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多药耐药相关机制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anju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药耐药(MDR)是导致胃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胃癌MDR的发生机制与多个因素相关,主要有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过表达、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活性增强、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含量减少、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强。

其他文献
光动力联合化疗治疗肿瘤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其机制尚未清楚,随着基础研究和新型光敏剂的不断涌现,在空腔脏器肿瘤的治疗方面疗效肯定,而在实质脏器肿瘤的治疗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有研究报道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具有抗肿瘤作用。药理研究表明,小白菊内酯是转录因子NF-κB的有效抑制剂,通过阻断IκB-α和IκB-β的降解,抑制NF-κB的正常活化,特异抑制IκB激酶复合物中的β-IκB亚基。此外,小白菊内酯还抑制DNA与转录因子NF-κB和STAT的结合,其抗肿瘤效应与激活氨基末端激酶(JNK)、减少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mitogen-activated p
期刊
目的 探讨心理介入治疗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合理性.方法 总结回顾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8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 及心理评估统计结果 等资料.结果 心理介入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需要进行全身、局部疗法、心理个性化干预等的综合治疗.而重视乳腺癌术后心理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乳腺癌整体防治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院近年来对40例胰腺癌患者依据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进行术前介入疗法诱导胰腺癌(PC)细胞凋亡及组织结构变化,效果满意。
期刊
ER、PR、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三阴乳腺癌)常较早发生远处转移,内脏转移率高于骨转移,预后较差.由于没有内分泌和靶向HER-2治疗的机会,因此只能将化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主要增殖信号和分子学特征提示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kit和BRCA1等靶点的靶向治疗可能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目前的研究结果还不能明确三阴乳腺癌的生物学特点和最佳治疗策略。
神经鞘氨醇类似物FTY720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和归巢而表现出良好的免疫抑制效果,可用于器官移植的抗排斥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近年研究发现FTY720还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生长停滞和凋亡、抑制肿瘤转移而发挥抗肿瘤潜力。
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具有相关性.本文对恶性肿瘤并发血栓的治疗作了初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期刊
微小RNA(miRNA)对靶基因的异常调控可能参与肿瘤耐药机制,是肿瘤耐药性分子遗传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及补充.研究表明,miRNA可能是肿瘤耐药网络性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多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的能力使其具有高效性.因此,有望成为重要的肿瘤耐药相关分子标记物及治疗靶点。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YH-16)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乳腺癌裸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接种人乳腺癌细胞悬液,瘤体达1.0 cm3时,于种植部位皮下注射药物: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0.2 mg/kg体重,阳性对照组顺铂(DDP)1 ms/ks体重,YH-16组YH-16 20 ms/kg体重,DDP联合YH-16组为DDP1 mg/
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所必需的,靶向肿瘤血管的新药研发已成为一个热点领域.目前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这些药物在多种实体肿瘤中明显地延长了生存期.血管靶向治疗有别于传统化疗,临床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