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甘草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为涉及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
【机 构】
: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江西中医药大学 院士工作站,江西 南昌 330004;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甘草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为涉及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甘草入药的主流基原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初以甘肃、陕西所产为最优,唐宋时期扩展至山西、陕西、内蒙古等产地;明清时期核心产区移至内蒙,近现代以来逐步形成内蒙古、甘肃、宁夏三大主产区.历代甘草的主要炮制方法为炙法,唐代之前未提及辅料,唐代出现蜜作为辅料的相关记载,宋代出现蜜炙法,明清时期蜜炙的相关记载进一步增多,并延续至今,形成“炙甘草”的炮制规范.故建议包含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原方标注为“炙”的,唐代之前可按清炒法进行炮制;唐代及以后处方中标注为“炙”的甘草药材建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炙甘草”的规定进行炮制;标注为“生”或未标注者,当以生品入药.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珠母贝糖胺聚糖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毒理学进行评价,为开发出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珠母贝糖胺聚糖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增强免疫功能实验
杨辰华教授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糖尿病专业学科带头人,擅长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独特的诊疗技能.糖尿病肾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源性致病菌极易黏附在食品或加工器械表面,会分泌出大量的胞外聚集物(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s,EPS),并且这些聚集物会把细菌包裹起来而形成高度有组
现代营养学研究结果表明,甘薯中含有丰富的粘液蛋白(糖蛋白),对人体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它能保持消化道、呼吸道、关节腔和浆膜腔的润滑和心血管的弹性,同时也能防止动脉硬化以及肝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干辣椒生产国、消费国和外贸国,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在蔬菜中处于第二位,创造的经济价值居第一位。干辣椒是食品工业中的一种重要调味品,同时也是一种重要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CPC)因重量轻、易加工、耐腐蚀、电导率调节范围大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了获得更低逾渗值的CPC,要求导电填料具尽可能小的尺寸,因此,纳米填充型导
本研究以17世纪《金光注释集》中记载的7种“陆格米格”类蒙古族医药常用杀“粘”药物为基础,通过文献古籍归纳对比的方式,分别从名称、基原、功效、临床应用品种现状4个方面
烟碱及其代谢物作为衡量人体烟气暴露程度和区别吸烟者、被动吸烟者及非吸烟者的生物标记物,已经受到流行病学和吸烟与健康研究的广泛重视,建立体液中烟碱及其代谢物的准确分析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等文献,结合实地考察,对古代经典名方中所用枳实及枳壳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进行了考证.枳实、枳壳同出一物,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