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红

来源 :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466985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是过年永恒经典的主色,似乎也只有这独具意蕴的中国红,才搭调这风情独具的中国年。漫步大街小巷、城市乡村,每个角落、每户家庭,那耀眼喜庆、彰示希望的红色,如是应时萌生的可爱精灵,一时间弥漫了大江南北,浸润了华人之心。
  火红的灯笼,一个个、一串串,挑上了屋檐,悬在了半空,滚圆、方棱、八角……形态各异、造型奇特,用鲜明的中国符号、唯一的暖红色调,映照着塞北山乡、江南水城,映照着人们不约而同的欢笑脸庞。鲜红的春联,一条条、一幅幅,用饱蘸浓情的笔墨,挥毫刷写出美好的新春祈愿;用对仗工整的词句,恣意彰显着恒远的华夏文化;贴在门框,顶天,立地,暖人,红火开启了崭新的希望之门。
  朱红的窗花,在那淳朴的乡间炕头诞生,从那灵巧的农妇之手剪出,剪个猛虎啸川,剪个牡丹吐艳,剪个丰收锣鼓,灿烂的心花便随着那纸屑纷飞而火红绽放;雪白的窗纸点缀着红红的窗花,这红与白的鲜亮搭配,一时间扮美了赭黄单调的农家小院,顿显温馨而敞亮。大红的鞭炮,串满了旧年的烦恼与不快,也串满了来年的心愿与期盼,极具诱惑地招引着欢跳的孩童,激动着奋斗勤劳的人们,在新年的节点时刻,通通点燃炸响,辞旧迎新,迈入新程。
  红色唐装,是过年的主打。男女老少皆爱以红色装扮,用一种复古格调,洋溢出过年的喜庆。老人着红,风韵犹存;青年着红,生龙活虎;女人着红,靓丽动人;男人着红,伟岸裹风。一袭红妆,或娇艳,或绰约,或青春,或灵动,皆应景地透露出新年的欢乐祥和。
  红色装饰,是过年的必需,扫除一新的房间用温暖的红色精心装点,在这个寒冷依旧的季节,营造一隅爱意的天堂。红色的插花,可人鲜嫩;红色的床铺,温馨舒适;红色的福字,暖心深情;红色的灯光,宁静安详。一家人,或聚餐,或言欢,或嬉闹,或安眠,皆在这满屋的红色中享受着美满与和谐。
  暄腾腾的馒头揭锅了,母亲找来红纸,浸在酒盅里,用筷子蘸了,挨个用心地点在馒头正顶。雪白的馒头顶着红红的圆点,挨挨挤挤地排在那里,煞是可爱,寓意鸿运当头。热乎乎的年糕端上桌,厚实黏软,喷香诱人;金黄的年糕密密点缀着颗颗火红的大枣,色彩明快,寓意锦上添花。白亮亮的元宵盛在碗,直吊人的胃口,轻轻咬一小口,慢慢地细嚼,便有嫩软的皮儿裹着红糖馅料滑进口中,寓意甜甜蜜蜜。
  离乡的游子,再一次怀揣浸满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的红红钞票,将浓浓的乡情、满心的思念全部打包,踏上了回乡的列车;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几多辗转,都会赶在年前,欢喜地扑进家乡、父母的怀抱,与家人团聚,过个红红火火的团圆年。热恋的新人,大抵会选在春节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火红的喜字、火红的嫁衣、火红的闺房,红火的婚礼、红火的喜宴、红火的祝福,皆在此刻一起聚拢,萦绕着甜蜜的小两口,开始迈入红红火火的小日子。春节的礼花,炸响在如墨的夜空,顿时色彩缤纷,华美绽放;欢快的心情也随着那点燃的礼花,升腾至高空,一朵一朵地绚烂开放,欢庆这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中国年,款款而来。过年红,华丽登场。难以割舍的红色情缘,再次搅动了茫茫华夏大地,激荡着浓浓爱国深情。一切美好的祝愿、所有美好的梦想,皆会乘着这喜庆吉祥的颜色,在崭新的一年,如愿以偿,红火点亮。
  (摘自《多年离家已成客》,稍有改动)
  ◤赏析
  大红的春联,朱红的窗花,火红的灯笼,红色的新衣与各种装饰……独具意蕴的中国红,迎来红红火火的中国年!作者巧妙地以红色这一中国年最耀眼的色调为线索,罗列出种种与红色相关的意象,从过年的习俗写到过年的食物、友人的聚餐、新人的爱情、游子的思念……写出了过年红内蕴的种种文化意味。
  (魏金梅)
其他文献
初盛唐文人别集序文蕴含丰富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文学史价值。序文中的论述多可见出序文作者的文学史观,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二是文学批评史价值。具体分为
生活中,有人满腹牢骚,挫折与束缚成为他们眼中的无底之渊;有人独具慧眼,把挫折与束缚当作前行路上的无价之宝,心中充满自信与乐观。  我们耳畔总会响起一些牢骚声:运气不好,体制不好,没有机遇。正是在这些借口中,希望渐渐地流走,生命的光彩渐渐消逝。于是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生碌碌无为。  百岁高龄作家杨绛,放下所有的牢骚和借口,笔下流淌着纯真美好的文字。爱女钱瑗、丈夫钱锺书的相继离世,并没有磨灭她生
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