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参与 ,和谐奋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tory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在发展,人的观念在不断改变,学生的集体观念,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有所淡化。所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也是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要求。
  关键词:能参与 想参与 敢参与 会参与 善参与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学生较多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同学、老师及班级的关注,在高中即使努力学习的所谓的好同学也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赚大钱,自然在班级中就会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是“力不从心”了。审视班级管理,传统经验认为这是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的事情。其实不然,班级管理应该是每个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体验,让他们去体会管理的酸甜苦辣,是班级管理成功的法宝。只有让他们经历了挫折后的苦恼、成功后的喜悦,才会有良好的责任心、道德观和主人翁意识。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平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
   一、营造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和谐环境,让学生想参与班级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要得到发展就必须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要让学生想参与班级管理,就必须营造宽松向上的集体氛围。于是我通过传颂经典、树立典型、表扬激励、体验成功,树立信心等方法来激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二、创设多种参与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
   我在班级中除了按惯例设立班委会,建立了值日班长、值日劳动委员制度外,我在班级中建立了班干部轮换制度,一月轮换一次,所有班级成员一学期必须轮换到至少一次。另外,通过多种平台的创设,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每个学生在班级的角色得到互换,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角色的双重体验,有些学生出现了由原先的“不配合”到“积极配合”和由“消极怠工”到“积极主动”的现象转变。其次,我利用每天早上的讲评课上让值日班长对昨天的班级工作进行总结,再由两位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讲一个励志小故事,以学生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通过这些措施,让每个学生都有为班级做贡献的机会,从而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三、保护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敢参与班级管理
   老师和学生进行班级管理需要学生的配合,没有学生配合要想“治班”就是空中楼阁。现行班级管理中学生怕管理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怕学生不配合,造成尴尬的局面。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垂帘听政”,掌控班级的动向,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捍卫管理者的尊严,让他们感觉到“安全”,从而保护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敢于参与班级管理。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绝对的权威,班干部享有“高人一等”的地位。而今的学生维权意识很强,老传统受到新问题的挑战,所以在班级中,我要求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杜绝了学生在班级地位的差异弊端,班干部轮换制度更是让每个学生都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地位,体会管理的酸甜苦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与义务感,也有利于养成自主参与意识,民主、平等待人的行为习惯。创设了平等和谐的管理环境。让学生更能大胆的、有创造的进行班级管理。
   四、有效指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会参与班级管理
   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采用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方式,从客观上保护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班级管理中去。为了让学生会参与班级管理,作为老师要注意以下几点:老师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案,积极主动的指导学生的班级管理和作为班级成员应如何进行配合。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教育,对正确行为要大力表扬甚至物质奖励。
   五、重视制度管理,提高参与质量,让学生乐于参与班级管理
   形成班级制度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就把我作为班主任的意志通过班级学生制定的班级制度体现出来,这样满足了学生需要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心理,同时也不会使班级制度存在较大偏差。由班委会倡议,引导班级成员签订《自觉遵守班级制度》承诺书。通过这样的集体签名、承诺活动,希望班级中形成一种人人遵守班级制度的氛围,从另一个侧面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在班级制度修订过程中,我不禁赞叹学生的智慧,学生参与的热情。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地坚持下去,班级制度的实施一定会不断推向前进的。最后班主任要定期总结、表彰,收到良好效果。学生在制度的维护下乐于参与班级管理,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
   良好的班风、学风是学生得以发展进步的前提。民主的班级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基础。班级制度才是民主的有力保障。班级制度的建立要群策群力,在全体同学中讨论,整改,定稿,要得到所有同学的认可和支持。作为班级管理必须严格制度的严肃性,维护每一位学生的权益,有力保证班级学生的和谐共处。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通过选用体育教材,改变组织教法,发挥学生之间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怎样提高高中生体育兴趣、积极性所进行的探索。  【关键词】 体育兴趣组织教法积极性      在高中任教十余年,我一直带体育课。高中生畏难,在体育课上害羞、懒动、怕脏、怕晒、怕别人嘲笑、锻炼积极性不高。我认为,高中生体育课的内容要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的项目并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赢得高考尤为重要。抓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最关键环节,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里我也来谈谈自己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看法和做法。   一、提高课堂有效性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三个要素,具备三个“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教
摘要:作者针对在高中数学教学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强高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中数学 情境教学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回想起来,我们取得了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为什么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的实施中还存在那么多的不足?是不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既然是课改,我们到底改变了什么?问题的根源还是在课堂教学,而我们的课堂到底改变了什么?哪些是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生态课堂呈现的就是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乘着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我校全体教职工历时近两年的创意探索和大胆实践,构建了“生态课堂”。它与传统课堂相对,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强调师生平等、和谐共生。这样的课堂氛围必定是学生所向往的,这样的课堂必定是灵动的,这样的课堂必定是学生所喜爱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班主任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个性、有自尊心的学生群体。魏书生说过: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  一、爱心是前提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班主任应具备一颗慈母般的爱心。热爱和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尝试、实践、总结、反思式的行动研究方式成为各校进行教研活动的主导模式之一。多次参与同课异构活动,带给我很多教育教学的启迪与感触,同时也伴随着活动的深入产生了很多的思考,如教师对教材编写意图与内容的处理、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估测与分析、课堂上的知识的有效拓展与能力提升……在同课异构的课堂上,在各个教学环节展开中,我时而沉浸于课堂上的精彩,更多地则是因课堂活动的开展而思索课堂后教师
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行自主学习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教师在实施自主学习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自主学习的意识;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磨练坚强意志,巩固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
我一直在想,我到底给了这帮孩子什么?看着那一双双求知求是的眼睛,依旧清澈和单纯的眼睛,心里也不免起些涟漪。人都喜欢盘点,这次尝试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选修课毕竟才刚刚开始,所以做一个总结很有必要。   我的开场白是人应该有点思想,有点信仰,我们不应该“无知者无畏”,而应该有所敬畏,头顶三尺有神灵,做学生之前,你首先是一个人。所以必须明白一些道理。比如善良、悲悯、感恩、慎独、养气……   给学生讲
【摘要】 目前,在职业高中数学课程中,存在着数学教材脱离学生知识基础,与职业学校的专业多样性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些矛盾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使数学教学效率不高。本文从当今职业高中数学基础教育教学现状调查出发,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寻找出了适合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职业高中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理念   随着《义务教育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会目不离屏。同样,一堂好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们授课中,使学生积极参加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效率。  那么,如何开场也即如何导入新课?我就有这样的经历,上课之前,为了使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