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松果体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探讨该肿瘤的起源以及"中间帆脑膜瘤"一词的真实含义。
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1例松果体区脑膜瘤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录像资料,依据文献的方法将其分为幕镰交界区脑膜瘤和中间帆脑膜瘤两类,并比较两类肿瘤之间的异同。
结果21例患者中,幕镰交界区脑膜瘤12例,其中起源于大脑镰、小脑幕和直窦者各4例;中间帆脑膜瘤9例,其中7例起源于大脑大静脉蛛网膜袖套,1例起源于大脑内静脉后部,1例起源于松果体后表面。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脑膜瘤,其中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双眼垂直运动受限3例,同向性偏盲7例,偏瘫1例,死亡1例。
结论松果体区脑膜瘤的起源更适合用幕镰交界区脑膜瘤和原发性松果体区脑膜瘤来描述,"中间帆脑膜瘤"一词不能准确地反映松果体区脑膜瘤的起源问题。切除松果体区脑膜瘤时,大脑大静脉和侧支循环的保护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