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P探讨头针不同区域治疗脑卒中瘫痪的特异性研究

来源 :针灸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csyang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设计与运动相关的任务事件,在事件相关电位(ERP)中提取运动相关皮层电位(MRCPs),从而观察头针顶颞前斜线中2/5与额旁一线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无差异。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配至A组、B组各30例,其中A组进行瘫痪对侧的顶颞前斜线中2/5的头皮针刺,B组进行瘫痪对侧的额旁一线的头皮针刺,分别在其头针干预前,头针干预10 min后进行ERP检测,全部实验完成后从ERP中提取与运动相关的MRCPs波,主要观察偏瘫对侧大脑运动电位N2的波幅及潜伏期。同时选取25例健康人采集其MRCPs波作为参照。结果:头针干预前,两组患者N2波幅、潜伏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波幅较健康人均升高(P<0.05),其潜伏期均长于健康人(P<0.05)。头针干预后,A组患者N2波幅较前降低(P<0.05),并且低于B组头针后(P<0.05),潜伏期较前缩短(P<0.05),而B组N2波幅较前无明显差异(P>0.05),潜伏期较前缩短(P<0.05)。结论:针刺顶颞前斜线中2/5可以即刻提高对侧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缩短其运动准备时间;额旁一线仅能即刻缩短其运动的准备时间。头针同一神经支配的不同区域却体现不同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某种途径直接刺激其相应的皮质区。
其他文献
通过对宜洛煤田主要含煤岩系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的沉积特征分析,指出了该区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和成煤机理,对煤炭生产和寻找后续煤炭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0年1月16日,全省农垦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垦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形势,研究安排2010年全省
油水井套管腐蚀破损是油田开发中较普遍的问题,长庆油田套管腐蚀破损情况十分严重.尽管经过了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但有些问题还是存在,如治理费用偏高等.分析了实践中的套破现
近年来,安慰针刺对照在针灸临床研究中已成为热点,并且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为进一步完善安慰针刺对照设置的合理性,本研究主要从安慰针刺的研究背景、内容含义、应用问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