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342829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一年级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夯实学生数学学习基础、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同步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引导学生操作实践、开展合作交流学习、加强启发点拨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良好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意义;对策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改变过去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结合新课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还是习惯于采用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小学一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对策。
  一、 小学一年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具有基础性和启蒙性。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1. 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严谨性极强的学科,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和灌输,难以促使学生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而思维和能力的提升,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保障。因此,在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夯实学生数学学习基础的有效途径。
  2. 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往往是在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上。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和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而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步提升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教师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由此可见,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3. 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步提升
  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可以看到:新课程改革对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化发展。这一点和传统应试教育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知识积累和提升的教学理念是完全不同的。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的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还需要强化学生的能力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学生思想情感发展。因此,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步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对策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呢?
  1. 引导操作实践,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是比较活跃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为辅。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和直观化的能力,以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而引导学生操作实践,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培养学生通过作图的方式,或者是制作一些模型,将一些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简单化。如在给学生讲解钟表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钟表的认识更加的直观和具体,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培养学生自己绘画钟表,标注每一个钟点的方向,让学生将相关的知识内化于心,今后无论遇到哪一类题目,学生们都会得心应手。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践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和具体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交流学习,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合作意识较差是他们普遍存在的特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懂得如何很好地与同伴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小学一年级合作交流学习模式的开展中,教师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要强化课堂教学的纪律和秩序,避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嬉笑打闹,影响教学的效果;其次是要加强引导,确保学生的合作交流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强化学生在合作交流学习中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3. 加强启发点拨,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知识和经验的欠缺,使得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在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欠缺,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应当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切问题全权代劳,过度干预,而应当通过适当的启发和点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无论是学生在看情境图,还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强化学生的质疑和探索能力培养,通过适当的启发和点拨,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和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教师应当改变过去知识灌輸和传授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革新,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吕传汉,汪秉彝.再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02.
  [2]王慧琴.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能够良好地应对比较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有效地提升大学生自身的自主创业意识,大力开展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教育,为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入探索自主创业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奠定基础,这些都是高校辅导员在当前社会以及教育背景下不可或缺的自主创业教育活动。基于此,本文针对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中的能力提升展开分析和研究,首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对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当中所扮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因而造成了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向城市转移的农民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在农村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的出现。这一新的社会群体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他们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发人深思。文章主要分析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城镇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摘要:学案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具体实践中,也存在着学案过多、学生丢弃学案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关键词:学案教学;实践;反思  新课改倡导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学案教学以其在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与学生主体性作用方面的显著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学案教学“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摘要:素质教育把打造高效课堂作为高职心理学教学的核心目标,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难以及时获得学生对教学方案的接受情况,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而反思教学模式属于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备受教育界人士的关注,经过数年的研究与发展,已经有了可喜的进展。教学实践表明,将反思教学模式运用到高职心理学教学中,可促使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可推动教学方案逐渐完善,有助于高效教学目标的顺利践行。本文就反
摘要:今天的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给教师带来的思考是怎样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满意的教育。所以要求现在的教师成为研究者,在实践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大胆改革,找到适合学生茁壮成长的赏识教育。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常常选择“另类作业” 、如何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呵护他们的心灵,都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关键词:赏识教育;激励;宽容;成长  人心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校纷纷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大多数高校提出建设开放实验室的教学举措,本文通过提出三层次开放实验室的研究思路,探讨了医学类院校采取开放实验室的意义,并由开放实验室的教学经验对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医学院校;开放实验室;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不仅是理论课的补充,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