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电力数据管理与应用研究——以珠海供电局为例

来源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mer_w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与数据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以及“云大物移智链”技术的渗透,电网运行积累的数据量由原来的GB级别向PB级别增长。但由于数据的分散性、异构性、不统一性及管理权限的分割,造成了数据资源闲置和浪费。本研究通过梳理珠海供电局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举措,探索更好地挖掘应用电力数据价值的路径。电力数据管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力数据的采集、存储、传播、应用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其基本要求是数据的安全完整、真实规范,其目的在于发挥数据资源的价值,驱动管理变革。电力数据对内可用于电力调度、负荷预测、设备状态监测、客户关系管理、精准营销等方面;对外可用于城市规划、节能降耗等方面,不仅能支持电力企业和能源行业的发展,还能支撑新业务、新业态孵化,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增量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产褥期产后疲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12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5例。对照组在产后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于出院后10~15天社区随访、产后42天门诊复查。干预组针对初产妇产后疲乏相关因素进行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下的个性化指导。分别于产后3天内、42天复查时采用产后疲乏量表评估两组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和各类常见的传统企业发展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对各项技术应用具有较多要求,依赖性较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发展速度对技术企业生产发展现状影响较大,基于知识产权制度能有效为各企业技术创新成效提供针对性保护措施。所以,当前在高新技术企业长远发展中要注重将企业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有效结合,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稳定发展,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及保护价值最大化
中枢性尿崩症(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 CDI)是一种罕见疾病,是以大量稀释性尿液为特征的综合征,通常表现为极度口渴、多饮及多尿[1],其病理生理特征是下丘脑视上核或室旁核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合成或运输障碍,导致肾集合管对水重吸收障碍,排出大量稀释性尿液,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渴觉中枢,引起极度口渴,促进饮水[2
目的:分析重庆市某社区产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产后康复情况,为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妇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3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重庆市某社区的259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家庭医生签约率为80.69%,不同户籍、月收入、产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后康复服务满意度、产后康复费用的产妇,家庭医生签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目的 探究在顺产产妇的护理中,应用叙事护理对其焦虑、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收治的顺产产妇(n=88),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以及叙事护理,前者纳为对照组,后者纳为观察组,每组44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9月~2021年9月。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用 t、x~2 检验。结果 经不同的护理方式干预后,在护理前的焦虑评分对照中,两组无显著差异
目的探讨社区增加产后访视次数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石景山区广宁辖区居住并接受产后访视的产妇3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接受两次家庭入户访视,观察组接受三次家庭入户访视。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异常情况发生率,以探讨增加产后访视次数对母婴健康的影响。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中产妇有异常情况57例,发生率31.67
从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Ⅱ卷中的各类题型来看,强调育人目标成为2021年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对试卷中的育人因素进行剖析总结,发现其中的规律,不仅可为将来的高考出题方向提供借鉴,更能在契合新课标的基础上为塑造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指出思想上的导引途径。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抽取社区内16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开展实验研究。将观察对象经过随机分组处理,80例孕产妇纳入观察组并接受针对性健康教育;另外80例孕产妇纳入对照组不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观察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孕产知识知晓度评分、系统管理质量评分。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前,两组孕产妇的孕产知识知晓度评分、系统管理质量评分差异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的考查方式一直处于稳中有变的阶段,命题者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优化考查方式。2017年全国卷第一次出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0年新高考卷的现代文阅读Ⅰ又将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综合为对信息类文本阅读的考查,2021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也延续了这种命题方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的“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
期刊
2021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针对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八个省市进行了模拟考试联考,即八省市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为实行"3+1+2"模式的新高考地区更好地对接新高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参考。对比适应性测试卷与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在选题、命题上有不变,亦有变化,在平稳创新中凸显了语文学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