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宗商品价格发展趋势研究——基于2021年初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来源 :价格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i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以来,全球新冠疫情逐渐缓和,国际机构连续多次上调全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全球步入后疫情时代.与此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呈现出加快上涨势头,部分品种价格上涨至多年的高位,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背景、原因,在总结历次经济危机后的恢复期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特点的基础上,从多个不同角度对后期价格走势作出判断.本文认为,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起因于市场的看涨预期.这种预期通过企业补库、市场炒作等市场行为,不断自我强化,最终自我实现.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期内,流动性、市场预期会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但实体需求才是大宗商品价格根本的动力源,缺乏实体需求支撑的价格上涨不具有长期性.没有实际需求持续跟进支撑,看涨预期也会出现反转.今后较长时期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是以震荡运行为主,并不会形成持续上行趋势.
其他文献
税款追征期制度涉及欠税补缴与税款追征的行为效力与法律后果,是《税收征管法》的重要内容,对税务机关的征缴效能、税务机关以及相对人利益影响较大.税款追征期制度存在制度性质与制度目的不明晰.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较大等不足,宜借鉴《民法典》《行政处罚法》涉及的时效制度,衡诸公私法理论,明晰税款追征期间的法律性质与立法目的,尽快修订《税收征管法》,对税款追征期间的种类及其分类依据.无限期追征规则、期间的起算与中止等内容进行改革与完善.
本文提出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的工资总额弹性折损系数,度量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损失程度,分析政策缴费率和相对劳动成本对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损失程度的影响.基于2007~ 2018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政策缴费率与相对劳动成本正向影响企业缴费损失程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养老保险企业缴费工资总额弹性折损系数约为0.339,意味着逃避费行为导致企业缴费损失了理论应缴额的33.9%;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损失程度在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企业之间、盈利企业与亏损企业之间以及不同资产规模企业之间存在较为明显差异性;缴费损失造成现收
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乡城人口流动调查数据(RUMiC),实证分析了家庭养育负担对流动人口中面临养老和育儿双重压力的“三明治阶层”养老保险支付意愿和参保行为的影响,并探究了造成两者悖离的因素.研究发现:流动人口“三明治阶层”的养老保险支付意愿和参保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为愿意支付养老保险的比例高于实际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比例,较高的支付意愿并不必然会转化为实际参保行为的原因值得深究;子女所在成长阶段对流动人口“三明治阶层”的养老保险支付意愿和参保行为都存在显著的影响;子女数量对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支付意
涉税专业服务是税收工作“精诚共治”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务机关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补充.纳税人、税务机关和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三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现代纳税服务体系构建的基础.本文从纳税服务边界的视角入手,厘清税务机关、纳税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等纳税服务各主体之间的权责义务关系,分析当前我国涉税专业服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从完善顶层设计、优化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提出优化我国涉税专业服务行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本文基于机会平等理论和东部、中部和西部典型试点地区的一手微观调研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大病保险制度城乡统筹模式对城乡大病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统筹模式,大病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对农村患者的医疗服务利用和自评健康均存在显著的积极效应,对于城镇患者的医疗服务利用和自评健康则无明显改善作用.已统筹模式下,一元制相比二元补偿统一制模式,能够进一步改善城乡大病患者的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且对城镇患者的效应略高于农村患者.在机会平等理论事前和事后补偿原则下,城乡统筹模式下农村大病
为了破解慈善信托税制存在的困局,需要探讨慈善信托本身的法律性质.为此,可以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把慈善信托设立行为视为慈善捐赠,把慈善信托本身证成为一种慈善组织,尝试参照慈善组织接受慈善捐赠的规则去完善慈善信托在设立阶段、运作阶段和受益人端的税收制度,这是对现行法律体系改变最少、效率最高、更具正当性的制度路径.
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重点方向,同时也是国家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数字文化产业特殊性,现有税收优惠较少适用于数字文化产业,缺乏具体可行的政策.因此建议进一步优化助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数字文化产业的不同业态均衡发展,鼓励数字技术研发与创新以及数字文化产品的辅助硬件设施普及.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建立与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现代税收征管方式,2021年9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相关司局召开“数字经济与税收治理”调研座谈会,专题听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税收征管模式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汇报.
期刊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既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新性发展,更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内在逻辑,对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十四五”时期税收征管改革坚持把为纳税人缴费人服务贯穿于税收工作全过程,这是坚守人民立场的具体体现.因此,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应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价值追求与逻辑路径,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产业链是产业部门之间依据某种内在联系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形态.开展基于产业链分析的税收大数据应用研究,有助于深度挖掘税收大数据在支持宏观经济决策和社会治理中的特有价值,推动构建彰显税务部门特色和作用的“话语体系”.因此,本文从对税收大数据的理解和对产业链内涵外延的梳理入手,围绕空间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价值链,探索构建“1+5+19+61”分析指标体系及“3×3”评估评价方法,为经济税收分析提供可参照可借鉴的模板,并从机制建设方面提出建议,力图让税收大数据更好地“开口说话”,更好地服务“六稳”“六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