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信息技术添彩经典美文

来源 :启迪·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备课《论语.公西华侍坐》时,我制作了72张PPT,妄图高大全。在教学预演环节时却感觉到,PPT喧宾夺主了,对学生少了启发,让学生思考太少。我决定重新审视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融合问题。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不应该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而应该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自主、探究、合作” 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由此可知,我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结构。中学语文文体繁多,每一类文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对信息技术融合上来说不能一概而论,应当是具体课程具体分析,在实际整合中运用“学教并重”的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再结合相应文体的特点建构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易于实现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我认真规划了教师备课、指导预习、预设教学、教学反思几个环节来做好融合实践。
  一 、 走出误区  精心备课
  回顾我最初的备课,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片面的认为,要上好《论语.公西华侍坐》,课件制作越细越好,课堂的容量越大越有用,制作得越精美越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为完成上级要求和满足学生们的愿望,往往通过下载使用其他老师的资源,导致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融合在畸形中发展。错误的认为融合信息技术不过是从以前用人教,改为现在用机器教而已,“穿新鞋走老路”;没有真正地做到让信息技术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的辅助手段,违背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融合的初衷。为了机械完成融合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错误的现象很多,往往导致教学效果特别差。而且,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在教师精心准备之后,而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兴趣,正确引导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乐于接受,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认知的兴趣对他们学习知识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这种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后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师生互动质量,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爱学、乐学、易学。
  二、巧设疑难 引导预习
  我在指导学生预习《论语.公西华侍坐》中,巧设疑难,引导学生自主创新 。在预习环节中,充分调动丰富的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可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还可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布鲁诺說:“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只要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就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现答案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去探究所学知识里的奥妙。学生们在预习《论语.公西华侍坐》时,做了精心准备,也有意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收获。
  三、教学环节  化繁为简
  在《论语.公西华侍坐》的实际教学环节中,我做到了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而课堂展示所用的PPT数量却大幅减少,从最初的72张,到最后的6张,教学效果反而大大超出预期。
  我们利用PPT,将《论语.公西华侍坐》中涉及的文化常识、社会常识融于教学之中。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不能改变。 因为现代信息技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具有巨大的表现力,既能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又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
  在《论语.公西华侍坐》课堂教学中,师生积极互动,或旁征博引,或争论探讨,整个课堂进入了高效忘我的境界,思想的碰撞贯穿始终,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高效融合的最佳体现。
  四、拾人牙慧 晒课心得
  1.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小组互助式学习。通过对《论语.公西华侍坐》的学习,学生加强了对曾皙语言的理解,也在生活中知道了礼乐的重要性,这个效果是超出预期的。
   2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在 《论语.公西华侍坐》教学过程中,大家对孔子老师作为教育家的言行举止有了更深的理解,从更深刻的角度理解了教育宗师的风范。
  3. 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开放式积极自学。通过 《论语.公西华侍坐》的学习,很多学生爱上了字字珠玑的《论语》,甚至由此爱上了古文,学会了咀嚼美文。
  
  《论语.公西华侍坐》的顺利授课,促进了我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融合理解。全面认识了作为信息化时代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以及教育信息化的主旋律,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大背景。而在实践探索中,我还要多学习多思考多摸索多借鉴,在不断学习借鉴的同时,努力探索具有个人特色的融合方法,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高效融合。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应用日语专业现行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为出发点,探讨地方性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实践对于实现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双重目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应用日语专业在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和实施集中性顶岗实习方面的探索,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应当从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无缝衔接、优秀企业文化提前进校园、推进校企双导师制三方面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
摘要:在小学生对于汉字的掌握达到正常水平后,词汇就是需要攻克的新关卡,词汇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也占据了主导的位置,掌握了词汇的应用,对后续句子及文章的学习,也打好了相应的基础,小学教师在设计词汇任务,布置词汇作业的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用对方法,扩展词汇量,提升自学意识等综合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观点,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词汇作业作出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词汇作业;研究  引言:小学低年级学
摘要:学前教育时期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幼儿这种珍贵创造性思维萌芽的积极保护,还要主动采取多元化有效措施,对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索,确保幼儿的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不断发展,为幼儿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途径  对于创造性思维而言,是一种幼儿与生俱来的思维活动,具有较强的开创意义,在提
摘要: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具有促进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基本的劳动技能,形成科学的劳动习惯等意义。幼儿园可通过幼儿生活自理、幼儿参与园务劳动及家务劳动等途径开展劳动教育。目前,幼儿园劳动教育工作存在劳动教育的教学和实践活动较少、家长不重视或不引导和创造性劳动较少等问题,建议提高教师和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家校创设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浓厚氛围。  关键词:劳动教育;幼儿园;工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探究性的学科,也是让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学科。因为小学科学有较强的综合性,在教学当中不仅提高了小学生探究问题的综合能力,还需要激发了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引导小学生主动发现科学,并且能够将所学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本文将概括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的措施探索。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
摘要:小学低年级作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借助高质量教学活动的展开,以达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目的。为此,教师可将丰富多彩的绘本故事应用至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全面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绘本教学;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  由于绘本具备图文并茂的优势,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兴趣爱好设置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可主动参与至学习过程中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实施,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高效音乐教学课堂,保证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音乐教学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短短45分钟课时内优化掌握丰富的知识,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思考、探究以及实践。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引言  现阶段,蒸蒸日上的信息化时代,逐渐深入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多元化的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资讯信息,优化了我们的生活形式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已经得到了全面发展,但目前的小学音乐课堂上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师也常常在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效率感到困扰。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大胆尝试,重视信息化教学,探索出高效的教学方法,让教育紧跟时代的脚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音乐的世界,感受心中的音乐之美,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从现时代的信息化教育背景入手,对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进
摘要:初中是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但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限制其未来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初中班主任的沟通工作展开分析,从其重要意义出发,提出建立科学沟通机制、加强对学生的尊重以及加强对学生的爱与关怀等沟通技巧。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沟通技巧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在思
摘要:在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初中生物的中考模式也出现了深刻的变革。为了推进学生的生物素养的养成,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积极地运用分级备考模式。本文主要分析分级备考的具体内涵,以及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考试中的运用价值,然后结合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运用策略分析。  关键词:分级备考;初中生物;中考  在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我国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也迎来了全面的变革,考试作为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