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及影子之舞

来源 :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魂只能孕育在水中,像河流只能孕育在水中,阔大的洋面和无尽的冰川孕育在水中。灵魂是无意识的诞生,虚妄之水被逐日去除。当然,我所指的灵魂的不存在已经形成,它们被逐日、逐月、逐年消融。我们何必奢求每一日、每一时刻都有灵魂。我们所持守的,必将是最终被我们所丢弃的无穷的水流、万物,河川和影子之舞。思无邪
  人生毫无例外,它总是被通俗地写到纸上的。那些铁青色的栅栏记录了摩肩接踵中的虚无人群。当然,正是在我们穿越的时候,天空变灰变暗了。我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生活被悬置起来。但出于一种此生难续的激情,我相信万物已经路经。我看不清我未曾潜伏的水底,那些黑黝黝的羽衣都已静寂、升腾,它们张大耐力,其思无邪。它们的爱,足以覆盖我们。作为诗人,我是在神灵不在的时辰完成伟大的自我教育的。我的本性降临,它使我濒临陌生的山川和低岸。我关闭了一切,连带那些虚假的宣言。我的过失和空荡荡的原野相似,它们不该在火光未亮的时辰,降低了自己苇草般的身段。它们的悲伤被一切燃烧记住了。作為灰烬,我绘制了它们的形影。作为人,我毁灭了它们的生。我是一切我所怜悯和不爱的庸人。一个虚妄的理想
  我视每一寸领土都为我们共有,每一个虚妄的国,每一片叶子,每一粒水流,河岸上的树,它们的臂膊。我视每一寸爱心都为我们共有,每一滴时间,每一份理想,每一块铁,每一年的云层,那些阔大的门,浩瀚的星空。我视每一座庄园都为我们共有,每一种饥饿和忧愁,每一枚红色的宁静,我们内心里的参数,那些细致人微的昆虫。我视每一类绿色都为我们共有,每一个方向上的绿色,每一个季节里,激烈的、浓艳的、衰伤的绿色,每一次啼鸣,每一次锐利的,随机的绿色。每一次护栏,堤岸。每一次,我们的,满怀悲悯的,虚妄的。绿色。我视所有的一切为我们共有,为此,我朝向那所有的理想主义的,共生共死的人间,投去我反复的、专注的一瞥。伟大的诗
  伟大的诗不会仅仅滞留于一些柔顺的句子,它还应该有命运的深刻的裂纹。
  千万不要以语法的逻辑来审判大诗人之制,须知,在很多创造力极强的诗人那里,语言不是他的工具,而只可能是他的奴仆。
  伟大的诗,也是坚定的诗,强硬的诗,不可替换的,精准的诗,是与灵魂签订了契约的
  诗,是贯注了诗人心神的诗,是恍惚中的迷恋的诗,是悲伤得辽阔的诗。
  伟大的诗,不需要韵律的衬托,它的韵律是自在自为的。
  知识和典故可以构成雅致的章句,但伟大之诗的苍莽要远在这所有的元素之上。
  不需要佩戴人世的面具,也不需要尖刺和荆棘,不需要梦幻的完整性,也不需要轻盈的慰藉,伟大的诗只存在于河海与天空的交流中。当我发现了泥泞
  有时候是思想在阻止我,一定要发现饥饿和不足。有时候是思想在推动我,一定要进人生活。我已经发现了泥泞。是的,你一定相信,我没有错过。我时常描绘的黑色、夜晚、星群。
  我一定再度发现了寂静。你一定要阻止我返回生活。我的中年的血液降临。我的病情和梦幻降临。我一定不够拘谨。当我发现了泥泞。
  我一定太热爱这样的生活了,所以,没有人真正地看重我所热爱的事物。在我的心底,泥泞是一种本质,它把我的心冲刷得透明,粉碎得透明。因此,我一定要从我热爱的事物中抽离出来。
  我一定不够热爱。这些黑糊糊的黑色。夜晚。星群。我一定不够热爱,这些僭越,传递,粉碎。我一定已经远离你了,这些市侩的、本色的、肮脏的泥泞。
  这些铁水从我们的座位底下冒出来,它泛滥着,泡沫的黑色。它居住着,泡沫的黑
  色。它越来越倾向于呈现一种所在的黑色。它越来越倾向于呈现一种所思的黑色。
  当我发现了泥泞,我已经来到了中年。容颜苍白的事物正次第铺开,我无比地热爱这样的生活啊。它刺痛了我的黑色。我自身并无任何值得我铭记的黑色。
  泥泞只是一种中年物质。它的透明质地和芬芳质地只是一种中年物质。当我发现了泥泞,我并未直接看见,但是,无所不在的呼吸生活来到了我。我看见了我所看不见的泥泞。为什么会有沉睡
  在沟壑丛生的天地之间观察黑色乌鸦。在悬空的时间外面,在躺卧的金牛山上,在穿越和记忆中观察落日?在沉静的不睦和广阔中体验逻辑性?困倦的力总在生长。世界如此漫长。我们沉闷地来到了时间外面,体验流动的逻辑性?我们在困倦中看到了天地昏家。我们看到了沟壑纵深的故乡在生长的逻辑性。我们已然离天地远了?麦芒总在生长。我们为什么会有沉睡?离开落日远了,雨滴零落,我们看着梦境凋残。我们为什么会有逻辑的沉睡性?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自称为上帝呢?对待孩童的友情,我们有最大的非逻辑性。请谅解和担负所有的白果子,它柔韧地深入到了我们的沉睡之中。我们是梦境中的囚徒和凛冽的救赎。闫文盛 1978年生。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迄今发表作品300万字。著作有《失踪者的旅行》《你往哪里去》《在危崖上》《主观书》(6卷,70万字)多部。曾任文学杂志《都市》执行主编。现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文学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班。
其他文献
摘要: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师队伍具有严格的选拔程序、完善的培养体系、严苛的任职资格以及崇高的社会地位,而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教师队伍存在着来源不当、标准不妥、评价体系不完善和激励政策不够的问题。因此,借鉴德国经验从制定教师标准、规范聘任制度、完善评价制度、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关键词:德国经验;应用技术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
摘要:“文无体不立”,说明文的教学应该从关注文体特征出发。基于现状,教师要依据文体寻求突破,通过品词析句、揣摩顺序、体情悟理、读写结合等策略加强言语实践,让说明文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说明文;文体特征;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5B-0040-04  在小学语文第三学段,说明文是一类不可忽视的文本,它的教学占有重要
摘要:识字是统编语文教材小学低年段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需要遵循新奇性、科学性、结构化等原则找到识字教学的“入口”,还应不断丰富策略,优化识字教学的“路径”,让学生在多重体验中主动学习,在分类建构里学会学习,在润物无声里培育情怀。  关键词:识字教学;小学低年段;统编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7B-0097-04  为让低年级学
摘要:儿童美学启蒙教育是从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具体的故事情景中,分享不同视角的直觉感受,通过分析、比较、辩论等方式,达成美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审美化认知活动,学习有关基本常识,确立美的价值判断。儿童美学启蒙教育基于经验的积累,即美感经验是由生活经验引发的;强调情景式的对话互动,是一种非灌输式的自然渗透;强调以图文思维为主,是用儿童的语言表达美的诉求;重在直觉认知、价值判断、美感经验等方
教育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命题。席勒曾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1]语文教育是一种综合性、实用性极强的人文教育,它囊括了席勒所说的各种教育的精髓,映照着历史长河中激荡澎湃的文化之旅。这种语文教育的文化旅程如何才能坦坦荡荡?如何才能异彩纷呈?如何才能提高效率以培养经国治世的栋梁
摘要: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教育部针对中职教学质量提高和管理水平提升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中职教育在新时期自身加强内涵建设的新使命与新挑战。在推进教学诊改工作的过程中,指导思想要一以贯之、诊改目标要逐步明确、诊改方案要不断落地、保障条件要持续跟进、对问题困惑要深入进行反思。  关键词:教学诊改;教学质量;诊改行动;江都中专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
首选水墨  出神的时候,我在宏村。  湖畔支一张画板,凝视许久。构思,落笔。  首选水墨。以浓墨表达古老的传承,厚重的匾额、家训;以淡墨勾勒眼前的小小村落,云淡风轻。  像四月。  像汪氏祠堂守护的安稳岁月,像村口的古树,不惧时间。愿恰好的年华与诗酒恰好出现。愿长得有你的余生,只待蹉跎。  至于墨色几何,浓淡深浅,你说了算。  画纸有边,而风月无边。  其中笔触,风流婉转。像时间倏忽而去。时间信步
花岗岩垒砌的围墙,严密遮挡了外面的喧闹,蔷薇从铁栅栏冒出头来,墙里墙外,两个世界。   抓住这人生最为美好的时刻,沙滩逐浪,观象山看日出,泼茶赌书春宵短,尽情地爱,潇洒地飞,满心欢喜书写永恒的年华——黄金时代。   五月的青岛,天空碧蓝如洗,院内的樱花面朝大海,谁处春暖花开繁盛之境,凝眸另一个世界的起起落落?   夜深了,城市远了,乡村近了……   那是深夜的灯光,温暖着故土寒冷的冬天。你
在我的散文诗创作已届尾声的近期,选编了两本带有“总结性”的选本,《落日也辉煌》和《耿林莽四十年精美散文诗选》,分别在河南大学出版社与青岛出版社出版,算是了却了一件心事。近日翻阅过去的那些集子,发现还有一些可选的作品“落选”,不免感到一点遗憾,但已无可补救,只好由之了。譬如,楼肇明先生主编的《世界散文诗宝典》中选入的《夜的失策》《没有名字的风》,王光明、孙玉石先生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散文诗选》选
“你是人间四月天”——杨九俊老师引用林徽因的诗句来比喻幸福的教师,在他的著作《幸福教育的样子》中的第三辑,就以此为标题记录了江苏的15位名师,有李吉林、于永正、李庾南老师等等。我静静地把这句“你是人间四月天”在唇齿与心胸间反复触碰,吟诵。这是一种喜悦,欣喜而若狂;这是一种心潮,澎湃而汹涌;这更是一份向往,明媚而美好!透过喻体看本体,细读文章析主旨,这15位名师的故事让我感受到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