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血管的胰腺胆道恶性肿瘤外科处理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u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合并血管切除胰头癌和肝门胆管癌资料分析,探讨合并血管切除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方法 总结我院自2003年4月至2006年12月间11例侵犯门静脉(PV)、肠系膜上静脉(SMV)、下腔静脉(IVC)等血管的胰头癌和肝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情况,介绍手术方法和技巧.结果 无手术死亡,无相应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未显著延长和增加.结论 对于无广泛血管浸润的胰头癌和肝门胆管癌,应积极考虑行合并血管切除的扩大根治术,有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其他文献
ER、PR、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三阴乳腺癌)常较早发生远处转移,内脏转移率高于骨转移,预后较差.由于没有内分泌和靶向HER-2治疗的机会,因此只能将化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主要增殖信号和分子学特征提示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kit和BRCA1等靶点的靶向治疗可能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目前的研究结果还不能明确三阴乳腺癌的生物学特点和最佳治疗策略。
神经鞘氨醇类似物FTY720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和归巢而表现出良好的免疫抑制效果,可用于器官移植的抗排斥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近年研究发现FTY720还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生长停滞和凋亡、抑制肿瘤转移而发挥抗肿瘤潜力。
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具有相关性.本文对恶性肿瘤并发血栓的治疗作了初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期刊
微小RNA(miRNA)对靶基因的异常调控可能参与肿瘤耐药机制,是肿瘤耐药性分子遗传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及补充.研究表明,miRNA可能是肿瘤耐药网络性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多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的能力使其具有高效性.因此,有望成为重要的肿瘤耐药相关分子标记物及治疗靶点。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YH-16)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乳腺癌裸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接种人乳腺癌细胞悬液,瘤体达1.0 cm3时,于种植部位皮下注射药物: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0.2 mg/kg体重,阳性对照组顺铂(DDP)1 ms/ks体重,YH-16组YH-16 20 ms/kg体重,DDP联合YH-16组为DDP1 mg/
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所必需的,靶向肿瘤血管的新药研发已成为一个热点领域.目前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这些药物在多种实体肿瘤中明显地延长了生存期.血管靶向治疗有别于传统化疗,临床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多药耐药(MDR)是导致胃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胃癌MDR的发生机制与多个因素相关,主要有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过表达、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活性增强、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含量减少、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强。
用不同浓度的拓扑替康(topotecan,TPT)作用于浆液性卵巢癌细胞株SKOV3,检测sunivin蛋白表达的差异,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改变。
期刊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基因p16、p53在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ESH)、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AH)和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26例EC、28例EAH、24例ESH组织进行PCNA和p16、p53基因蛋白定位及表达程度检测,并对比其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PCNA在ESH、EAH和EC 3组病例中强阳性表达分别为16.7%、82.1%和9
中晚期宫颈癌以往常单纯采用放射治疗,目前期望提高其疗效的途径主要有放疗技术和放疗方案的改进、同步放化疗及放疗与热疗联合应用等.这些治疗方式的综合应用在宫颈癌的临床实践中显示出良好前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