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知识体系中,古诗词是极其重要的内容,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其记忆力,陶冶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詩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为了落实这一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改进古诗词教学策略。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22
小学阶段,古诗词这部分知识是构成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优美的诗文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对古诗词教学提高重视程度,积极总结教学经验,让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达到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让古诗词进入学生的生活,浸润学生的人生。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文章基于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对古诗词教学的改进措施加以探究。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学生欠缺诵读兴趣、对古诗词理解浮于表面、对古诗词存在距离感与陌生感,以及缺乏拓展和延伸等问题,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当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困扰了很多语文教师,大大影响了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效率。
(一)学生对于古诗词诵读缺乏兴趣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新课程标准对1-6年级的小学生提出了背诵古今优秀诗文75篇的要求。可以说,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必经之路,也是学习古诗词的关键一环。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应当明确诵读这一教学方法的意义,让学生多诵读、多感悟。朱熹曾经有过这样的论断:“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然而,小学生普遍对诵读古诗词缺乏兴趣,因为古诗词中的很多表达与现代汉语截然不同,诵读的过程中会有陌生感,背诵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古诗词诵读的不足,会严重影响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效率和对古诗词美感的体会。
(二)对古诗词理解浮于表面
古诗词短小精悍,有着丰富的意象,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不足,对于古诗词中的字词缺乏了解,对于古诗词缺乏品味,所以对古诗词的理解常常会浮于表面,无法深入地感知古诗词意象,很难准确地体味诗词情感。
(三)学生对古诗词存在距离感与陌生感
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与现代的表达完全不同,古代文化、习俗与现在也有着一定的差别,因此学生对于古诗词常常会存在距离感和陌生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能够沉浸其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但是由于存在距离感与陌生感,学生很难沉浸其中,这会导致他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无法深入,对于古诗词的意境也无法体会。
(四)缺乏拓展和延伸
古诗词的学习内容除去字词的学习、古诗含义的理解,还包括诗词中情感的体会、文化的熏陶、视野的开阔、格局的提升。仅仅从古诗词本身着手,难以实现以上目的。为此,教师应加以拓展和延伸,为学生拓展诗词以外的历史、人文、地理等多重内容。然而,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缺乏对古诗词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或者只做到了点到为止,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也仅限于学习诗词本身。这并不利于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获得情感的升华、文化的熏陶、视野的开阔与格局的提升。此外,从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收录的古诗词来看,数量并不是很多,虽然部编版的语文教材在古诗词方面有所增加,但是相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古诗词数量来说还是不够,学生能学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想要实现古诗词教学质的飞跃,改进这些问题,应该对症下药,一线师生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达成对古诗词欣赏的目的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发展时期,其记忆力表现得也十分活跃,考虑到这些情况,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各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实现对古诗词内容的有效记忆,并在反复的诵读当中领略古诗词创作者蕴含在诗文中的真情实感,以及诗文营造出的文学意境,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将会更上一层楼。除此之外,借助诵读的方式,也将帮助学生达成对古诗词的积累。为此,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诵读,在诵读中欣赏诗词。具体地说,可以利用多种途径丰富诵读的形式,比如开展诗词诵读会、诗词沙龙,利用微信进行诗词接龙、每日早读等。只有多诵读,学生才能逐渐领悟诗词的旋律美,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二)引导学生体味古诗字词,感悟古诗词的深意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则是文学中最精粹的语言。古诗词包含语言的音乐美、形象美、色彩美和凝练美,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应当耐心带领学生反复揣摩古诗词,才能够实现对诗文内容以及情感的准确理解,体悟到诗文表现出的意境美。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内容很难产生投入感,这就会影响其对诗文精髓的理解。需要指出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时,不能越俎代庖,应当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以便能够引导学生自行发现和洞悉古诗词之美,而不是由教师生硬地告知学生这首诗美在何处,妙在哪里,否则学生在学习古诗词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就无法得到体现。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品咂古诗词中的每一个字、词,并思考如果用其他的近似词替代会不会更好。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便能领会古诗词作者在创作诗文过程当中的严谨性,进而能够从古诗词的字里行间领略和体会古诗词的美。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古诗词教学不仅仅是对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领略和体悟,更是对文化的传承与维护。教师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感受到古人的文雅,古诗的意蕴,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依托沉浸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想象力
当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主要以概述古诗词所描述的事物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成果并不能尽如人意,学生没有沉浸其中,就无法很好地理解诗词的意蕴与情感。从古诗词的特点来看,实现了高度的凝练与深远的意境,这意味着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将自己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才能够更好地感受诗歌、体味诗人蕴于其中的情感。如果学习古诗词时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很难实现对古诗词的全面理解。同时,从古诗词的创作选材角度来看,其涵盖的范围较广,且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小学生根本接触不到的。这同样对学生的想象力水平提出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依托沉浸式教学模式进行古诗词授课,借助自己的感受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降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代入性的语言,或者运用多媒体创造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放在诗歌中,以诗人的角度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运用轻音乐作为多媒体课件的背景音乐,以便使学生在倾听轻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入到古诗词营造的境界中。
(四)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当中加以拓展和延伸
中华古诗词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古诗词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可以了解古人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沿袭过程,因此古诗词可以说是我们的百科全书。仅仅通过对课内古诗词本身的介绍是远远不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进行古诗词知识的拓展,以便使学生的古文素养得到提高。
1.横向与纵向拓展诗词,进行比较学习。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诗词,并且能够接触到更多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诗词,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某首古诗词之后,为他们列举出同一作者的诗词或者是同本诗风格接近或近似的诗词,供学生进行比较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诗词阅读量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这些横向与纵向拓展的诗词可以不要求学生背诵,但是要让其熟练诵读。
2.拓展诗词背景知识,进行课外延伸。古诗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点,在这个点的后面,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诗词的背景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对这个“点”进行熟悉、了解,而未进行拓展和延伸。为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这个“點”出发,为学生多挖掘一些诗词的背景知识,为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尤其是一些诗词背后会有一些历史事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简单引出,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感悟古诗词、与诗人有产生更多共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结语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率和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掌握与吸收。文章对常见的几种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教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锁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J].情感读本, 2018 (2).
[2]黄苏芹.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的改进[J].考试周刊,2018(18).
[3]马雪强.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语文课内外,,2019(22).
[责任编辑 张宏丽]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22
小学阶段,古诗词这部分知识是构成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优美的诗文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对古诗词教学提高重视程度,积极总结教学经验,让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达到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让古诗词进入学生的生活,浸润学生的人生。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文章基于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对古诗词教学的改进措施加以探究。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学生欠缺诵读兴趣、对古诗词理解浮于表面、对古诗词存在距离感与陌生感,以及缺乏拓展和延伸等问题,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当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困扰了很多语文教师,大大影响了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效率。
(一)学生对于古诗词诵读缺乏兴趣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新课程标准对1-6年级的小学生提出了背诵古今优秀诗文75篇的要求。可以说,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必经之路,也是学习古诗词的关键一环。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应当明确诵读这一教学方法的意义,让学生多诵读、多感悟。朱熹曾经有过这样的论断:“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然而,小学生普遍对诵读古诗词缺乏兴趣,因为古诗词中的很多表达与现代汉语截然不同,诵读的过程中会有陌生感,背诵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古诗词诵读的不足,会严重影响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效率和对古诗词美感的体会。
(二)对古诗词理解浮于表面
古诗词短小精悍,有着丰富的意象,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不足,对于古诗词中的字词缺乏了解,对于古诗词缺乏品味,所以对古诗词的理解常常会浮于表面,无法深入地感知古诗词意象,很难准确地体味诗词情感。
(三)学生对古诗词存在距离感与陌生感
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与现代的表达完全不同,古代文化、习俗与现在也有着一定的差别,因此学生对于古诗词常常会存在距离感和陌生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能够沉浸其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但是由于存在距离感与陌生感,学生很难沉浸其中,这会导致他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无法深入,对于古诗词的意境也无法体会。
(四)缺乏拓展和延伸
古诗词的学习内容除去字词的学习、古诗含义的理解,还包括诗词中情感的体会、文化的熏陶、视野的开阔、格局的提升。仅仅从古诗词本身着手,难以实现以上目的。为此,教师应加以拓展和延伸,为学生拓展诗词以外的历史、人文、地理等多重内容。然而,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缺乏对古诗词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或者只做到了点到为止,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也仅限于学习诗词本身。这并不利于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获得情感的升华、文化的熏陶、视野的开阔与格局的提升。此外,从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收录的古诗词来看,数量并不是很多,虽然部编版的语文教材在古诗词方面有所增加,但是相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古诗词数量来说还是不够,学生能学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想要实现古诗词教学质的飞跃,改进这些问题,应该对症下药,一线师生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达成对古诗词欣赏的目的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发展时期,其记忆力表现得也十分活跃,考虑到这些情况,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各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实现对古诗词内容的有效记忆,并在反复的诵读当中领略古诗词创作者蕴含在诗文中的真情实感,以及诗文营造出的文学意境,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将会更上一层楼。除此之外,借助诵读的方式,也将帮助学生达成对古诗词的积累。为此,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诵读,在诵读中欣赏诗词。具体地说,可以利用多种途径丰富诵读的形式,比如开展诗词诵读会、诗词沙龙,利用微信进行诗词接龙、每日早读等。只有多诵读,学生才能逐渐领悟诗词的旋律美,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二)引导学生体味古诗字词,感悟古诗词的深意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则是文学中最精粹的语言。古诗词包含语言的音乐美、形象美、色彩美和凝练美,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应当耐心带领学生反复揣摩古诗词,才能够实现对诗文内容以及情感的准确理解,体悟到诗文表现出的意境美。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内容很难产生投入感,这就会影响其对诗文精髓的理解。需要指出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时,不能越俎代庖,应当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以便能够引导学生自行发现和洞悉古诗词之美,而不是由教师生硬地告知学生这首诗美在何处,妙在哪里,否则学生在学习古诗词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就无法得到体现。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品咂古诗词中的每一个字、词,并思考如果用其他的近似词替代会不会更好。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便能领会古诗词作者在创作诗文过程当中的严谨性,进而能够从古诗词的字里行间领略和体会古诗词的美。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古诗词教学不仅仅是对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领略和体悟,更是对文化的传承与维护。教师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感受到古人的文雅,古诗的意蕴,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依托沉浸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想象力
当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主要以概述古诗词所描述的事物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成果并不能尽如人意,学生没有沉浸其中,就无法很好地理解诗词的意蕴与情感。从古诗词的特点来看,实现了高度的凝练与深远的意境,这意味着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将自己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才能够更好地感受诗歌、体味诗人蕴于其中的情感。如果学习古诗词时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很难实现对古诗词的全面理解。同时,从古诗词的创作选材角度来看,其涵盖的范围较广,且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小学生根本接触不到的。这同样对学生的想象力水平提出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依托沉浸式教学模式进行古诗词授课,借助自己的感受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降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代入性的语言,或者运用多媒体创造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放在诗歌中,以诗人的角度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运用轻音乐作为多媒体课件的背景音乐,以便使学生在倾听轻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入到古诗词营造的境界中。
(四)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当中加以拓展和延伸
中华古诗词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古诗词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可以了解古人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沿袭过程,因此古诗词可以说是我们的百科全书。仅仅通过对课内古诗词本身的介绍是远远不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进行古诗词知识的拓展,以便使学生的古文素养得到提高。
1.横向与纵向拓展诗词,进行比较学习。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诗词,并且能够接触到更多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诗词,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某首古诗词之后,为他们列举出同一作者的诗词或者是同本诗风格接近或近似的诗词,供学生进行比较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诗词阅读量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这些横向与纵向拓展的诗词可以不要求学生背诵,但是要让其熟练诵读。
2.拓展诗词背景知识,进行课外延伸。古诗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点,在这个点的后面,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诗词的背景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对这个“点”进行熟悉、了解,而未进行拓展和延伸。为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这个“點”出发,为学生多挖掘一些诗词的背景知识,为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尤其是一些诗词背后会有一些历史事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简单引出,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感悟古诗词、与诗人有产生更多共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结语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率和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掌握与吸收。文章对常见的几种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教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锁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J].情感读本, 2018 (2).
[2]黄苏芹.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的改进[J].考试周刊,2018(18).
[3]马雪强.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语文课内外,,2019(22).
[责任编辑 张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