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前动脉远段囊性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e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脑前动脉远段囊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4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囊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术后复查CT血管成像(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动脉瘤的夹闭情况;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治疗效果;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

结果

24例患者的33个囊性动脉瘤均于术中完全夹闭,术后当日复查颅脑CT显示血肿部分或全部清除;出院前复查CTA或3D-DSA显示所有动脉瘤均夹闭完全,载瘤动脉及重要分支血管通畅。术后并发血肿扩大1例(4.2%),一过性精神障碍1例(4.2%)。出院时GOS评级Ⅴ级20例,Ⅳ级3例,Ⅲ级1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末次随访mRS评分0~1分21例,2分2例,6分1例,其中95.8%(23/24)的患者预后良好。

结论

大脑前动脉远段囊性动脉瘤发病率较低,手术风险较高;显微外科夹闭术是治疗大脑前动脉远段囊性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国人筛骨垂直板的形态结构及解剖学参数,探讨其安全截取范围。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按要求选取64例中国健康汉族公民,利用64排螺旋CT进行副鼻窦检查,并通过Mimics 17.0软件对于筛骨垂直板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其面积、长度、高度、厚度。通过SPSS 22.0软件对相关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通过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筛骨垂直板前缘长度为(28.58±2.91) mm,下缘长度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行鼻整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对以鼻塞为主诉的外鼻畸形患者,术前进行整体评估,采用鼻内镜下鼻整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即在完成鼻腔内成形术的同时完成外鼻成形,纠正内、外鼻结构异常,恢复鼻腔通气功能,改善外鼻形态。采用鼻塞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阻力及鼻声反射及患者满意度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比
目的总结鼻翼缺损一期皮瓣修复术后遗留畸形的细节修复技巧。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17例鼻翼缺损修复术后患者,一期行皮瓣转移修复后遗留单纯鼻翼异常或合并鼻翼沟线条异常、鼻翼面颊沟缺如、鼻翼缘切迹。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应用Z成形术、V-Y推进皮瓣、局部皮瓣修整等技术进行细节修复。结果1例鼻翼面颊沟再造术后出现感染,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无坏死,鼻翼外形满意,前鼻孔无狭窄。术后随访1个月至1
目的在表观遗传学层面研究DNA腺嘌呤N6甲基化(N6 methyladenine DNA, 6-mA DNA)修饰是否与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生存在某些关系。方法通过MeDIP与高通量测序手段获得样本基因组的6-mA DNA的数据,采用u检验对比3例增生期血管瘤瘤体标本与瘤旁皮肤组织中6-mA DNA修饰水平,采用GO分析6-mA修饰基因的功能差异。结果瘤体组织中6-mA DNA修饰水平较高,瘤体中6-
化脓性肉芽肿又称为分叶状毛细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获得性皮肤黏膜增殖性的血管病变,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皮肤镜和组织病理等辅助检查进行诊断。该文对化脓性肉芽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概述,总结出应根据不同的病灶部位、不同方法的治愈率和并发症,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目的探讨双翼皮瓣在小趾多趾伴4、5趾并趾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小趾多趾伴4、5趾并趾畸形99例112只足,其中4、5趾不全性并趾75只足,完全性并趾37只足,小趾主干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腓侧偏斜畸形及短趾畸形。手术切除多趾,采用关节面成形或楔形截骨矫正小趾腓侧偏斜。77只足采用尖端凸V形双翼皮瓣,35只足采用尖端凹V形改良双翼皮瓣重建趾蹼,利用多趾皮肤关闭趾侧方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医源性与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PSAN)的诊断和治疗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例颅内PSAN患者,其中9例为外伤性PSAN(TI-PSAN)患者,2例为医源性PSAN(II-PSAN)患者。9例TI-PSAN患者的11个PSAN,7个给予假性动脉瘤和载瘤动脉闭塞治疗;2个给予血管重建治疗,其中1个采用支架联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