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计学习的P2P节点选择算法

来源 :计算机应用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kenshin578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点选择算法是影响P2P系统带宽利用率和吞吐量的关键技术之一。P2P应用存在逻辑路径和物理路径之间不一致、忽略了覆盖网拓扑与底层网络拓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邻居节点间上传和下载能力、稳定性会影响传输速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统计学习的方法构建邻居网络,同时优先选择上传能力强、稳定性好的邻居节点。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能显著提高P2P系统的整体吞吐量,减少用户的平均下载时间,从而有效地改善P2P系统的整体性能。
其他文献
虽说三角函数名中有“数”,但解题时又与“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解决三角函数问题时,如果能做到“数”和“形”结合,定然能事半功倍.一、由值求角 求解简单的三角函数方
盲源分离(BSS)的目标就是在混合过程未知的情况下,仅仅依据观测得到的混合信号,恢复出不能直接观测的源信号。针对具有时间结构的源信号,即各个源信号分量满足空间上不相关但时间上相关,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统计量的盲源分离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混合信号进行鲁棒预白化处理,其中依据最小描述长度准则对源信号的维数进行估计;然后通过对白化信号的时延协方差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VD),从而实现源信号的盲分离。仿真中通
针对音频隐写算法载体利用率较低、不可感知性较差、嵌入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与矩阵编码的自适应音频隐写算法。算法通过对比音频文件在MP3压缩前后小波包分解系数上的差异,将小波系数不变的位数作为嵌入载体,有效提高了嵌入容量;另外采用混沌模型产生随机三元组对矩阵编码算法进行改进,提高了算法的安全性与嵌入效率。算法在容量方面较直接选取中频子带小波系数作为嵌入载体的隐写算法提升约30%;信
当前的射频识别(RFID)系统只是简单地将防碰撞算法和安全机制粗糙地融合在一起。在分析经典自适应动态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内嵌安全机制的防碰撞策略。该策略将先序遍历机制、布尔运算双向认证协议内嵌入其中,解决了传统RFID系统标签识别效率较低、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优势。与后退二叉树、动态自适应、二叉树搜索等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大大降低系统搜索的次数,提高标签的吞吐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