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上访群众,干部怎么办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3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访工作是收集民情的“集装箱”、反映民意的“晴雨表”、纾解民难的“直通道”,但信访工作又是“机关第一难的活”,做好信访工作当有真感情、大责任、硬本事、好学风和高境界。
  要有真感情。感情影响行动,感情折射态度。信访工作尽管“很苦、很累、很烦”,但我们如果对党有真感情,信念就会坚定;对事业有真感情,接访就会主动;对群众有真感情,服务就会尽心。然而,信访实践中,有些干部对群众诉求敷衍了事,浅尝辄止,其与群众之间的感情是平淡的;少数干部把上访当闹事、把“访民”当刁民,其与群众之间的感情是虚假的。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对党绝对忠心、对人民充满真情,才可能权为民所执、利为民所谋。当然,在信访工作中有真感情,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那么,有真感情就要换位思考,在将心比心中深入了解信访群众多方求助的辛苦、以弱诉强的艰苦、身心疲惫的痛苦,进一步增强处访主动性。有真感情就要为民解难,在信访工作中真正做到“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进一步提升处访有效性。有真感情就要治理源头,在执事理政中以法律为依据,以政策为准绳,“一碗水端平,一把尺量准”,尽量减少信访事件,避免劳民伤财,进一步降低信访可能性。
  要有大责任。当前,作为党员和干部而言,最大的责任就是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服务,为实现党的理想和追求贡献自己的力量,表现在信访工作中,就是要有替党分忧的情怀、敢于担当的气度,对待矛盾和问题不推不躲、迎难而上、全力化解,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然而,信访实践中,有些干部“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表现出狭隘的本位主义;有些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应付了事走过场,折射出典型的形式主义;有些干部见了麻烦就躲,遇到问题就推,暴露出严重的责任缺失。其实,每一个信访问题的解决,绝非“解铃仅需系铃人”,而要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员,协调各种各样的关系。如果大家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信访问题的解决就会困难重重,和谐建设的进程定当遥遥无期。对在信访工作中领导不力、作风不实或因违法乱纪、失职渎职而引发信访事件的相关人员,敢于运用法纪这个武器,扬起“责任”这根鞭子,及时严格问责,决不姑息迁就。
  要有硬本事。信访工作是能力的检验站,是本领的测试场。本领过硬才能将矛盾彻底化解,花拳绣腿只会让问题久拖不决,乱和稀泥只能把事情越搞越糟。有硬本事表现为知识阅历丰富,在信访工作中知晓政策法规,通达世俗人情,熟悉群众生活,具备专业知识,从而做到心中有底、成竹在胸。有硬本事表现为研判形势精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能科学预测事物的发展,精准把握矛盾的走向,避免出现“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的现象。有硬本事表现为群众工作到位,能把握群众工作规律,遵循信访工作特点,全力做好群众工作。对于确实有理和部分有理的信访群众,要敢于主持公道,及时为其维权,防止将小事拖成大事、易事拖成难事、局部的事拖成全局的事、基层理应解决的事拖成上级批办的事;对于无理上访的信访群众,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努力调适群众情绪,真正做通思想工作;对于无理上访且反复闹事的违法人员,要在努力稳控群众情绪、切实防止事态升级、认真做好解释工作的前提下依法采取法律措施,杜绝“哭声越大越有理、闹得越凶越有利”的不良处访方式。
  要有好学风。学习是素质之源和能力之本。当前,信访工作要求高,难度大,变数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不少,可供探索的空间较广,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学风。很难想像,一个不爱好学习、不了解时事、不提升自我的干部能够紧跟发展形势,及时定争止纷,做好信访工作。那么,好学风就是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要善于从书本上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要把实践当老师,靠实践出真知,注重从实践中总结工作经验,发现信访规律,学习处访方法,增强履职本领。好学风就是要勇于探索,针对信访工作尚未涉及的领域、尚待完善的机制、尚需改进的方法、尚可突破的空间多思考、多研究、多探讨、多创新,从而在自身的素质提升中推动信访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方面运用学到的新理论、新方法指导信访工作实践,另一方面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要有高境界。境界的高低取决于人们对某一事物钟爱程度的深浅、心力投入的多少和痴迷状态的长短。大凡有高境界者,在干事创业中必能抛开自我性,摒弃功利性,拒绝短期性。所以,数十年来坚持做好事的“傻子”郭明义说:“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工作不需要任何理由”,“都得图个什么的话,那还叫做好事吗?”这就体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信访工作是机关“最苦、最累、最烦”的活,信访工作者只有在工作中不存私心、不图回报、不畏艰辛,方能有大坚守、出大作为、达高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信访工作也是如此,能在“西风凋碧树”的环境下“独上高楼”,是一种不畏艰险的勇气、舍我其谁的量度,体现了对信访工作的热爱与执着,必能达到登高望远、鸟瞰全局的高度,此为高境界中的第一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就是说,事业征程,从来没有康庄大道;蟾宫折桂,自古未见轻而易举。经过苦苦的坚守、反复的磨砺、不断的寻索和全心全意的投入,就能在信访工作中解开难解之结,抚平难息之访,于干事创业中收获成功的快乐,于辛劳汗水中体味惠民的幸福,于探寻求索中达到豁然开朗的境地,最终臻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最高境界。(作者为中共湖南省娄底市委副书记)
其他文献
为了解医学院校即将下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理生情绪智力发展的现状,尤其是对环境的认知与把握能力,在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二本和三本大三护理学生中进行了一项情绪智力的专项调查,并
摘要: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至少包括职业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方面,就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能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特别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起到应有之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提升    有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时,仍对职业生活的基本特点和素质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不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国战略机遇期执政党建设的主旋律,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强社会公德,才能真正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