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朵朵”个性化学生评价 助力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GW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宁路小学是上海市首批学生“等第制”评价试点学校,多年来学校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积极探索更便捷、更真实、更全面、更个性化的学生发展评价,努力使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成长的力量。

用一个平台取代档案袋


  2016年的9月,武宁路小学全面推行“等第制”评价,各学科的评价,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三个观察维度展开,从这开始,孩子学得好不好,不再仅仅由分数来决定。
  为了评价学生在三个维度上的学习情况,学校提出“评价档案袋”的设想,根据三个观察维度下设的评价指标分别设计了一系列评价量表,通过量表记录老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经过一学期的积累,就能形成学生的学习评价档案。
  可没到一个月,“学习档案袋”试验就告失败,大量表格的填写给老师们带来沉重的负担。老师们反映:评价量表在课堂上使用非常不方便,大量的评价需要在课后通过回忆来补填,准确度大打折扣,而且搜集到的信息汇总难,难以发现班级中的共性问题;家长们反映:每个学科至少有三张评价量表,全部学科就是厚厚一打,要从中看出自己孩子学习上的不足很困难,甚至表格拿到手时就已经没有了研究的兴趣。
  看来,必须要找到一种既容易操作又功能强大的工具来取代“学习档案袋”,建设一个信息化学习评价平台的想法孕育而生。
  学校组织各教研组根据《课程标准》和《评价指南》基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三个维度制定适合在信息化平台环境下使用的学科评价核心指标,再按照不同年段要求,细化各年段学科评价指标以及每个指标的分层达成度标准。



  2017年2月,基于信息技术的“花儿朵朵”评价平台启用。教师配备安装“花儿朵朵评价APP”的智能手机,学生则人手一张内设个人信息的定制芯片卡。在课堂上,老师只要通过手机扫卡并选择某项评价指标,即能完成对学生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水平,每次评价能够积累1~4朵花的评价积分。在课后,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作品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所有的评价都会在“花儿朵朵”评价平台中形成数据,平台依据预设的评价规则自动整理汇总各学科评价数据,形成学习评价报告。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花儿朵朵”评价平台极大地简化了学习评价的操作过程,让老师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评价本身;分层的指标设计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体现差异,为教学时的分层设计和差异化辅导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用一份报告解析学习过程


  学期进行过程中,“花儿朵朵”评价平台能自动分析汇总每一位学生过程性的学习评价数据,大量的数据才能有效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老师和家长可以随时通过数据图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雷达图”反映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均衡度,可以让老师或家长及时发现并纠正“知识点偏废”情况;“趋势图”可以读出学生在某一学科或者某一项学习能力上的发展变化情况,便于老师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差异化的教学与辅导。



  学期结束时,每位学生都会得到人手一冊的数字化“学习评价报告”,报告采用“图形+评语”的方式反馈学生一学期全部学科的学习情况,报告通过平台智能生成并直接推送到家长的手机端。


用一份反思优化教育教学


  评价并不是为了给学生贴标签,评价真正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通过“学习评价报告”,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学习短板,能够提醒自我修正、自我调整学习的过程和策略;通过“学习评价报告”,家长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孩子的学习轨迹,了解孩子对各学科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判断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有效,然后根据报告中所反映的情况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沟通,帮助学生予以改善。在“学习评价报告”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查看班级数据汇总,对班级的整体情况和学生的个体发展进行综合的剖析,发现班级共性问题和学生个性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对后续教学进行优化改进,进行差异化辅导设计。
  五(七)班语文王老师在第二单元教学结束后,查看了单元评价数据量表,数据图显示,王老师在第三单元的教学中过于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书面习惯,其他方面的教学观察点被忽视。发现问题后,王老师及时对后续单元教学和评价进行改进,从后续单元的数据量表的反馈来看,经验丰富的王老师对后续教学的改进效果明显,各教学观察点的数据更加均衡,改进后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单老师是新接四(二)班的英语教师,在完成了M1U1、M1U2教学后,单老师通过评价数据量表发现小周同学始终在词汇掌握方面有欠缺,针对这个问题,单老师为小周同学量身定制了词汇辅导方案,利用午休或者晚托班的时间对小周同学进行个别辅导,一段时间后,小周同学在词汇掌握方面就有了明显进步。在后续的观察中,单老师发现小周同学在词汇学习上有时仍会有所反复,但有了评价数据的支持,单老师更有信心帮助小周同学解决遇到的问题。




用一份激励促进学生成长


  大量的過程性数据的积累使得我们的评价愈发真实,基于课程标准而又超越课程标准的评价指标设计和富有童趣的评价实施,成功地激发了不同学力水平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责任感。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扫卡”从不同维度及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不同程度的自信和成功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老师们明显感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感和参与感更强了。
  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表现给予及时的奖励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学生们学习上努力争取一朵朵花儿,花儿转换成积分,在“花儿朵朵”积分兑换超市中,学生可以选择“好好学习”“好好体验”和“好好玩耍”三个虚拟货架,使用评价积分在线兑换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实践机会和活动项目。做一次升旗仪式升旗手、和校长妈妈共进午餐……新颖的激励形式、好玩的奖励兑换紧紧抓住孩子们的心,吸引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一次扫卡、一次肯定、一份奖品凝聚的是学校和老师激励学生追求进步与成长的愿望。我们在评价改革领域开展了一些探索,有了一些收获,但我们深知评价这个教育环节的复杂性和评价改革的艰巨性,“花儿朵朵”评价平台也在持续改进完善,随着德育领域的评价指标上线试用,我们正努力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域展开探索研究,让“花儿朵朵”成为武宁路小学办学过程中的大智慧。
其他文献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陶行知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某学校组织师生赴烈士陵园祭扫,然而在归途中竟有一些学生为占座位而争先恐后地挤车,这一幕使在一旁忙于维持次序的老师感到既震憾又心酸。优越家庭条件下的宠爱、培养目标的偏差,社会
期刊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是轨道列车牵引传动控制核心技术之一,其工程化应用有助于提高牵引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并且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本文针对轨道列车牵引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问题,围绕基于全阶自适应观测器的转速估算、无速度传感器下的带速重投策略、低速区域转速辨识性能提升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提出了基于全阶自适应观测器的改进转速估算策略。首先,分析了在低开关频率下传统离散方法导致的高速区域转速辨识不稳定的问题,推导了改进的全阶离散模型,采取将定子电流与转子磁链方程分别在不同坐标系下离散
一、调查背景  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当中提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指南》为幼儿园开展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方向和指引。幼儿园个性化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但要在教育设施、场景建设等硬件方面给予保障,更需要教师的理解与认同,教师具有
期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闵行区举办第四届教育学术节大会,从主题的确定到会议日程的安排,都紧扣时代脉搏,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对教育进行研讨和交流,这反映了闵行教育人对教育的执着坚守,对学生的挚爱深情,也反映了闵行教育人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倾心追求。我这名鲐背之年的老教师,特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由衷的敬意。  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些事情看起来是技能技巧,但是放到学术层面
期刊
党的十九大提出“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国
期刊
一、研究背景  智能穿戴的思想和设备的雏形在20世纪60年代已出现,而具备智能可穿戴式的设备则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出现,但其技术的研发维持在较小的规模,计算器腕表开始流行。在进入21世纪之后,智能穿戴设备出现在科幻电影中,这项技术才真正开始有了新的发展。2012年6月的谷歌I/O大会上,谢盖儿·布林为与会者带来了谷歌眼镜,向人们宣告了智能穿戴纪元的到来。  智能穿戴,顾名思义就是能够穿戴到
期刊
“让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这是于漪的人生铭言。这种教师身份的认识重构与深度觉醒,奠定了中国教师发展应有的精神底子与一切努力的出发点,也是于漪建立中国的教师学的核心基础。是的,大道至简,做教师首先是做人,“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是中国教师应该建立的最基本的底色。所以,于漪的这一价值意识,可以成为一切职业观的根本点。这也构成了于漪教师观的哲学基础。一、使命意识:生命的自觉需求  于漪老师的使命意识,远远
期刊
非常感谢领导们给我这个机会和校长们以及未来的校长们分享我的校长成长感受和学校发展的点滴体验,我的交流呈现的是个人校长岗位上的实践体验,更多的是折射闵行很多像我一样的校长们的共同思考和探索。 我的校长史:扎根、实践、探索  我想先从本人的校长史说起,那就是三个词:扎根、实践、探索。扎根指的是我在成为正职校长前有机会作为中层管理人员体验了一校多区的浸润扎根,而我的正职校长岗位经历了一所农村新学校的创办
期刊
于漪是一位高明的建筑大师  关于于漪的语文教学艺术,一直是众说纷纭。相关的说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说于漪的语文教学特点是“立体多维无恒”,意思是说于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能以包容的姿态、开放的胸怀,勾连纵横,化育无形,巧妙地连接起德育、美育等诸育,整体呈现出一种立体的综合效应,具有“教书育人”的独特功效。  一种是说于老师的语文教学风格,是“大象无形”,如同水一样,没有常形,遇方则方,遇圆则圆
期刊
多媒体是电脑多媒体技术的简称,多媒体教学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同时也使教学材料变得生动有趣,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有效改善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音乐活动目标、内容以及幼儿年龄特点,选择使用适宜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幼儿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取得了一些方法和经验。一、多媒体技术支持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