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际翻译理论下的非忠实翻译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82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桂冠,现有的古诗英译文本最早可上溯到明代,清末民初以来,翻译者一直奉严复先生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为金科玉律,但不忠实的翻译比比皆是,尤以古诗英译为代表。由于译者主体的不同,譯文和策略也就千差万别。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交际翻译理论。从纽马克的交际理论来研究古诗英译,可以深入体会非忠实翻译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交际翻译;非忠实翻译;古诗英译;积极意义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6-126-03
  【本文著录格式】闫冰.基于交际翻译理论下的非忠实翻译研究——以中国古诗的英译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3(06):126-128.
  引言
  清末民初的著名翻译家严复先生在其著作《天演论》序言中提出了翻译的三大准则:信、达、雅。这三大准则犹如金科玉律一般影响着整个翻译界。但是,翻译界中不忠实的翻译也有很多,特别是古诗英译。虽然有些译者没有按照“信”的原则翻译中国古诗,但其译本却完整地表达了原诗的风格和韵味,更利于读者接受。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曾经说过,翻译过的诗不是诗,真正的诗正是在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这就说明译诗很难,而要把诗译得传神更难。比如对我们耳熟能详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庞德(Pound)的译文采用对号入座的译法,如:西辞=goes west, 烟花=smokeflowers, 长江=the long Kiang 等,这些都过于拘泥于原文,而且他对“西辞”的理解错误,让人觉察不到丝毫的诗意美感。而我国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将“烟花三月下扬州”译为“ For River Town green with willows and with flowers”,虽然没有译出“烟花”二字,但以“green with willows ” 和 “red with flowers”押韵,表现了满园春色、生机勃勃的气息;体现了原文意境开阔、色彩明快的风格,更能传达原诗的意境美,让读者与原文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就是非忠实翻译的积极意义。朱光潜认为:“绝对的‘信’ 只是一个理想,事实上不易做到 。”[1]香港学者周兆祥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也曾说过,忠于原文的翻译可能不是好翻译,有时候不忠于原文的翻译往往能译出原文的意境。[2]北京大学的何根德教授曾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开幕式上强调:不忠实的翻译的存在有其特有的市场,我们应该把这种不忠实的翻译的客观原因找出来,形成一种相对忠实的翻译准则。[3]
  非忠实翻译并不是一种错误的翻译方法,由于文化差异,译者主体的不同,读者接受能力的不同,非忠实翻译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和实践性。这与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提出的 “交际翻译” 原则不谋而合。“交际翻译”理论认为译文应该使读者产生一种尽量能与原文读者所要表达的效果相似的结果,通过对语言结构的重组,通过归化与异等方式,力求译文的顺畅、地道。[4]本文试图从交际翻译理论看非忠实翻译在古诗英译中的积极意义,有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非忠实翻译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翻译创造所具有的意义,从而促使译者全面综合各种翻译技巧,创造地道、富含美感的译文,满足读者的需要。
  一、交际翻译理论
  (一)“交际翻译”理论的产生
  对诗文的直译与意译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讨论的热点,英国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兼实践家纽马克认为直译和意译的争论到了19世纪初开始倾向于意译,也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主要翻译诗歌的神韵,而不是翻译诗歌的文字,是翻译诗歌的信息,而不是翻译诗歌的形式。在提出“准确”(内容准确,事实准确,风格准确)和“简洁”的翻译标准的基础上,并基于布莱尔(Buler)和雅克布森(Jacobson)提出的语言三大功能——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劝说功能,在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 to Translation)中首次提出了“交际翻译”(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的概念。
  1982年,英国普卡蒙出版社出版了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探索》一书。在本书的多篇文章中都提到了“交际翻译”。纽马克这个概念的提出,无疑为翻译界指明了一条新的翻译路径,以至于这一理论的提出被其他学者认为这是他对翻译界的重大贡献。交际翻译理论强调原文的精神,而非原文的语义内容。交际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者服务的对象是目标读者,所以不论是语言还是内容,译文都应该以目标读者能够接受并理解为主要目的,但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尊重原文主旨,并兼顾且重视译文的社会价值。
  (二)“交际翻译理论”的特点
  交际翻译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使目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相一致的阅读体验,也就是说,交际翻译理论的重点是通过翻译来传递原文的文化信息,而不是机械地复制翻译原文。这里所说的交际翻译是完完全全以目的语读者或接受者为导向。沿此途径的译者在处理原文的时候,他所关心的是如何保留原文的功能和使其对新的读者产生作用。译者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原文,排除歧义。由于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有了特定的目的读者群,因此它所产生的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
  (三)“交际翻译理论”下进行非忠实翻译的主要原因
  翻译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受许多因素的制约,不同翻译方法和原则所产生的译文各不相同,对读者的影响也各有千秋。不过归根到底,影响翻译无法忠实于原文的因素主要是文化差异导致的,这种文化差异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思维习惯和传统习惯的不同。汉语民族与英语民族是两大不同的语系,二者分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如在表示同一概念时,汉语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甚至有多种供表达的词汇,而英语却通常只有一个词语,这就是所谓的“英宽汉窄”问题。在翻译实践中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还一味忠实于原文,恐怕要闹笑话了。如果把“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译为“lead a horse’s life”难免让人大笑了。二是语言差异。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在很多情况下都找不到相互对应的词句。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而应该做适当的调整与整合。[6]如be green-eyed 是红眼,就不能译为绿眼;honor roll是红榜,就不能译为光荣名单。所以,如果完全地强调对原文的忠实,往往会陷入使目标读者无法理解的死局。   二、交际翻译理论下,中国古诗非忠实翻译的积极意义
  在对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原则以及非忠实翻译的产生做了一番简要了解后,我们知道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有相通之处。因为以读者为中心的译文不会一味地忠实于原文,或多或少地渗透着译者的思想意识,展现出他们处理译文的痕迹,所以交际翻译某种程度上就体现了非忠实翻译的特点。[7]
  通过比较不同的古诗英译版本,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非忠实翻译的积极作用。如对杜甫《春望》的翻译,我们选取Fletcher的译文和许渊冲先生的译文进行比较。
  Fletcher 将题目译为“A lover’s Dream” 犯了想象上的错误,没有体现原诗的意味。“不得到辽西”译为“My lover smiled to me”,没有体现边境这个概念,所以读者无法联想到与战场有关的事物,无法体现主人公对统治阶级政策的不满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怨”字的深层含义未能传达,丧失了原诗的韵味。许渊冲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大家,他能很好地把原文的精髓传达出来,让读者产生共鸣。译文中,许先生把“辽西”译为“frontier”,采用创造性意译,不忠实于原文,加进了原文里没有而意义上有的内容,让读者联想到边境战争,体会到主人公的“怨”,揣摩出原诗的寓意。显然,许先生的非忠实翻译更易于读者接受,不仅传达出原文的神韵,而且达到了良好的交际效果。
  三、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知,非忠实翻译也有它积极的文化意义,我们不能用所谓“忠实的标准”去看待所有的译文,特别是古诗翻译。译诗没有等值概念,它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在交际翻译理论下,对古诗翻译进行的创造必然是一种非忠实的翻译。朱维之在《译诗漫谈》中认为:“译诗的基本原则是再创造诗的意象,再创造诗的境界。换句话说,译诗者和诗人之间要心有灵犀一点通,然后经过再创造而表达出原诗的意蕴。”[8] 想要译得传神,就要有取有舍,不能逐字逐句的翻译,当然也不能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只运用非忠实翻译这一条原则。最合理、最接近原文、最美的译作则是各种翻译原则相互配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48.
  [2]周兆祥.翻译的准则与目标[J].中国翻译,1996(5):46-50.
  [3]何根德.外语教学如何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开幕式上致词[J].中国翻译,2005(1):17-22.
  [4]刘金龙.从古诗词英译中看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J].石家庄示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4):56-58.
  [5]王华玲.浅析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278-282.
  [6]刘素君.论“不忠实”译文的原因[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55):31-33.
  [7]贾玉.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研究及应用[J].经济研究导报, 2013(185):196-197.
  [8]王寿兰.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84.
  作者简介: 闫冰(1983-),女,汉族,山西晋城人,在职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笔者所教的学生(高二年级理科实验(2)班)前不久进行了阶段性测试,测试内容是让学生写了“2011年广东高考英语基础写作”。(具体题目省略)  根据有效的作文评析课原则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基础写作评价标准,了解得分依据(诊断性原则);  学生能够在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知识的错误类别加以纠错(提高性原则);  学生能够进行一句多译操练,并学习多种表达(扩展性原则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让学生认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的不同。  2.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能力目标: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态。  【课前准备】  六个面都不同颜色的长方体、实物圆柱体一个  【教学重难点】  1. 在实际的观察
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是一种情境化的互动活动,设计多元化的情境能使学生的心灵与心灵进行对话和撞击,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必须主动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其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当前学生的心理状况大多表现为:独立好强,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材料之于作文,犹如渠之源头。所以,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作文教学必须从积累开始,否则只能是无米之炊,无源之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重视积累,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无话可说”的困境,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养成积累习惯,持之以恒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写东西靠平时
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博物馆的教育形式更具多样性、趣味性与直观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博物馆始终是学校教育的精彩的第二课堂,是辅助教学的重要阵地。因此,博物馆在其陈列内容和陈列形式上应力求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强,并使两者达到高度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元化教育功能。  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继承和弘扬中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原始、最真实、最民族、最鲜活的遗产文化,是旅游资源开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通过活化的途径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最有效的保护。闽中三明大田的板凳龙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有效活化利用与保护,是本文研究与探索的重点。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视角,以剧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探讨非遗活化利用因素,为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是一
课堂教学作为一门特殊艺术,它既要遵循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教学规律,又要注意表达方式的艺术性、灵活性、情感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师,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引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一、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是提高教学艺术水平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管采取何种教育方法,如果忽视丰富多彩的情感活动,课堂教学一定是乏味的、枯燥的。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包括
摘 要:概括了我国独立学院图书馆在管理制度、馆藏建设、资源共享、读者服务、人才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并提出了有关针对性的对策,在此背景下阐述了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六大发展趋势。  关键词: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趋势  作为独立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历史短,起点高,基本没有经历过普通高校图书馆从传统图书馆到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复合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但由于发展时间短,还存在馆舍建设不到位,馆藏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引入往往会带来成功的课堂教学,而适当的问题引入,是课堂导入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存“疑”,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须设计问题,并让问题与学生的已有知识产生信息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1.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导入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教学中,作者需要阐述一个中心主题,而主题往往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
当前,探究性学习虽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重视,大部分教师都已在自己的课堂上认真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尝试实施着探究性教学.但仔细观察这些课堂不难发现,学生探究能取得实效的还不多见,他们的探究过程往往流于形式,有名无实.那么,怎样才能把探究性学习落实到实处呢?笔者以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为例,作五步教学法的阐述.  一、观察  观察对于探究性学习尤为重要,只有通过观察,学生才能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