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护理工作程序化探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ok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 法
  人员组成:由门诊导医护士和有护理经验的资深护士组成整体护理小组,1名导医护士在门诊大厅一线,4名分诊护士分布在各诊室及候诊室。
  人员培训: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导医分诊护士学习心理学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熟练掌握各科疾病特点,专家专科医师出诊时间、专业特长。讨论如何将整体护理的核心——护理程序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就诊流程合理、简捷、顺畅。通过学习,每位护士明确了工作流程及工作职责,规范护士的礼仪行为,服务用语和礼貌称谓,掌握交流沟通技巧。强化护士职业道德和换拉思考意识,树立“病人第一,真诚关爱”的理念[1]
  
  具体实施
  评估——对就诊病人预检:在门诊大厅设预检处,由导医护士担任预检工作,门诊病人流通量大、病种多,各诊室和检查科室分布在不同区域,多数病人对门诊环境不熟悉,对自身疾病不了解,不知道如何就诊,导医护士要一看、二问、三观察,主动热情迎接病人,與病人仔细交流,询问病情,根据病人主诉进行初评估,帮助病人选择合适的专科医师[2]。详细介绍各诊室方位,对病情危急的病人直接与医生联系护送到急诊科。
  分诊——诊断计划:分诊护士亲切接待每一位患者,仔细观察病人,询问病情,有计划、有秩序的按专科分诊,对病情较重、年老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合理分流病人,减少等侯时间,保持各诊室安静有序,保护病人隐私,做好候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和解释工作,让病人边看边电视边候诊,为病人送上一杯开水,缓解病人焦急不安的心情,宣传卫生保健知识,为病人测量血压、体温、脉搏、体重等,及时将客观资料提供给相关医师,根据医师做出的诊断,开具的各项检查单、治疗用药等,给病人讲解检查方法、注意事项,指导病人到有关科室检查治疗。
  实施评价——门诊备有轮椅、担架等免费供病人使用,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病人,导病护士主动提供全程导诊服务,陪送到相关科室做检查、治疗,需要住院的病人送到病房,病人在就医过程中有疑问及时给予解答,解除病人因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和本身的困难造成的不便和紧张心理。
  当病人做完检查,医师根据检查结果告知病情后,由于每个病人文化程度、生活经历、环境、职业等不同,对自己的疾病表现心态不一,有的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有的对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有的盲目乐观。分诊护士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需要,关心体贴病人,客观、科学地给予心理疏导,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和高度的责任感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治疗信心,定期进行回访。
  
  讨 论
  门诊护理工作应用护理程序,对就诊病人全程护理,各环节有机结合,使门诊护理工作更细致具体,充分体现了护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使病人进入医院后所产生的迷茫、疑惑不安等问题都能在护士的关心指导下得到解决。就诊流程合理、简捷、顺畅,极大的方便了病人,满足病人的实际需要,增加了医护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尊重、合作,使医护患关系更和谐。通过程序化的护理工作,我们体会到门诊护理工作不是简单的分诊,它体现着一种护理文化和职业素养,使护士的责任心、主动性和敬业精神增强,病人满意度由91%提高到97%,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文丽.门诊部设立“亲情岛”的实践与效果.护理管理杂志,2006,8(4):31-32.
  2 丁红.加强门诊病人的护理管理.中华护理杂志,1998,33(4):235.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本科护生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锦州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的部分本科大四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然后采用中文版
目的:探讨薄层螺旋CT诊断眶内侧壁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患者或志愿者行常规轴位及薄层轴位、冠位扫描.分别将常规轴位扫描图像与薄层轴位扫描图像及薄层冠位扫描图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