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育负担、养老保险参保意愿与行为:基于流动人口“三明治阶层”的分析

来源 :保险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_e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乡城人口流动调查数据(RUMiC),实证分析了家庭养育负担对流动人口中面临养老和育儿双重压力的“三明治阶层”养老保险支付意愿和参保行为的影响,并探究了造成两者悖离的因素.研究发现:流动人口“三明治阶层”的养老保险支付意愿和参保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为愿意支付养老保险的比例高于实际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比例,较高的支付意愿并不必然会转化为实际参保行为的原因值得深究;子女所在成长阶段对流动人口“三明治阶层”的养老保险支付意愿和参保行为都存在显著的影响;子女数量对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支付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当子女处于稳定阶段(30岁以上)时,子女数量对实际参保行为才有显著促进作用;处于综合阶段(17~ 24岁)的子女性别可能是导致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保意愿和行为悖离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美国、日本和德国早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其有关养老保障事业的税收政策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结合我国国情,建议我国未来要提高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力度、构建多支柱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设置惠及不同类型人员的多元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更具公平性和针对性的赡养支出个人所得税扣除政策.
我国的环境保护税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公共利益的实现而设置.但我国的环境保护税因征收范围、税率设置、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公共利益的全面维护.在公共利益视域下,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范围,优化税率,使税收优惠政策更加科学化,从而使得环境保护税更加有利于促使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
税款追征期制度涉及欠税补缴与税款追征的行为效力与法律后果,是《税收征管法》的重要内容,对税务机关的征缴效能、税务机关以及相对人利益影响较大.税款追征期制度存在制度性质与制度目的不明晰.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较大等不足,宜借鉴《民法典》《行政处罚法》涉及的时效制度,衡诸公私法理论,明晰税款追征期间的法律性质与立法目的,尽快修订《税收征管法》,对税款追征期间的种类及其分类依据.无限期追征规则、期间的起算与中止等内容进行改革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