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格作品中的犹太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biao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辛格是美国现代著名犹太作家,他一生创作颇丰,作品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作为一个犹太裔美国作家,辛格的作品处处充满了犹太性,这也是他作品的独特魅力所在。辛格作品中的犹太性主要体现在创作时选择的语言——意第绪语,他对犹太人日常生活、历史的细致描述,以及对犹太宗教问题的表现上。
  关键词:辛格作品;犹太性;艺术形式
  艾·巴·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是美国现代著名犹太作家,他是继索尔·贝娄(Saul Bellow)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犹太作家。辛格于1904年出生在波兰华沙一个犹太家庭,从小就在一个犹太氛围非常浓厚的家庭中长大,这种成长经历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生长在近乎中世纪式的犹太传统的家庭里,这种传统在欧洲踪迹全无,只有在以色列和美国,人们才能里领略稍许遗风。他的父亲是一名贫寒的哈西德教派拉比,他的母亲是一个犹太拉比的女儿,同样笃信宗教”。[1]P1本文在考察辛格主要作品的基础上,探讨辛格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浓厚的犹太性,以探究辛格创作的独特艺术形式。
  一、坚持以意第绪语创作
  事实上,犹太性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解释。美国学者威尔·赫伯格认为:“嵌入在宗教和文化策源地并融为一个单一的宗教与文化的统一体就是犹太性。”[2]P183赫伯格在此强调的是犹太宗教和犹太文化因素。尽管此定义涵盖面广泛,但是他对犹太性的定义似乎还比较模糊。内森·格雷泽认为所谓的犹太性大体上指犹太人所从事的各种相对其他民族比较独特的活动,包括宗教、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知识及慈善事业等。总之,犹太性是犹太人体现出来的特质,这种特质是在其他民族中很难找到的。同样道理,犹太作家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与其他非犹太作家不同的特点可以看做是作品的犹太性。
  1978年,辛格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对辛格创作所使用的语言的一种肯定。在颁奖典礼上,辛格说道:“瑞典科学院授予我崇高的名誉也是对意第绪语——一种流放、没有国土、没有边疆、不受任何政府支持的语言,一种既遭到非犹太人、又遭到不再遵守犹太律法约束的犹太人歧视的语言——的一种认可。”[3]P123辛格坚持用意第绪语创作充分体现了辛格作品的犹太性,这种根植于本民族的作品蕴含着厚实的犹太思想和文化内涵,也体现了辛格本人对本民族的至深情感。辛格的意第绪语创作也彰显了辛格对弘扬本民族文化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犹太身份的认同。这也提示我们,只有深深扎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中,才能在创作的道路上取得大的成果。
  二、犹太人日常生活与历史的再现
  《卢布林的魔术师》被视为辛格“最佳长篇小说”,也可以被看做他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辛格讲述了犹太人雅夏从堕落到回归的故事,绕在雅夏身边的人物角色也大多是犹太人。雅夏是家乡卢布林远近闻名的魔术师。不甘于在家乡的一点小名声,雅夏决定到华沙去举行魔术表演,以便扬名立万。尽管雅夏有妻子,但是他却总是希望在其他女人身上寻求刺激。他的助手玛格达成了他的情人,他还与泽弗特尔勾搭上,最后遇见了风情万种的寡妇埃米莉亚。为了满足埃米莉亚的物欲,雅夏深夜潜入别人家门偷盗,但最后偷盗不成反而摔伤了腿,使得魔术表演泡汤。情人离他而去,而雅夏则回到了卢布林,把自己关在一个只能容身的小房子里忏悔自己往日的罪行。辛格在这部小说中展现了犹太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包括犹太人的穿着打扮、饮食习惯、交往方式、生活态度等,流露出强烈的犹太性。辛格刻画了一个先堕落而后回归犹太传统及道德规范的犹太人物形象,向犹太同胞倡导回归传统这一信念。在辛格看来,尽管日常生活中的犹太人可能犯错,可能背弃自己的民族传统和道德规范,但是只要改过自新,就是值得赞扬的。
  辛格不仅关注近现代犹太人的生活,还常常在作品中涉及犹太人独特的历史,这同样是其作品犹太性的体现之一。犹太民族自从被赶出“应许之地”后就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家园,在世界各地流亡了两千多年,直到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历史上的犹太人屡次遭到其他民族的歧视、驱赶、迫害甚至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可以说犹太民族是世界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民族之一。这种苦难不仅是犹太人的历史,而且慢慢沉淀成了一种犹太民族独有的苦难文化。辛格的很多作品都在诉说犹太人的苦难历史,这种诉说有时表现为作品中零星的穿插,有时则是专门的犹太苦难历史的集中再现。在《卢布林的魔术师》中,雅夏时常诘问为何犹太人屡次遭到其他民族的残酷杀戮,而犹太人一直所虔诚信仰的上帝却视而不见。总之,辛格作品的犹太性体现在他对当下犹太人生活的关注和描述,还体现在他对犹太人历史上遭受的苦难的同情。通过这种创伤叙事,辛格对曾经严重伤害过犹太民族的暴行进行了无情的谴责。
  三、对犹太宗教的关注
  几乎辛格所有的作品都关涉到犹太人宗教问题,这也是辛格作品犹太性的重要表现之一。犹太教思想博大精深,其基本的教义包括一神观、契约论、弥赛亚观、先知观、来世观和死后复活观等。其中信仰上帝也就是一神观是犹太教的核心,身为犹太人必须信仰犹太教,信仰犹太教也意味着信仰上帝雅赫维的存在。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犹太人开始怀疑上帝的存在性。因此,上帝信仰问题,或者确切地说上帝存在与否问题也是辛格有关犹太宗教的核心问题。辛格作品中的主人公几乎都对上帝的存在抱怀疑态度,但是又不敢完全与上帝决裂。《卢布林的魔术师》中的雅夏经常怀疑上帝是否真的存在。作为一个魔术师,他博学多才,对犹太人的历史了如指掌。他对犹太民族屡遭不幸深为不解,常常责问上帝:“仁慈的上帝怎么容许一个人承受这样的痛苦。”[4]P128但是,总体来看,尽管作品中的这些主人公都在与上帝斗争,可以他们却又不敢与上帝完全决裂。这也体现了辛格本人对上帝的态度,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很多现实中的犹太人对上帝的态度。而这里面是有着复杂的原因的。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淡化了整个人类包括犹太人的信仰,另一方面犹太人的历史创伤也导致了很多犹太人对上帝的怀疑态度。
  辛格在探讨上帝信仰问题的时候经常与犹太教中的契约观联系在一起。犹太教教义称,犹太人是上帝从万民之中挑选出来的一个特别的民族,是与他订立契约的特殊选民,因为被称为“上帝挑选的子民”。总的来说,身为犹太人,辛格在作品中更多地表现出对犹太教教义怀疑的态度,这种怀疑主要是源自他对犹太人遭受苦难而又未得到上帝帮助的质疑。但他又不敢完全抛弃上帝及犹太教教义,总是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徘徊。这也体现了辛格对犹太人宗教问题的关心。
  综上所述,辛格的作品深深扎根于犹太文化的土壤中,他的作品充满了犹太性。对犹太人生活的关注不仅体现了他对犹太民族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犹太民族中一些问题的忧思。读者在阅读辛格的作品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独特犹太文化的魅力,也能体会到伟大的犹太教思想的复杂多样与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Edward Alexander.Isaac Bashevis Singer.New York:G.K.Hall
其他文献
摘要: 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因此,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就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的重要桥梁,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作者结合岳麓版必修Ⅲ《新文化运动》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用“活”史料,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尝试。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史料 学习兴趣 思维能力  历史知识一项重要的特点是其研究对象
摘要: 教育叙事行动研究不仅记录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发掘或揭示隐藏于具体事件和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 写得失 写师生 写教学 写苦乐 专业成长  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经历中,都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撰写教育叙事故事,开展行动研
摘要: 阅读是学生的主体性行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朗读乐趣,感受审美情趣。而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适时、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是增强学生语感、培养学生美感、陶冶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朗读指导 语言美 意境美 节奏美 感悟美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的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加深体
摘 要: 反思能力是学生认清自身学习不足,找准存在问题,确定学习目标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本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反思实际,从反思情感激发、反思方法领悟和反思素养树立等三方面,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反思能力 初中数学 有效教学  反思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对自身学习活动进行思考、辨析、评价的能力。它是学生认清自身学习不足、找准存在问题、确定
摘 要: 文章探讨如何通过思维训练摆脱学生无米下锅写空话套话的无奈困境等问题,提出可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为切入途径,从问题启发、事例启发、联想启发、情景启发四方面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思维训练 写作教学  虽然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进行了十几年,但学生作文难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切实改变。难在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源于教师的讲授,起于教师对写作的诸多限制,止于教师的
摘 要: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专业基础课,笔者结合安康学院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教学体会,探索目前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进行以程序设计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近年的实际教学成果表明这些手段是有效的。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专业 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改革  1.电子信息类专业C语言课程现状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又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电子信息类本科、专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近
摘 要: 评估是世界许多国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各国都在对建立和健全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进行探索。近年来,日本已形成多元化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总结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对正在进行改革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日高等教育 评估制度 比较分析 借鉴意义  一、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情况  2
摘 要: 本文是一节省级评优课的听后感,该课堂运用了漫画、对联、歌曲、游戏等多种艺术形式。笔者针对新课导入、教学过程及结尾三个部分分析了充满艺术性的地理课堂的精彩。  关键词: 地理课堂 艺术性 《长江》  因为参加徐州市教研室组织的地理中考说明会,我有幸观看了树人中学徐瑾老师的一节公开课《长江》,该课荣获江苏省评优课一等奖,听后感觉果然名不虚传,让人醍醐灌顶,着实让人惊喜、感叹
摘 要: 文章认为,对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转变过程,教师要摆正师生的位置,认清与学生平等相待的重要性,相信学生,关爱学生,善用班集体力量,影响学生; 多方面关爱帮助,感染学生;从心底产生与学生交友的愿望。  关键词: 思想建设 集体力量 关爱帮助  对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转变过程,教师要摆正师生的位置,认清与学生平等相待的重要性,相信学生,关爱学生,从心底产生与学生交友的愿望,能做到
摘 要: 在青少年心理危机渐趋严重的今天,初中古诗文教学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全人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作者尝试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宇宙”这四个维度展开,在初中古诗文教学这渗透生命教育,以诗意润泽心灵,为生命加钙,使学生保持一种强健的生命意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