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对其母语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un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考察了新疆某高校四个年级132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现状。探讨了其教学启示及意义。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大学生母语文化认同整体高于英美文化认同;对政治、语言等核心价值的认同高于具体文化行为等边缘文化的认同。其次,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学生母语文化认同整体呈削减性变化,高年级学生母语文化认同低于低年级学生;大三学生与大一学生在母语文化认同总得分及个别具体认同项目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年级学生之间母语文化认同均无显著差异性。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英语学习 母语文化认同
  一、引言
  语言是民族文化、民族认同的载体和基础,学习外语不只是语言性还包括非语言性结果(Gardner,1985),非语言性结果即包括文化认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的转变。因而外语学习必然从深层次、多维度影响学习者个体对母语文化的态度。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加快,英语在世界范围内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我国的英语学习热潮不断高涨,英语文化的传播更是史无前例。随着英语学习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民族文化认同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英语学习对民族文化认同会有影响,只是程度不一。任育新、陈新仁、高一虹、任小华等从跨文化交际、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等视角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身份、学生英美文化认同现状以及学生自我认同的变化等做了研究与探讨。
  另一方面,已有研究大多倾向于单一文化视角,缺乏多元文化视角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围绕“新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对其母语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这一中心,以新疆某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以量化为主的研究方法,以期展现新疆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母语文化认同的现状及发展。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1)新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母语文化认同整体现状如何?在具体认同方面有无差异?
  (2)不同年级的学生母语文化认同是否存在差异。在具体文化认同方面有无组间差异?
  2.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新疆某大学四个年级132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共计140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
  3.研究工具。本研究以调查问卷为主要研究工具,依据上述研究进行了问卷编制,并根据调查对象采取相应调整(Cronbach系数为.607)。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试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专业、年龄、英语学习年限等内容;第二部分为文化认同测试,包括母语文化认同和英语文化认同测试,共计20题。采用莱克特五级量表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分五个等级,依此确定为1分到5分。并根据研究目的对部分题目进行数据转换,之后全部输入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4.数据收集与分析。定量材料均在正常教学时间内收集,并得到了任课教师的大力协助,每次调查历时20分钟左右。每次调查结束后,首先剔除个别无效问卷,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编码,最后录入数据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1.学生双语文化认同整体状况
  (1)总体母语文化认同现状
  表1显示,学生母语文化认同总得分平均值为3.2079,这说明学生总体上保持了对母语文化的认同。但认同度不是很高。各项认同项目中,政治认同度最高,其次为语言认同、价值观念认同及宗教认同,文化行为的认同度最低,仅为2.8041。
  (2)总体英美文化认同现状
  表2显示,学生英美文化认同总得分均值为2.9692。略低于母语文化认同,说明学生对英美文化认同度较高。各项认同项目中,学生对外英美文化行为的认同度最高,高于母语文化行为的认同。此处英美文化行为具体包括西方的电影、饮食、节日、建筑风格等内容,这说明随着英语及英语文化的传播,西方的物质文化深入人心,尤其受当代大学生的欢迎。
  2.年级对母语文化认同的影响
  (1)不同年级母语文化认同总体差异。为了检验不同年级母语文化认同的总体差异,研究首先对各年级不同母语文化整体状况做了基本描述分析,随后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检验等统计分析,结果见下表。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母语文化认同总体呈下降趋势,大一时期为母语文化认同最高时期,平均分为3.3194,大三为整个大学时期最低值,大四略有回升。由此可知,大一到大三期间,学生文化认同呈削减性变化。方差分析事后检验表明大一与大三之间均值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大三学生相比较大一学生母语文化认同度下降很多。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似,学生文化认同度呈现了先高后低的趋势。
  为了检验学生具体文化认同项目的差异性,研究对各项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方差分析事后检验,结果见下表。
  结果显示,除大一与大三学生之间在语言,价值观念及总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各年级在宗教、政治、文化行为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各年级在宗教、政治、文化行为上认同度比较稳定,不受英语学习深入的影响,但是随着英语学习时间的深入,学生在语言及价值观念认同方面逐渐偏离母语文化认同,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
  (2)不同年级学生母语文化认同具体差异。为检验各年级母语文化认同具体差异,对学生母语文化认同部分题目得分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结果见下表。
  通过分析,学生在电影、文学作品、饮食、传统文化以及语言认同等方面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随着对英语文化的学习,学生对国产电影认同度逐渐减低,对英美国家电影认同度不断上升。这是由于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看电影这种寓学于乐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英语,并以此增加英美文化知识,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英美电影一直保持了较高的认同度;相比较于低年级学生,大四学生文化认同态度更加理性,做到了在保持对自己母语作品的认同前提下,正确看待英美文学。大部分学生对英美国家AA制有很高的认同度,该题认同趋势与学生母语文化认同总趋势不相符,大三学生相比较于大一大二学生认同度显著升高,大四学生认同度则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大三学生对西方AA制认同度比其他年级学生略低。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消费观念发生相应变化,对金钱的支配更加自主、自由;再者,大三学生比大一学生更加社会化,人情意识较强,因此学生对AA制认同度下降。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新疆某大学132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母语文化认同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整体母语文化认同高于外语文化认同。其中,在具体文化认同项目中,学生对我国政治体制、语言、价值观念等核心价值的认同度高于对母语具体文化行为等的边缘文化的认同。
  2.学生母语文化认同整体呈削减性变化。其中,各年级在宗教、政治、文化行为等具体认同项目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之间在语言,价值观念及总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电影、文学作品、饮食、传统文化以及语言认同等具体文化认同项目有显著差异性。
  五、结语
  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1.培养学生母语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爱国思想。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英语学习及英美文化,使学生在保持母语文化认同基础上具备多元文化意识,达到多种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进一步转变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改革教学体制。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是样本量较小,只调查了新疆某大学132名学生。
  二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只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而没有辅之以访谈法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三是研究问题不够深入,只调查了学生文化认同现状,而没有对其影响因素做进一步调查。未来研究将考虑扩大受试面积,并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进行完善以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结论。
  参考文献:
  [1]Gard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London:Edward Arnold,1985.
  [2]陈新仁.全球化语境下的外语教育与民族认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为例,对英语写作现状进行三年的连续调查。其结果表明我院的写作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师生重视不足、练习数量少、批改及评价方式不合理。并根据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写作 现状分析 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国际交往和学习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重要工具,日益受到重视。而能阅读一般性文献、进行日常对话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
标题是一个听起来有点恐怖的描述,但是对于描述一个活生生的人确实是需要找到一个切面,保持人的丰富性,拒绝把人物符号化,但在有限篇幅里如何达到即包含丰富性又能突出某一个切面,就成了短人物报道中非常考验记者功力的部分。  为此,作为出题人,我挑选了五个相关的人物作为这段训练要写的人物。具有一定争议性,经常被标签化的守望先锋女选手Geguri;在电子竞技行业内被人们所熟知,但在公众视野里极少出现的摄影师任
卷I(选择题,共85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3.听力部分共包括两小节:第一节在卷Ⅰ,第二节在卷Ⅱ。完成第一节后,请根据录音指令,在卷Ⅱ完成第二节。  听力部分(第一节)  Ⅰ. 听句子,选出句子中所
Introduction  The debate on globalisation takes place in many different areas,such as sociology,cultural studies,economics,political science and education.The word of ‘globalisation’ points out change
学生步入小学阶段之后,开始对英语有了正式而系统的学习,而要想学好英语,让英语成绩有质的飞跃,则需要兴趣做引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对英语的感觉不再仅仅停留在枯燥无味的感觉上,是作为英语教师需要考虑和研究的工作内容。  一、游戏教学欢乐多  小学生的天性还停留在天真活泼、好玩好动的阶段,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让游戏与英语学习完美结合,让游戏成为英语学习的手段和方式,可以增加学生
【摘要】考试作为评价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英语试卷讲评课质量对于发挥英语考试的评价功能至关重要。教师要通过试卷的讲评,不仅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个清晰的认识,还要在讲评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学习能力的同时渗透情感态度。  【关键词】英语试卷讲评课 自助式 总结评价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如果说考试是对教育教学的“诊断”
【摘要】本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和有关“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说明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 口头表达能力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预习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预习的重要性,我是深有体会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因此,预习作为一项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
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关于语音教学是否要学习音标的争议由来已久。英国语音教学权威吉姆森(A.G.Gimson)说过:达到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学习者必须掌握10%的词汇、50%的语法和100%的语音。  一、教材梳理明确音标教学的起点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以下简称“该教材”)中Sound time板块的编排体系:  4A 逐单元依次呈现g,h,l,f,k,x,
Ⅰ.Natural Attributes and Social Attributes of Human Being  Darwin’s Origin of Species,which was published in 1859,has brought about a great revolution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literature as well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