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掺杂SiCx基硅量子点薄膜的结构和电学特性研究

来源 :太阳能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磁控共溅射法并结合微波退火制备B掺杂SiCx基硅量子点(Si-QDs)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霍尔测试技术对薄膜的物相结构和电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B掺杂对Si-QDs数量、尺寸和薄膜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掺杂量从0%升至1.0%时,Si-QDs数量增多,尺寸增至4.83 nm,电导率增至8.5×10-2 S/cm;B掺杂量进一步升至1.3%时,Si-QDs数量则减少,尺寸减至4.78 nm,电导率降至5.9×10-2 S/cm.在该实验条件下,最佳B掺杂量为1.0%.
其他文献
太阳能辅助的燃煤机组可有多种形式.分别将太阳能集热器并联在机组回热系统、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以600 MW超临界火电机组在设计工况下的运行参数为基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案都可提高机组热经济性、减少燃煤量并降低CO2排放量.其中,第2种方案最佳,其能源平均成本(LEC)远低于单纯太阳能热发电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针对光伏出力过程复杂、受多种气象因素综合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BN)和T-S(Takagi-Sugeno)模糊模型的时变权重组合式预测模型对光伏发电功率进行超短期预测.针对单一模型预测精度的时变波动性,结合模型特性采用遗传算法赋予组合模型不同时刻的权重系数.经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时变权重组合式预测模型能够结合不同预测模型优势,有效提高光伏功率预测精度.
在弱电网环境中运行的并网逆变器性能受到锁相环带宽的影响,较大的锁相环带宽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但同时也会导致系统的稳定性变差.为了兼顾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提出一种含复系数滤波器锁相环的弱电网稳定性提升方法,在保持较大锁相环带宽的同时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对LCL型并网逆变器进行阻抗建模,然后比较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和含复系数滤波器锁相环对输出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复系数滤波器锁相环可提高电网阻抗和并网逆变器q轴输出阻抗交截处的相位,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该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太阳电池高空气球标定的现状和研究进展,然后结合自身太阳电池高空气球标定研制和标定试验情况,重点从系统总体优化设计、高空气球动态发放和安全回收技术、动态精确对日定向技术、太阳电池高精度测量技术、温度控制技术和误差及不确定度分析等方面对太阳电池高空气球标定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和难点进行详细研究,最后对太阳电池高空气球标定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太阳电池高空气球标定试验飞行高度超过35 km,平飞时间超过140 min,国内首次获得35 km以上太阳电池完整标定数据,是国内
针对传统滑模控制在光伏发电MPPT控制中存在响应速度慢、抖振显著等不足,提出一种改进滑模控制的光伏MPPT策略.基于采用Boost升压电路的光伏系统,设计一种采用饱和函数幂次趋近律的改进滑模控制结构,利用幂次项的快速性与饱和函数边界层内的线性反馈的特点,构建趋近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分段调节策略,稳定性理论分析证明所设计的改进滑模控制MPPT策略能进一步提高光伏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抗抖振性能.最后,利用Matlab仿真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滑模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精确控制,有助于提升
光伏阵列组件间遮挡导致不同区域风荷载体形系数有所不同,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倾角(α分别为30°和38°)、不同高度(h分别为0.5和1.5 m)、不同区域的光伏阵列风荷载变化特征,近而得出光伏阵列在风向角为0°和180°时不同区域风荷载体型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外围光伏组件的遮挡作用,后续各排组件所受风荷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同时随着组件距地面高度的增加,体型系数也随之增大.最终给出光伏阵列外部和内部区域体型系数建议值.
基于双级熔盐蒸汽发生系统,实验揭示蒸发器与过热器的传热特性,探究进水条件对蒸汽发生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热流密度和热效率均显著高于过热器,过热器传热受蒸发器蒸汽发生量的影响,因此系统传热主要取决于蒸发器性能.随着进水温度增加,蒸发器和过热器的总传热系数、热效率和系统效能均下降;随着进水流速增加,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热效率先增后降,而过热器的总传热系数、热效率和系统蒸汽产生速率增加.实验系统热效率和效能最大值分别为78.9%和0.906.
通过搭建对流换热试验系统对垂直磁场作用下磁性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特性进行研究,通过两步法制备体积浓度为0.5%、1.0%、1.5%和2.0%的Fe3O4-H2O纳米流体,在改变有无外加磁场、磁场强度、浓度和温度的条件下研究对流换热系数与雷诺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流换热系数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磁场强度B≥600 G时对流换热系数增加,当磁场强度B=800、1000 G时,对流换热系数平均增加23.89%和26.12%;对流换热系数在恒定磁场影响下的传热的增强同时受纳米颗粒粒子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针对大型风电机组运行工况和状态信息复杂,应用单一阈值作为大部件故障预警的评价标准存在漏报和误报问题,提出基于BootStrap置信度计算的风电机组大部件温度预警方法.该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况划分参数和划分间隔尺度进行二维工况空间划分,在运行工况子空间通过高斯模型分别设定阈值限.实时运行数据根据工况划分参数进行工况辨识,代入相应运行工况并根据阈值限进行数据状态标记.滑动窗口统计异常率作为触发置信度水平计算的指标,使用BootStrap构造超限点置信度计算方法,可克服传统状态监测单一阈值误报警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对
以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储热量为680 MWh、容积约为3000 m3的熔盐储罐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其动力学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熔盐储罐在不同承载下的模态特性以及熔盐液位对模态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熔盐液位对储罐的模态特性有较大影响,与空载下各阶模态相对应的模态频率相比,含熔盐液体的熔盐储罐模态频率明显下降,除此之外还出现了熔盐液体的晃动模态,特别地,在满载下,前825阶模态均为熔盐液体的晃动模态.因此,只有通过对熔盐储罐在各种承载下的模态特性进行全面的计算分析和动力学设计,才能确保熔盐储罐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