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低年级识字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现代科技的结晶--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多媒体技术是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称为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看视频、赏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有了多媒体的支持,使汉字能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使汉字的音、形、义不再脱节。并且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1、看视频入情境
  “学之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通过多媒体技术,烘托场面,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画家乡》是图文并貌的文章,抓住家乡景物的特点,描绘秋天的田野美景。课中先播放一段视频(课前结合课文内容特别摄制田野景色,配之活泼的钢琴声),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对秋天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如先出示蓝天白云图,让学生说出画了什么?接着问:“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中的“飘”怎样写?从看图说话、学文自然过渡到识字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2、体会比较有兴趣
  汉字本身音形义之间具有本质联系,为了加强记忆,更好的区别字形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愿望,利用微机绘画功能,让学生在画中体会理解比较识字,学生也极感兴趣。如在学习“湾”时,我先用微机画一直线,用大屏幕投出,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我让直线突然弯曲,学生发现后说:线画弯了。我在旁边打出了“弯”字,学生理解了“弯”字。接着我在屏幕上画了些水,用线把它圈起来,我在一旁又打了个“湾”字,学生明白了“湾”与水有关。学生就这样把“弯”和“湾”的音、形、义记住了,并且记得还很牢。学生在现代技术环境中识字,多媒体能向学生提供多种刺激,把图像文字、声音结合起来,促使多种器官同时活动,能明显提高记忆效率。
  二、看动画、教笔画、正确识字书写
  1、变静为动识字
  一年级课文内容少,多诗歌韵文,用微机打出,用大屏幕出示。在学生读熟课文后,把要学的字变颜色或者是闪动,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读,从句到词语,再到字来识字。这样学生对学生字就很感兴趣。如在学习识字4《日 月 明》这篇课文时,我用微机打出课文,大屏幕出示后,领读两遍。然后学生自读后。我让课文要求学生认识的字“明、鲜 尘、尖、灭、力、男、休、手、林、森、从、众”变成了红色,学生发现后自己就边读句子边读汉字,从句子到汉字来认识汉字。最后出示所要认识的生字再让学生认读口头组词。用这样的办法学,学生很感兴趣,学得好,记得牢。
  2.看动画巧识字
  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秀”字的笔顺和第六笔不易掌握,就制作一个写“秀”字的动画,一笔笔写出来,配之笔划声的音乐,让学生认识笔顺,这个笔划学生难写到位,显示这一笔时,动画速度较慢,学生看了动画,留在记忆里的痕迹就深。又如“鹰、辩、摔”等字多笔画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一个个部首,再整合在一起。
  3.笔画变色记字牢
  颜色容易引起学生的感官刺激。有些字的笔画易写错。如“风”字的第二笔,学生容易把“横斜勾”写成“横折提”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笔画变色来加强学生的印象。在教学“气”和“吃”的时候教师也可一把这两个字的最后一笔变换颜色,加强刺激。使学生分清这两个字最后一笔的不同。
  4.体会情境识字
  学习会意字时,常通过画图或实物演示等方法使学生轻松识记。如学习“春、夏、秋、冬”时,根据经验,我知道孩子们不容易记住这几个字,于是准备帮帮他们。学“春”时,我问孩子们:“日就是太阳,太阳出来了,天气很暖和,很多人(用“三”表示)都出来玩了,是什么季节?”就把“春”分成了“日、三、人”三个部分,通过理解进行识记。学“夏”字时,用多媒体闪现红色的“目”,问“这是什么字?”(目)“它就是我们的眼睛,太阳太大了,于是人们用东西(闪现“目”的上面部分)遮住眼睛,想想这是什么季节?”既能使孩子很快识记生字,又能掌握字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形式、巧练习、巩固识字教学
  1、出示声旁,繁衍新字。
  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问题。如出示“巴”、“青”字,分别让学生以这些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电脑给予鼓励:“太棒了, 还有吗?”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巴”繁衍出“爸、爬、把、吧”等字,“青”繁衍出“请、清、睛、晴、”等字。这样的练习,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了自学能力的形成。
  2、相近字比较。
  汉字中许多相近字,小学生用字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所以必须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渴、喝”两字,极易混淆。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先随图出示“喝”字,让学生明白喝水要用口来喝,闪动偏旁“口”,加深刺激,再让学生组词。接着随图出示“渴”字,让学生明白是缺水了,是三点水旁,闪动口字旁,让学生组词。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喝”字还是“渴”字。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习惯。
  针对学生心理状态采用多媒体识字,是识字的一个好办法。如能熟练运用这门技术,定能在日常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在教与学之间架起科学的桥梁,发挥语言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让他们快快乐乐的学习,把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学生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设置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改变师生互动方式,采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关键词:美术 学习兴趣 激发手段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是情意自由表达的产物,如果没有激情,兴趣是表现不好的。因此,在几年的低年级美术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摘要:本文就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图和图表”的教学策略,讲解新课改理念下的有效课堂,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使教师彰显教学个性,展示自己的情感,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生物 图和图表 策略  一、“图和图表”的定义,生物图表题的概念  “图和图表”:图,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图画。图表,各种情况
一切学问都是从质疑开始的,可见质疑对于学问的重要性。初中數学的学习也是这样,离不开疑问。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教学更加深入和便捷。下面简要谈谈基于网络环境下数学问题的提出策略。  一、培养意识  利用多媒体电脑向学生展示科技发展史尤其是数学发展史,让学生意识到重要的问题历来都是推动数学科学前进最重要的力量。“疑问是发现之母”,创新来
对于将来的文盲将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好学习方法,不会自己发现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历史学科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的思维方式和历史修养。即通过历史学习建立起认识社会评价事物的标准,运用这些方法去处理复杂的现实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健全的心理,良好的人格。这个目标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全新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式教学的教学价值日显重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既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又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智力。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与学有机结合的学习活动形式,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本文分析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学习者的理性水平与教学模式的匹配原理。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他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之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其意思是说,教师启发学生时,要首先造成一种“愤”、“悱”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
摘要:课堂提问并非简单的老师问学生答,提问是一种艺术,是能够检验学生学习状态、 激励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强化课堂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反馈的渠道。 因此课堂提问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人类的教育史证明提问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心理学以及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提问不但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采用一
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作业的批改是教师了解和检查学生学习的重  要窗口,是教师教学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可是,不少英语教师在布置和处理作业的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  步入"题海"的误区,其结果不仅空耗了自己和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且导致学生厌学,降低了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有效地规范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呢?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关于英语作业的布置  英语是
读书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一定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大学生阅读量,尽可以多读书,读好书。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阅读和自学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和语言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很大的帮助。  一、阅读能让学生的人格更健全  有关语文方面的知识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容易帮助
从回复高考以来,高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的时候,它也给中学语文教育带来了难题,如果这些难题不解决,将会影响整个中国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干涩的课堂和枯槁的生命:语文课成了“鸡肋”  在当今社会,高考成了教育的指向标,也成为了考量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种影响下,语文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  首先,中学语文老师的高考情结挥之不去,他们在上课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高考,学生的作文失