过半百的中年人:他会熬过人生的关卡,还可以操着乡音和妈妈谈心,他一定有着幸福的家庭,他可以为诗歌注入灵魂。但是他没有,他选择“长久沉睡”。他凭什么,难道仅仅因为他知道,以诗为命的人,在失去生命之后,会激起无数篇章高歌前行。
  我不光是在谈论他缅怀他,在歌颂诗人与写作不可分割的灵魂,更是回忆那个再也回不去的诗歌的年代!天才者已逝,悲伤者前行,我会珍惜每一份诗情、珍惜诗人教给我的真谛,让灵魂在诗歌的节奏中强大而完美。诗歌没死,诗意高悬。
  下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那个笑容阳光的青年会不会走进我的梦,在昌平的柿子树下与我分享他的新诗作呢?
  我终究不能成为他,我世俗,我脑海中缺少诗意,我庸庸碌碌。但是我心中终有一个理想的“我”,大概希望成为他一样的,能够将写作作为自己人生唯一目的的我。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与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碰撞。当人类将动物们原有的生活领地一分为二后,野生动物的智慧超乎人们的想象,生活在英国沃里克郡附近的野生动物,它们居然学会了利用地下排水管道穿越交通繁忙的街道,还有一些野生动物居然利用飞行毯像“空中飞人”般来往于高速公路两侧。然而,随着肆意生长的公路、铁路如蛛网般遍布大地,给人类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地球上的野生动物们产生了巨大的威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得已这三个字就成了搪塞的借口。比如,想吃家乡素常的饭菜,却漂泊在异乡,就有了“莼鲈之思”。这不知是多少人的心愿,所以就有了无辜的不得已和不得意。  “莼鲈之思”的主角西晋文学家张季鹰却是任性果敢的,不像我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他是真正的拿得起放得下。《世说新语·识鉴》里记载着: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
《白鹿原》是文学大家陈忠实笔下的一部经典的举世之作,而搬上电影、电视剧的《白鹿原》更是让人感触颇深,里面所展示的关中风情,剧中人物曲折的感情纠葛,以及当时的封建传统宗法制度,整个剧情让人跌宕起伏。它还展示了关中地区明清时期古民居的风貌特色,再现了关中塬上人们传统的自然形态及生活形态的古老村落,在这里形成了独具关中风情的游览和展示区域。现笔者就带您一道走进陕西蓝田白鹿原一探究竟吧。  走进白鹿村感受
有人一辈子活得都悲情、消极。  因为她一生都是个月亮,只有十五亮一回,其他时间都是暗淡无光。但有人一生都活得跟太阳一样,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光,照到哪里哪里就亮。  我表姐是前一种人。  她高中毕业时进了一家工厂,跟师傅学机加工,就是车工,表姐的师傅是一个比她大三岁的帅小伙,对她极好。这种好后來变成了热烈的爱慕。两个人公开关系后,遭到了舅舅的强烈反对,反对的原因是他高中毕业,以后没多大出息,不足以在社
木棉岛的明姥姥对桂莲说:“往后你不要再给我带点心了,姥姥牙都没了,吃不了多少东西。”  桂莲说:“姥姥您放心吧,我买的这些糕点入口即化,不怕咬不动的。”  窗户上糊的都是纸,是有点发黄的麻纸,整个窗户没有一片玻璃。桂莲给明姥姥泡了一壶茶,又說:“您这屋里冬天太冷了,我去买几片玻璃给您换上吧。”  明姥姥说:“好啊,又要麻烦你了。”桂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转头看到旧门板上有一道裂缝,她说:“姥姥,这扇
去郊游,在农家乐的餐馆里吃到油炸南瓜花,极为惊艳,那么稀松平常的南瓜花,被油炸之后,竟然脱胎换骨,芳华绝代,香酥可口。   鮮花本是柔软娇嫩之物,油烹之后竟然华丽转身。南瓜花朵大色艳,取半开的花朵用清水冲洗干净,摘除花蕊、花萼,用盐水浸泡少许工夫,在滚水中轻轻地焯一下,沥干水分,用鸡蛋和面粉调味上浆,一朵一朵放入油锅里煎炸,待颜色呈杏黄,在锅中浮起之后,捞出沥干,盛在盘子里,卖相十分诱人,花形尚
“做个坚强的人/让我们凝聚在一起/活在当下……”疫情期间,约翰·列侬的经典之作“Imagine”(《想象》),是我听的次数最多的歌曲,它被重新演绎了许多次,每一次演绎都提供了一种对于爱的理解和想象:是温暖的,一家医学中心的骨科医生在下班后唱起它,歌声特别抚慰人心;是快乐的,11岁的小提琴天使卡罗琳娜演奏了它,当她甜美的笑容与跃动的旋律融汇在一起,一缕光线穿透阴霾;是鼓励的,瑞士国家足球队的队员和教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勉励他们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并对全国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提出殷切期望。东农研究生支教团党支部全体党员备受鼓舞,7月1日研支团党支部7个党小组纷纷以省外服务地集中学习和省内线上云端学习形式,认真学习回信精神,观看新闻联播报道和学校纪念建党99周年暨“先优”表彰专题片,纷纷表示将向党员先进典型学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7月10日,哈爾滨工程大学团委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奋力书写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时代新篇章”主题党课,校团委党支部成员参加本次党课。课上,大家就“奋力书写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时代新篇章”“解放思想大讨论”展开深入交流,与会成员集体学习《党支部工作条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本次党课旨在帮助校团委党支部成员学习“奋力书写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时代新篇章”精神内涵,提高其政治思想认识,为今后
电影到建筑的跨界  何钒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涉猎广泛,将生活和工作当作一场旅行,信步游走在动画、游戏和电影几个行业之间,部分作品收录于《一起动画吧》《中国电视动画》《亚洲杰出插画精选》等书。  2012年,《九层妖塔》的导演陆川找到何钒,让他为电影做石油小镇等两场概念场景设计。作为视觉行业的毕业生,设计对何钒来说并不陌生,但概念场景设计并不是很在行。  影视剧的概念场景设计,就是根据剧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