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醒脾祛瘀通脉汤治疗痰湿瘀滞型眩晕60例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chy3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醒脾祛瘀通脉汤治疗痰湿瘀滞型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痰湿瘀滞型眩晕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脾祛瘀通脉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等。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管活性物质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相比差
其他文献
1980年《罗马公约》以公约的形式统一了欧盟合同冲突法制度,但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其日益无法满足法制统一化的要求.2008年《罗马条例Ⅰ》在秉承《罗马公约》有关规定基础
目的:探讨本科护理实习生(护生)在心内科客观结构化(OSCE)出科考试后的真实体验,探寻其生理、心理等状态,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生带教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
探讨柏晋梅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经验。分别从中医学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认识、柏晋梅教授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辨证论治、典型病例讨论、临床治
目的研究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68例临床资料,依照手术入路分为两组:A组(经侧
目的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微小RNA-210(miR-210)水平,同时对新生儿进行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探讨HIE新生儿血清HIF-1α、miR-
选取肝郁化热型心悸,通过分析《金匮要略》中奔豚气病和心悸之间的关系,探讨奔豚汤在治疗该证型心悸中的临床应用,从而拓宽临证用药思路。
缺血性脑白质病是脑小血管病的一种类型,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逐年增加。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病情的发展。陈志刚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本病
目的探讨早期经鼻肠管管饲生大黄对重症脑出血并发胃瘫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症脑出血并发胃瘫病人分为经鼻胃管管饲生大黄组(A组,30例)、经鼻肠管管饲温开水组(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